以糯米灌入猪大肠中制作的米类小吃,口感咸鲜糯嫩。以前闽南一些地区在过年“拜拜”的时候,糯米灌大肠也是必不可少的。大肠品相要好,表面用红色 颜料描上,祖先“享用”完,再由全家享用。现在过节都简单化了,鲜有人会做,但一些农村镇上还买得 到。糯米灌大肠的主料就是糯米以及猪大肠,但做起来比较费时。首先糯米浸泡4个小时,洗净滤去水分;将猪大肠摘尽油脂、翻洗干净。套上漏斗,糯米经漏斗填入肠内,注意松紧适度,边装边向里推,装七分满后用绳子缚住肠口,每隔三十厘米用绳子缚紧。放入蒸笼蒸熟,后取出晾凉再切片。有的人家会根据自家 人的口味喜好在肠内装些花生或香菇丁,口感也很独特。食用时改刀锅置旺火上,烧热后,用油滑锅,将切成片的糯米大肠油煎至金黄色时即可装盘。上菜时把白糖盛于小碟,食时蘸糖即可。糯米肠软嫩,肥而不腻,冷食热食均可。也有人喜欢将猪血混合灌入肠中,增加其营养价值,煮出来的灌肠呈黑紫色,名曰“血肠”,民间认为有滋补肠胃之功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