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季度永春县经济形势分析
来源:永春县统计局
2007-11-02 09:48
阅读人数:1
今年以来,永春县突出“发展”主题,重点培育“1+5”的产业发展格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较快的增长势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全面上扬,除工业经济指标外其他各类指标增幅均高于年初计划。同时因受到全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特别是金融部门紧缩银根),造成投资项目资金信贷困难,企业周转资金紧张,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后劲。
一、1-3季度经济运行的现状及特点
(一)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永春县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永春县经济在内需的有力拉动下,宏观经济继续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运行。1—9月份,全县共实现生产总值(GDP)80.21亿元,同比增长14.0%,高于年初计划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1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39.50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34.30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大。
(二)从三次产业角度来看,社会有效供给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1、农村经济形势看好。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各项农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加上今年来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1—9月份,全县共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2亿元,增长2.5%。主要体现在:一是粮食播种面积与产量均有所增长。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41.69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1547亩,比增0.4%;粮食总产量达13.7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411吨,比增0.3%。二是经济作物增势明显,茶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至9月底,全县茶叶总产量达4311吨,水果产量18248吨,食用菌产量达25020吨,分别比增8.3%、6.2%、3.3%。
2、工业经济运行平稳。至9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4.3%。主要呈现以下几大特点:一是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到9月底,纺织服装、矿产业、电力生产供应业等主导产业分别同比增长58.8%、19.9%、40.6%;但造纸及纸制品业和陶瓷树脂制造业增长放缓,仅同比增长5.2%、7.9%。二是轻工业仍是拉动全县工业增长的主体。1—9月份,轻工业完成产值36.76亿元,同比增长28.4%,重工业完成产值20.98亿元,同比增长17.9%;轻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63.7%,对全县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1.0%,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7.3个百分点。三是非公有制经济增长较快,其占比不断提高。全县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7.77亿元,同比增长27.0%。非公有制经济完成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82.7%,比首季提高2.3个百分点。四是电力供应较充足,工业用电量增长较快,对全县工业增长形成有效支撑。至9月底,全县工业用电量达3.88亿千瓦时,增长18.3%。
3、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9月份,我县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主要体现在交通运输、商贸和旅游等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全县交通运输业增加值较去年同期增长10.0%;贸易住宿餐饮业增长16.0%;旅游消费持续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县至9月底共接待各类游客6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0%和23.3%。
(三)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观察,内需主导作用继续加大,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1、投资需求依然强劲。今年以来,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10.13亿元,同比增长26.9%;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30亿元,同比增长28.2%。投资的主要特点:一是上规模投资项目进展加快。至9月底,在计划投资3000万以上的27个项目中,完成投资5.68亿元,比增81.5%。二是国有投资大幅增长。1—9月份,全县国有投资完成3.14亿元,同比增长113.4%。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加快。1—9月份,全县房地产企业完成开发投资1.58亿元,同比增长51.7%。四是农村投资有所回升。1—9月份共完成投资2.83亿元,增长23.7%,其中非农户投资增长26.9%,农户投资增长19.5%。
2、消费需求稳中趋旺,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由过去的传统消费向多元消费转变,各大超市、商场、娱乐场所及餐馆酒楼等生意火爆,尤其是以住房、汽车、通讯工具为代表的新型现代化消费已经形成,消费不断升级。1—9月份,全县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7亿元,同比增长15.8%。消费市场的活跃也得益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拉动了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至9月底,全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6.5%和15.2%。
3、外向型经济增势明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因素。据海关统计,1—8月,全县外贸出口总额完成6631万美元,同比增长33.5%。招商引资取得一定成效。至9月底,全县新批三资企业31家,同比增加11家,外商实际到资2080万美元,同比增长33.9%。
4、金融运行平稳,现金继续保持回笼态势。至9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3.27亿元,贷款余额32.0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6.5%和13.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07亿元,比年初增长4.3%;银行现金收入继续保持回笼态势,累计净回笼5.74亿元。
(四)从经济运行质量来看,经济运行质量较高,经济景气呈良性状态。
1、财政增收态势保持稳定。1—9月份,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4.82亿元,同比增长19.3%;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15.9%;工商税收收入完成1.87亿元,增长23.6%,其总量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60.1%,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财政支出4.5亿元,增长24.3%;重点支出得到较好的保证,教育、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支出分别增长19.4%、26.2%、110.2%、15.4%。
2、居民收入稳步提高。1—9月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71元,增长16.6%,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23.3%,成为带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173元,增长10.3%。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增本减利,经营效益持续增长面临压力,导致企业亏损面扩大。今年以来主要原辅材料、劳动力、运输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贷款利率的上调、银根紧缩、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和人民币对外的持续升值,使得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从而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经营效益持续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至8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1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6家。
2、规模工业增长压力大,新增长点难以实现,乡镇完成进度不均衡。一是年初预定的规模工业增长点无法按期实现。至9月底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共142家,比去年底增加1家(新纳入统计的有12家,年初因达不到规模以上或倒闭停产11家),新纳入统计的12家创产值只有1.7亿元,均属小型规模,而呈负增长的企业有35家,减少产值2.3亿元;二是分乡镇完成规模工业的进度不一。按时序进度完成的有玉斗、吾峰、桂洋和东关,其余乡镇都未能按时序进度完成,直接导致了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只完成年目标任务的64.6%,与时序进度比净差9.31亿元。
3、投资项目减少,部分重点项目建设进展缓慢。由于受征迁、土地报批、融资及项目前期工作等因素的影响,全县投资项目有所减少,到9月底,在统的投资项目共81个,比上年同期减少24个,下降23%,一些重点项目建设进展也比较缓慢。1—3季度全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24亿元,仅完成年计划的54.5%,还有部分项目尚未开工。
4、物价上涨影响显现。今年来我县CPI已经持续多月在3%以上区间运行,至9月底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已达104.0,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12.3,已创今年新高,特别是进入5月份以来,肉禽蛋等食品类价格快速上扬,加上近期蔬菜价格的大幅上涨,已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尤其是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大大“缩水”,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三、后期主要经济指标走势预测
分析全年经济形势,我们认为当前国内外形势总体趋好,1—8月份福建省、泉州市GDP分别增长14.7%和14.3%。我县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正在有效改善,虽然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但总体上是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因此,我们判断,全年经济走势将呈现前低后高的增长态势。初步预计全年GDP有望增长14%左右,增幅比年初预期目标高2个百分点。全年各主要指标增幅预测如下:
1、GDP: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0%左右;
2、农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0%左右;
3、工业:全部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6.0%(按可比价格计算);
4、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0%以上;
5、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0%左右;
6、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6.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