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泉州世遗】世遗之珠放光芒
来源:泉州晚报 2022-10-14 15:49 阅读人数:1

 

 九日山的祈风石刻(李雅真 摄)

  每次行驶在往南安洪濑的省道307路上,都会经过九日山。最初看着名字,不明所以,何为“九日”?然而来去匆匆,从未专程一探究竟。直到今年参加致公党泉州市建设委员会的海丝寻迹活动,有幸跟随在九日山工作40余年的胡家其所长游览这座名山,才明白九日山是泉州了不起的世界遗产,是海丝文化的源泉,深刻感受到这颗世遗之珠绽放着迷人的光芒。

  山上的石头有灵气,仿佛能言语,一座山就是一部史。一方方雕琢在花岗岩上的祈风石刻,一个个扣人心弦的名人史迹,毋庸置疑地印证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刻录着“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盛景。

  记忆犹新的是今年二月初三的清晨,春寒料峭,雾气还未散开。冷风侵入肌肤,我们一行人个个打起寒战。没想到胡家其所长——一位72岁的老人却提早在山门前等待我们的到来,精神矍铄,笑容可掬,一见我们,说了句:“嘿,你们年轻人,赶了太阳,起得早!”这一热情的招呼,仿佛九日山出了九个太阳,一下子温暖了我们的心窝。

  九日山真有九日?其实不然,西峰上有块“一眺石”,能说明其义:晋人南渡,久居他乡,每逢九月初九重阳节,都会登顶此山,遥望中原的故乡,寄托着相思之情。九日便从“九月初九重阳节”化解而来。

  九日山东有“姜相峰”,西有“高士峰”,双峰之间,层峦叠嶂,翠霭晴岚。我们一行人被山拥入怀中,才发现满山的石头都是碑刻。悠悠千古事,海丝石上记。字里行间承载着许许多多的海丝故事,从历史的丛林中穿梭而来。最为耀眼的是78方宋代以来的摩崖石刻,11次清晰记载泉州市舶司为远洋商贸出行举行的祈风仪式,成为全国仅存的宋代海丝遗迹。

  登临西峰顶,纵览壮丽的金鸡水闸及悠悠的晋江河流,脑海里不断盘旋着先民南迁开荒拓土的画卷和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千帆竞渡的奇观。不知不觉润湿了双眼,忽见流光溢彩的历史,在广袤无垠的海面上闪烁着珍珠般的光芒,勤劳智慧的泉州人乘着“世遗”的东风,直挂云帆,沧海破浪。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