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经民委员:
《关于着力加强石雕文化传承和石雕产业建设工作的建议》(20243043号)由我单位会同市文旅局、市资源规划局、市教育局、惠安县政府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工艺美术,先后出台了《泉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规定》《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认定规定》《泉州市工艺制品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关于印发支持建材家居与工艺制品行业“双改造双提升”八条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措施,市城联社协同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工艺美术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我市工艺制品产业自2018年跨入千亿产业集群,发展步入快速通道,已形成以惠安及台商投资区石木雕、德化永春日用工艺陶瓷、安溪藤铁家居、永春香制品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发展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工艺美术的重点产区和出口基地。市城联社积极通过加大品牌建设力度、设立大师工作室带徒授艺、推进政校企联动、支持高等院校扩大雕艺招生规模、评选各级雕艺大师、举办雕艺高级研修班、各大媒体宣传石雕产业的发展动态等方式,大力推进石雕文化传承和石雕产业建设。据统计,2023年惠安县石雕规模以上企业171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200.34亿元。
市城联社和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主要做法有:一是培育壮大雕艺人才。通过举办现场创作大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评审认定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等方式,已培育出惠安县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名,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61名,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81人,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39人。二是重视品牌塑造。通过与中国网、人民网、中经网、改革网、福建日报、东南网、泉州广播电视台、泉州晚报社等主流媒体合作,编印融汇行业动态、大师风采、技艺介绍、及时信息等多方面、多角度内容的季刊《工美泉州》等形式,大力宣传和打造区域特色品牌、企业品牌和大师品牌,特别是加强石雕文化传承和石雕产业发展。三是鼓励组建大师工作室。积极鼓励惠安县国家级、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设立大师工作室、传承基地,更好地传承石雕文化和石雕生产技艺。县域内建立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74个,惠安县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91个。四是文化赋能产业升级。坚持把石雕元素融入城乡面貌塑造全过程、各方面,建成世界最长雕艺文化景观长廊,在黄塘高速出入口、惠安南高速出入口等重要门户节点布设5座大型雕塑。五是加强雕艺专业建设。通过在高校和中职学校设置雕艺相关专业,培养雕艺专业人才。目前,泉州市共有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10所高校和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学校等16所中职学校开设工艺美术、雕刻艺术等雕艺相关的专业,在校生7000余人,每年培养相关专业毕业生2000余人。同时,泉州师范学院专门成立雕刻学院,招收雕刻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雕艺专业高端人才。六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组织泉州市的高校、职业学校积极与惠安雕刻企业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泉州华光职业学院与泉州市工艺美术学会、惠安雕刻艺术研究会及相关雕刻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学校与惠安县多个石雕企业共建“厂中校” “校中厂”,联合培养本土石雕工匠技师。七是提升文化品质格局。在编制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均有将石雕文化纳入编制内容。其中,已经省政府批复的《泉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构建市域“一核两带九片”的历史文化保护整体性格局,九个文化遗产聚集片区中包含“以海防、石雕、惠女为主题的崇武文化遗产聚集片区”;正在开展编制的《惠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将惠安县城市性质定位为“泉州市域副中心城市、国家级临港绿色石化基地、世界雕艺文化名城、东南沿海滨海旅游胜地”,加强惠安雕艺品牌建设与文化传播。
下阶段,市城联社将继续做好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品种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全力配合相关部门传承弘扬惠安石雕艺术,加强惠安雕艺品牌建设与文化传播,完善丰富“世界石雕之都”称号的具体内涵,建设世界雕艺文化名城。一要壮大优秀人才队伍。加强后备人才培养,畅通人才成长通道,举办现场创作大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评审认定第五届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继续评审认定泉州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对惠安石雕的从业人员给予更多的培养和鼓励。二要抓好素质提升培训。举办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注重对从业人员的再培训、再教育,鼓励惠安石雕从业人员参加各种高级研修班(培训班)、工艺美术行业营销实用技术型人才培训班,推动大师授艺50人、总量增至近500人,持续提升雕艺人才技能素养和我市工艺美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三要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与工艺美术企业、大师工作室、传承保护单位开展合作育人和岗位互换活动,依托大师工作室设立实训基地。四要加强雕艺专业教育。在开成职校、华光学院开设雕艺专业基础上,靠前对接国内外知名工艺美术院校,扩面开设雕艺相关专业,孵化一批创意产业。比如,以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在惠办学为契机,结合人工智能作画技术,推动增设雕刻AI设计专业;借鉴景德镇陶瓷大学、曲阳雕刻学校、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等办学模式,谋划创办雕艺特色二级学院,进一步扩大雕艺人才规模。当前,重点对接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工艺美术学院等市域内高校,推动在惠创办惠安雕刻学院。五是融合拓展文化内涵建设。通过“城建+”“旅游+”“文创+”,加快宣传推广惠安石雕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更新惠崇路沿线雕塑作品,推进惠黄路石雕景观大道提升项目,持续打造雕艺文化风景线;融入文旅经济,加快发展工业旅游业态,依托4家省级雕艺观光工厂、3家雕艺研学实践基地,紧盯“五一”“十一”等旅游黄金周,加紧策划一批旅游推介活动,促成更多游客来惠研学、观光旅游;融入生活家居,结合惠安女、福文化、十二生肖等元素,开发日用茶盘、艺术摆件、精品装饰等文创伴手礼,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借助小红书、抖音、亚马逊等社交平台,开展“KOL+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种草带货,布局文创园电商基地、雕艺云商城等载体,实现资源变现、产业出圈。六是加强非遗项目助力文化升级。加大力度扶持一批石雕生产性保护项目,评选、扶持5个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开展泉州市第九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认定,向惠安石雕传承人倾斜,扩大传承人群体;拍摄《泉州非遗七十二绝技》《非遗小课堂》系列短视频,将惠安石雕纳入拍摄日程,强化宣传推广;继续深化非遗进校园活动,鼓励石雕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石雕技艺展示展演,普及惠安石雕非遗技艺和文化传承。
领导署名:肖一鸣
联 系 人:吴毅斌
联系电话:28060029
泉州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