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24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泉州市公安局 2024-06-13 10:45 阅读人数:1

蒋碧辉代表:

  《关于加大力度对我市中心城区“飙车炸街”现象进行整治的建议》(第1024号)收悉,该建议由我局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办理。现将有关办理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源头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建议 

  2022年9月份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部分条款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泉州市噪声污染防治部门联合执法制度》《泉州市城市夜间噪声污染联防联控长效工作机制》等文件,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噪声污染防治职责,通过整合执法资源,建立噪声污染防治联合执法、信息互通等长效机制,有效发挥了法律制度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今年来,我局交警支队结合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以及“坚盾行动”,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工作要求,重点围绕周末、夜间0时至5时“炸街”高发时段,以旅游景区道路(如丰海路、沿海大通道、紫帽山景区道路等)、居民集中居住周边道路、城市快速路等为重点路段,突出显性用警,及时发现、依法处置“飙车炸街”违法行为,为人民群众创造和谐安宁的夜间休息环境。今年来,全市共查处“飙车炸街”违法案件121起,立涉嫌“飙车炸街”刑事案件3起,对未成年人采取矫治等管教措施18人,处罚非法改装窝点48个,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人,并对易发人员、重点对象发送警示提示内容15000多条。

  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强化我市声环境管理基础建设,已于2023年12月按照最新规范要求,完成我市声环境常规监测点位优化设置工作,监测点位由211个增加至241个,其中区域监测点位137个,交通道路监测点位84个,功能区监测点位20个,为我市改善声环境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二、关于“借助科技手段,有效调查取证”建议 

  (一)多源汇聚信息。梳理排查“110”“122”报警平台、“12345”热线举报投诉、网络平台舆情信息等涉及“飙车炸街”的相关线索,依托集成指挥、视频图像等实战应用平台开展筛查过滤,再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和人口信息平台锁定相关人员,最后固定证据并通知当事人到案处理。

  (二)精准研判分析。依托声呐雷达“炸街车”自动抓拍系统,发挥公安大数据、智能监控等平台的数据分析作用,对不同渠道掌握的非法改装车辆线索进行二次关联研判,重点分析非法改装车出没的时间、地点和轨迹等信息,并及时找准规律,定位活动范围,固定视频证据,为实施精准打击奠定坚实基础。

  (三)加强视频巡查。针对“飙车炸街”经常出没的路段,采取“视频监测预警+机动铁骑”结合的方式,加强滚动巡查,一旦发现有车辆聚集或追逐等异常现象,机动铁骑按预定方案快速处置,从速从快查处非法“飙车”违法行为。

  三、关于“加强宣传力度,强化正面引导”建议 

  (一)宣传造势营造浓厚氛围。以“七进”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升行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重点新闻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作用,加强专项行动整治成果宣传和典型案例曝光,形成有力震慑氛围和宣传声势。

  (二)以案释法提高宣传成效。用好各种宣传阵地,结合典型违法及事故案例,加强社会面普法宣传和警示教育,解读相关法律规定,讲明“飙车炸街”、非法改造的危害性和社会影响,实现打击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三)重点关注督促知法守法。针对有“飙车炸街”处罚记录等易发人群和维修改装企业等重点对象,常态化开展提醒教育,并要求签订守法承诺书,督促其守法出行、守法经营。

  衷心感谢您对公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陈建新

  联 系 人:陈良军

  联系电话:22180324

  

泉州市公安局

2024年5月24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