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部分群众反映收到了领取“五险一金补贴”的通知。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从未面向普通群众发放过所谓的“五险一金补贴”,所谓通知为不实信息且涉嫌诈骗,千万别信!
通知声称,按照人社部相关规定,凡入职满一个月,并按照国家规定正常缴纳五险一金的员工,均有资格申请“五险一金补贴”,请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信息认证及补齐工作,逾期未办理者将无法享受补贴。扫描通知指定二维码,会跳转到所谓的“财政部网站”,并需要输入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等,接下来还要填写银行卡号码、验证码等。
就此,人社部门发文辟谣:注意了,这个网站是假冒的!千万别信,也千万别填,这是骗局的常见套路。一旦提交信息,补贴领不到,卡里的钱还会被盗!
人社部门表示,这类诈骗往往利用非法途径,获取群众的手机号、微信号或邮箱账号等,然后发送虚假信息,诱导群众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进入虚假“官方”小程序或网站,并填写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除了“五险一金补贴”“社保补贴”,这两年还出现过“经济复苏津贴”“个人劳动补贴”等各种骗局。为了以假乱真,行骗者会伪造部委或地方有关部门网站并设置飘窗,让大家点击进入填写个人信息。还有的骗子以公司人事部门为名,向员工发送补贴领取邮件,并附上自助办理的二维码,这些千万别信!
春日花园危机 红火蚁“放倒”老人
春天的花园本该是悠闲惬意的所在,但对家住石狮的黄阿伯来说,却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4月11日清晨,81岁的黄阿伯在自家庭院修剪花草时,不慎惊扰了隐藏在草丛中的红火蚁,遭到红火蚁叮咬,随即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一度生命垂危。
4月15日上午,阳光轻柔地洒在病房的地面上,81岁的黄阿伯缓缓睁开了双眼,眼神里还带着几分刚苏醒时的迷茫,可当看到床边满脸疲惫却难掩欣喜的家人时,他才真切地意识到,自己从那场可怕的生死危机中挺过来了。就在几天前,他在自家花园劳作时,被红火蚁叮咬,命悬一线。
黄阿伯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心有余悸,可当时他和家人怎么也想不到,这小小的蚂蚁,会给他带来如此巨大的灾难。
当时,察觉到不对劲后,蔡阿姨立即将老伴送往石狮市总医院,到达医院后,急诊科的医生团队迅速对他展开救治。
近期随着气温攀升,红火蚁叮咬事件频发。据介绍,石狮市总医院急诊科之前已接诊多例被红火蚁叮咬的患者,其中不乏身强体壮的年轻人。红火蚁毒液引发的反应因人而异,轻则皮肤红肿,重则危及生命。
医生表示,一旦被红火蚁叮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市民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穿着长袖长裤、高帮鞋,并佩戴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外。倘若在公园、小区绿地等场所发现疑似红火蚁巢穴,不要自行处理,应立即联系相关部门进行专业消杀。
户外活动做好传染病预防
日前,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围绕“春夏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健康提示”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进入春夏季,公众户外活动、外出旅游以及亲友团聚增多,在亲近大自然、交往团聚的同时,要做好预防传染病的相关准备。
常昭瑞说,一是避免直接接触动物,要与动物保持一定安全距离,不触摸,不投喂,防止病原体传播以及意外抓咬。如果不慎被抓咬,需立即用肥皂水持续冲洗伤口15分钟,并及时就医,根据情况采取接种狂犬病疫苗等必要措施。
二是做好驱虫和防护“双屏障”。在蚊子、蜱虫等虫媒活跃的区域,可采取物理和化学双重防护。具体措施包括穿着浅色长袖衣裤,每4小时补涂含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在露营时,可采用蚊帐与驱蚊灯组合进行防护。
三是要带好必备用品。建议随身携带消毒湿巾、创可贴等日常用品;进行徒步、登山等活动时,可增配止血绷带等急救物品;慢性病人群还应携带好日常服用的药物,确保在户外活动期间的健康和安全。
在旅行团聚时,要关注疫情动态。出行前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动态以及疾控等相关部门发布的防控信息提示,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合理安排出行。行程中采取必要防护,落实好相关防护措施,比如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不生食海鲜、防蚊虫叮咬、不接触疫源动物和产品等,还要注意旅途中和聚餐时的饮食和饮水卫生,不要接触、烹食死禽和动物。还要做好健康监测。旅途中、返程后以及聚餐后,要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和聚餐活动。
有家族胰腺癌史,应如何早期预防?
