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泉州旅游 > 景点索引 > 魅力乡村
晋江磁灶镇大埔村
2018-11-09 15:51 阅读人数:1

  大埔村位于磁灶镇镇区,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亩,主要种植水稻、地瓜;由17个村民小组组成,户籍人口4806人、党员124名,外来人口3800余人,海外侨胞近100人。相传此地本有树林连片,称五里林,后因树木被砍尽伐光,形成一大山埔,故称大埔。 

  改革开放后,大埔村民以生产、销售陶瓷为主,部分村民则是以餐饮、运输、建筑装潢为主,2011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1.7亿元、村财收入300万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6倍、50倍。交通便捷,延泽路南接双内路、高速公路,北接324国道。全村设卫生所2间,中心小学1所,中心幼儿园1所。 

  近年来,大埔村坚持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狠抓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被授予“泉州市宽裕型文明村、泉州市2008-2010年度文明村、泉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被确定为福建省村镇住宅小区建设试点、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议参观点、福建省扫黄打非、五个一工作会议参观点、福建省委省政府拉练检查点。主要成效: 

  一是村庄秀美。 

  为努力改善村居环境,大埔村于1999年委托天津规划设计院厦门分院进行整村建设规划设计,分五期推进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已完成前两期建设,建成96幢别墅(包括25幢连体别墅)、安置楼4幢(56套套房),占地70余亩,总建筑面积56400平方米,投入5460万元;目前,正启动第四期改造工程,占地50亩。 

  二是环境优美。 

  大埔村坚持深入开展 “家园清洁行动”。认真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先后投入1100万元,结合垃圾处理、污水治理与改厕、改厨、改圈、改水、改路等工作开展“家园清洁行动”。一方面成立18人专职环卫队,健全完善管理制度,积极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加强村庄日常环卫保洁工作,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日清理收集垃圾8吨,切实改变卫生脏、乱、差现状。另一方面积极改厕、改路、改水,建设12座水冲式无公害厕所,铺设水泥路,设置排水沟,架设路灯,积极开展“全民绿化”活动,投入1250万元,共新增绿化面积100亩,并于2011年完成自来水普及工程。 

  三是生活甜美。 

  以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为契机,我村基础设施已基本配套完善,村党委、村委会办公用房面积达到了900平方米以上,建立了能容纳近200人的村党员活动中心;并完善了村党委和村委会各种办公设备。设立了健身路径、农家书屋、党员电教室等,配备了多种健身器材、各种图书、音响等文化体育设备,并规范了管理制度,定期向党员、群众开放。其中农家书屋现有藏书5000册,包含有生活休闲、青少年教育、农业技术、法律法规等各类读物。 

  大埔村中心小学现有学生600名,教师30名,总占地20余亩,村委会先后投入750万元用于中心小学和中心幼儿园的建设,配有200米塑胶跑道、班班多媒体、读书长廊以及标准篮球场地、各类体育健身器械等;投入1500万元建设村级敬老院,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现已有160位老人入住 ,配套阅览室、娱乐室、医疗保健室等,是老年人健身活动、保健养生、颐养天年的最佳场所。适时成立敬老院党支部,利用党支部的服务指导作用,指导老年人健康、和谐生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维护院内各项规章制度。 

  四是社会和美。 

  以创建省级文明村为目标,大埔村把制定、执行“村规民约”工作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统筹推进。围绕倡导婚喜事新办简办,反对“普渡”等封建迷信活动来执行和规范村规民约,切实减轻村民隐性负担。根据村规民约执行情况,及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村规民约进行修改,把控制喜庆拱门、气球数量、禁止燃放烟花炮竹等规定列入村规民约,确保“村规民约”切实可行、执行有力。 

  2012年5月,大埔村率先在晋江市成立村级党委、纪委、党校,进一步健全村级的组织领导体系,强化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成立党委,能更有效地协调、指导、服务辖区内的党组织和党员。选举出村务监督委员会严格抓好村务公开工作,每月15日定期公开村财开支、工程承包建设、集体资产管理、旧村改造以及低保金、救济金申请发放等重大事项和群众关注的敏感热点问题。建立健全村两委联席会议、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民主决策议事制度。规定:凡村里重大事项与决策,在村两委联席会议提出初步意见的基础上,必须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审议,且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方可执行。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大埔村将努力实现经济升级提速、跨越发展,力争把大埔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宜居、农民增收致富、民生保障有力、乡风文明和谐、体制机制健全”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