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王文化园鸟瞰图
北纬24.57度,东经118.23度。今日,世界各地万千信众、600多座分寺将把目光聚集于这一地理坐标——南安诗山凤山祖庙(凤山寺)。第六届南安·国际凤山文化旅游节将在凤山寺这个广泽尊王信俗发祥地、闽南宗教第一道场正式开幕。
凤山文化承载闽南人精神向往
具有千年历史的凤山文化,已成为海内外善信共同拥有的民间文化。凤山寺祭祀的主神广泽尊王(又称圣王公、保安尊王、郭圣王等)大孝成神,为人们所信仰祭拜。自宋至清,广泽尊王获历朝皇帝六次敕封。千年以来形成的广泽尊王信俗尊崇“忠孝仁义”,其所具有的尽忠、尽孝、仁慈、拼搏等精神内质,承载着闽南人的精神向往,成为闽南人的精神母体。
泉州人渡海到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世界各地时,将广泽尊王佛像置于小匣内,虔诚地包上一抔香火,随身携带奉为守护神。时至今日,泉州籍台胞,家家户户必供奉尊王之像于堂上香致敬,使得凤山文化超越时空、广为传播、流泽八方。
钟响越千年,鼓乐震万世。凤山文化与孔孟儒家思想、朱熹理学观念、欧阳詹文化精神等主流文化交融,成为影响海内外,尤其是影响海峡两岸宗教文化,成为泉州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圣王文化园进展顺利明年竣工
为大力弘扬广泽尊王“忠孝仁义”的传统美德,切实发挥凤山文化在两岸同胞和广大海内外侨胞的广泛影响力和桥梁纽带作用,南安着力打造凤山旅游特色文化品牌,规划建设圣王文化广场,努力把凤山游览区打造成集朝圣、康养、休闲、度假、避暑为一体的大景区。今年的凤山文化旅游节上,将对圣王文化园建设项目进行推介、招商。
圣王文化园是对凤山旅游景区的扩展、延伸和提升,位于凤山寺后方师公山。圣王文化园规模庞大,结构古朴恢弘,总用地12000平方米,包括露天神像、太王殿、十三行祠宫、牌楼及配套广场、停车场、路桥设施等。圣王文化园已于2017年3月动工兴建,计划于2018年6月竣工。
由贤达信众捐建的圣王露天神像以农历二月廿二日广泽尊王诞辰为数,高2.22米,神像主体以农历八月廿二日广泽尊王忌辰为数,高8.22米。同样由贤达信众捐建的太王殿主祀广泽尊王郭忠福之父郭亮、母林素娘灵位,建筑面积1231平方米,宽42.6米,深28.9米,高18.7米。目前,圣王神像、太王殿、十三行祠龙柱雕刻已完成全部工程的60%,太王殿基础已全面完工、立体立柱建设已完成,十三行祠宫孔桩建设已完成。
据介绍,圣王文化园是凤山游览区整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凤山寺千年一遇的盛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的建设,不仅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为后人传承凤山文化,传承“忠孝仁义”的精神,并为繁荣基层文体事业起到重大的推进作用,成为人们许下美好愿望、追求幸福生活的平台。 □本报记者黄耿煌 通讯员 黄仕群 李万祥 黄昌泽 文/图
历届回顾
“南安·国际凤山文化旅游节”自2010年创办至今已经8年,连续举办6届(2013年起改为两年一届)。创办以来,切实发挥凤山文化在两岸同胞和广大海内外侨胞的广泛影响力和桥梁纽带作用,极大促进了海内外在民间信仰、民间学术、民间经贸等领域的密切交流与合作。
第一届 开门红
21个项目投资近30亿元
首届于2010年9月24日至26日举办。文化旅游搭台,经贸活动唱大戏。本届文化旅游节的经贸洽谈签约仪式上,共签订南安市域外内资项目21个,总投资达29.18亿元。
第二届 首升格
列入海峡旅博会重要组成活动
第二届于2011年9月4日至6日举办。得益于首届的成功举办,本届文化旅游节被列为海峡旅游博览会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届 再发力
南台旅游形成常态对接合作
第三届于2012年9月24日至26日举办。在本届文化旅游节的旅游推介签约仪式上,两岸6家旅行社签订南台旅游对接协议,揭开南安和台湾旅游业界常态化交流合作的序幕。
第四届 又升格
首度列为全国重点对台交流项目
第四届于2013年9月12日至15日举办。本届文化旅游节首次被列为2013年度全国重点对台交流项目,同时举办规格提升为由泉州市人民政府和福建省闽台交流协会共同举办,南安市人民政府承办。
第五届 创纪录
两岸四地数十尊神明会香刷新纪录
第五届于2015年9月20日至22日举办。本届文化旅游节上会香“神明”创下历届之最。来自两岸四地的数十尊神明将齐聚凤山寺,与广泽尊王一同举行神圣大会香仪式。
第六届 获殊荣
荣获“国字号”文化交流基地
第六届于2017年9月26日到28日举办。得益于凤山文化在海内外的广泛影响力和凤山文化旅游节的助推,凤山寺被中国侨联确认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授牌仪式将在今日的开幕式上举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