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泉州地处海防前线,国家投资少,经济长期处于以农业为主的自给、半自给状态,经济总量居全省地市倒数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抓住机遇、扭住中心、爱拼敢赢、大胆实践,经历“三来一补”起步、乡镇企业铺路、三资企业上路、成片开发迈大步、区城经济展宏图的经济发展阶段,走出一条“以市场化为制度基础、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互相促进为最大特色、县域经济发达为突出亮点、品牌化为突出优势”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路子,创造了“泉州模式”。经济实力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创造泉州发展历史的新辉煌,也成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2024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094.87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3.6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6774.89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6056.32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比例为2.0:51.8:46.2。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7158元,比上年增长6.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5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3万人;全年培训各类劳动者4.97万人次。
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24.24万家,其中企业6.50万家,个体工商户17.72万家。年末经营主体总数162.49万家,其中企业47.46万家,个体工商户114.55万家。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持平,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2%。12月份,泉州市区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7.8%,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1.6%。
泉州人民立足实际,奋力打造特色经济,促进泉港“石化基地”、丰泽“中国树脂工艺之乡”、晋江“中国鞋都”、石狮“中国服装名城”、南安“中国建材之乡”、惠安“世界石雕之都”、德化“世界陶瓷之都”、永春“芦柑之乡”、安溪“乌龙茶之乡”等特色经济的形成并驰名海内外。泉州市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获批国家“金改区”“民综改革试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