如果有家族胰腺癌病史,应当如何早期预防? 接下来,继续有请咱厝医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胰腺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吴文川为大家带来胰腺癌的相关科普知识。
近日,有部分群众反映收到了领取“五险一金补贴”的通知。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从未面向普通群众发放过所谓的“五险一金补贴”,所谓通知为不实信息且涉嫌诈骗,千万别信!
通知声称,按照人社部相关规定,凡入职满一个月,并按照国家规定正常缴纳五险一金的员工,均有资格申请“五险一金补贴”,请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信息认证及补齐工作,逾期未办理者将无法享受补贴。扫描通知指定二维码,会跳转到所谓的“财政部网站”,并需要输入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等,接下来还要填写银行卡号码、验证码等。
就此,人社部门发文辟谣:注意了,这个网站是假冒的!千万别信,也千万别填,这是骗局的常见套路。一旦提交信息,补贴领不到,卡里的钱还会被盗!
人社部门表示,这类诈骗往往利用非法途径,获取群众的手机号、微信号或邮箱账号等,然后发送虚假信息,诱导群众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进入虚假“官方”小程序或网站,并填写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除了“五险一金补贴”“社保补贴”,这两年还出现过“经济复苏津贴”“个人劳动补贴”等各种骗局。为了以假乱真,行骗者会伪造部委或地方有关部门网站并设置飘窗,让大家点击进入填写个人信息。还有的骗子以公司人事部门为名,向员工发送补贴领取邮件,并附上自助办理的二维码,这些千万别信!
春日花园危机 红火蚁“放倒”老人
春天的花园本该是悠闲惬意的所在,但对家住石狮的黄阿伯来说,却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4月11日清晨,81岁的黄阿伯在自家庭院修剪花草时,不慎惊扰了隐藏在草丛中的红火蚁,遭到红火蚁叮咬,随即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一度生命垂危。
4月15日上午,阳光轻柔地洒在病房的地面上,81岁的黄阿伯缓缓睁开了双眼,眼神里还带着几分刚苏醒时的迷茫,可当看到床边满脸疲惫却难掩欣喜的家人时,他才真切地意识到,自己从那场可怕的生死危机中挺过来了。就在几天前,他在自家花园劳作时,被红火蚁叮咬,命悬一线。
黄阿伯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心有余悸,可当时他和家人怎么也想不到,这小小的蚂蚁,会给他带来如此巨大的灾难。
当时,察觉到不对劲后,蔡阿姨立即将老伴送往石狮市总医院,到达医院后,急诊科的医生团队迅速对他展开救治。
近期随着气温攀升,红火蚁叮咬事件频发。据介绍,石狮市总医院急诊科之前已接诊多例被红火蚁叮咬的患者,其中不乏身强体壮的年轻人。红火蚁毒液引发的反应因人而异,轻则皮肤红肿,重则危及生命。
医生表示,一旦被红火蚁叮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市民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穿着长袖长裤、高帮鞋,并佩戴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外。倘若在公园、小区绿地等场所发现疑似红火蚁巢穴,不要自行处理,应立即联系相关部门进行专业消杀。
户外活动做好传染病预防
日前,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围绕“春夏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健康提示”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进入春夏季,公众户外活动、外出旅游以及亲友团聚增多,在亲近大自然、交往团聚的同时,要做好预防传染病的相关准备。
常昭瑞说,一是避免直接接触动物,要与动物保持一定安全距离,不触摸,不投喂,防止病原体传播以及意外抓咬。如果不慎被抓咬,需立即用肥皂水持续冲洗伤口15分钟,并及时就医,根据情况采取接种狂犬病疫苗等必要措施。
二是做好驱虫和防护“双屏障”。在蚊子、蜱虫等虫媒活跃的区域,可采取物理和化学双重防护。具体措施包括穿着浅色长袖衣裤,每4小时补涂含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在露营时,可采用蚊帐与驱蚊灯组合进行防护。
三是要带好必备用品。建议随身携带消毒湿巾、创可贴等日常用品;进行徒步、登山等活动时,可增配止血绷带等急救物品;慢性病人群还应携带好日常服用的药物,确保在户外活动期间的健康和安全。
在旅行团聚时,要关注疫情动态。出行前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动态以及疾控等相关部门发布的防控信息提示,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合理安排出行。行程中采取必要防护,落实好相关防护措施,比如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不生食海鲜、防蚊虫叮咬、不接触疫源动物和产品等,还要注意旅途中和聚餐时的饮食和饮水卫生,不要接触、烹食死禽和动物。还要做好健康监测。旅途中、返程后以及聚餐后,要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和聚餐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