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泉州旅游 > 民风民俗 > 岁时民俗
冬至——“吃了冬节圆多一岁”
来源:泉州晚报 2008-12-23 08:17 阅读人数:1

    按照泉州人传统的风俗习惯,每年的冬至(俗称冬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祖吃圆子,庆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并表示合家团圆,吉祥如意。这个世代相传的民间风俗也产生了一句泉州俗语,叫做“吃了冬节圆多一岁”。这句俗语的由来一说是认为“冬节小年兜”,吃了冬节圆像过年一样,象征性地长了一岁;还有一种说法,跟一个典故有关。

    话说明初永乐年间,泉州城内有一个姓徐的秀才,五官端正,品学兼优。父亲早年中举人,在广东普宁县任教谕,也算是书香门第。城内有一个同窗好友,县学的生员,人称邱秀才,娇生惯养,生活放荡。其父是一个与外国人做生意的大商人,有钱有势。徐秀才爱慕邱秀才的妹妹,双方条件基本相配,只是年龄相差较大,让邱小姐不称心。对徐秀才的追求,邱小姐一次次婉拒,但徐秀才仍在等待。

    转眼徐秀才已经二十八岁了,徐父多方托亲友和媒人到邱家提亲,可结果全都“碰壁”。父母再也坐不住了,就强迫他与相邻铺境的罗小姐定亲。罗小姐不仅长相好,十分贤惠,还是远近闻名的才女。由于徐秀才心里有阴影,婚事就一拖再拖。

    再说邱秀才,因为家境好,对求取功名就不甚感兴趣,大部分时间花在玩乐上。一天中午,他和几个朋友饮酒散席后,独自在房间躺着养神,婢女秋芳捧茶进来,邱秀才色心顿起,上前将她抱住欲行非礼。秋芳不从,大声呼救,他赶快捂住她的嘴巴,竟将秋芳活活捂死。人命关天,邱秀才心里非常害怕,他前思后想,决定找个替罪羊。

    于是,他写请帖请徐秀才当晚到邱家赴宴。徐秀才毫无防备,欣然前往。席间,邱秀才说了许多奉承话,徐秀才飘飘欲仙,邱秀才频频敬酒。徐秀才很快酩酊大醉,邱秀才心中暗喜,将徐秀才抱到自己的房间,并将他与秋芳的尸体搂在一起,关上房门。

    徐秀才酒醒后,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狼狈相,急呼邱秀才开门。邱秀才开门入内,便大声责骂:“你这忘恩负义的小人!假装酒醉侮辱我家婢女,罪该万死!”并吩咐家丁火速报官。徐秀才有口难辩。

    晋江知县接受了邱家的重金贿赂,以人证物证俱在,“捉贼在园,捉奸在床”为由,升堂审理此案。徐秀才的申辩知县不予理会,并当堂宣布徐犯革去功名判处死刑。经层层上报,刑部核准,秋后问斩。

    徐秀才无处申冤,只得等死。徐父徐母痛苦不堪。只有罗小姐十分冷静,深信其中必有冤情。一方面主动上门服侍未来公婆,一方面四处了解案情准备为他申冤。

    终于,在中秋节来临时,案件有了转机。原来,邱秀才捂死婢女的一幕,恰巧被一个受虐待的家丁从门缝里窥见。当罗小姐向他了解案情时,他便将那天看到的情况如实相告。

    刑期将近,罗小姐将状纸呈上县衙。徐案便暂时搁置下来,可是邱家有钱有势,翻案谈何容易。转眼已到冬节,罗小姐买通狱吏,亲自送冬节圆给徐秀才吃。他感慨地说:“吃了冬节圆多一岁。”按照当时法律规定,死犯如果到冬节后还未斩首,可到明年再处置。

    最后,经过罗小姐的奔波上诉和知情人作证,徐案得以昭雪,徐秀才恢复功名,夫妻团圆。邱秀才在铁证面前,只能认罪,被处死。

    自明朝后,“吃了冬节圆多一岁”便流传为泉州俗语,表明逢凶化吉、绝处逢生的意思,人们说着图个吉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