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永春县1--3季度我县经济形势综述
来源:泉州市统计局 2004-06-08 00:00 阅读人数:1
第十九期
二OO三年十月十日
今年前三季度,全县经济虽然遭受非典疫情的冲击而出现波动,但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平稳,生产领域持续升温,投资领域异常活跃、消费需求稳定,财政金融形势良好,但实际利用外资有所回落,招商引资工作依然严峻。综合分析,种种迹象表明我县经济仍处于较好的发展势头。
一、经济运行基本态势
(一)总体评价
1、经济总量较快增长,增速略有减缓
1--9月份,我县经济克服了上半年"非典"疫情的影响,增速仍达到14.3% , 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在上半年我县交通、餐饮、商业、旅游和娱乐等行业受到冲击的情况下,GDP增幅有所降低,但较第二季度有明显上升,增幅较上半年上升了3.2个百分点,"非典"疫情出现是影响今年经济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 在疫情控制短期内获得重大成功,受损行业复苏速度好于预期,生产、投资领域全面加速发展等众多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县经济增速上扬的势头虽趋于平缓,但总体上仍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处于快速增长区间。
1--3季度,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26亿元,同比增长14.3%(未经市统计局评估)。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7亿元,同比增长7.6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66 亿元,同比增长 18.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23亿元,同比增长11.2%。
2、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两元化的经济增长格局凸显
长期以来,第二、三产业是推动我县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但在今年非典疫情的影响下,随着我县工业发展活跃程度的明显提高,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已明显超出第一、三产业的增长势头,今年下半年表现尤为突出。1--9月份,全县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6%,拉动经济增长8.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9 %,拉动经济增长约5.1个百分点。
工业已上升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63.21亿元,比增19.1%;实现增加值24.65亿元,同比增长17.0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0%,远远高于去年同期;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3.66亿元,比增29.1%。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是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速继续领先于重工业。轻工业产值7.16亿元,增长33.0%;重工业6.50亿元,增长23.6%。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9.4个百分点。二是从经济类型看:"三资"和集体工业企业发展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三资"企业产值4.39亿元,增长33.0%,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2.1%;集体企业产值4.19亿元,增长59.9%,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0.7%;两类企业拉动工业增长约24.4个百分点。三是从支柱行业的产销情况看:至9月底,全县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8.1%,其中支柱行业中的原煤、造纸及纸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的产品产销率都可接近或高于全县的平均水平,分别可达98.2%、99.0%和99.7%。四是从企业经济效益看:1--8月份,全县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18.5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8.8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销售率均有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不好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受非典影响,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减弱。今年4月以来,非典冲击我县经济,三次产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尤以第三产业最为严重。据初步测算,第三产业损失增加值1.1亿元左右,影响GDP增速下滑0.9个百分点。由于第三产业对我县经济的影响程度较深,因此 "非典"对第三产业的重创,直接减弱了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受到阻碍。
(二)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今年以来,我县各级把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来抓,使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稳定发展。1--9月份,全县共完成农业总产值6.65亿元,与上年同期比增长9.1%。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一是在八大农业基地的带动下,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粮食受结构调整和自然灾害影响,面积、总产均呈下降趋势。今年全县秋粮播种面积21.65万亩,比上年同期下降2.9%,秋粮产量达7.25万吨,同比下降2.3%;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将减少13831亩,同比下降3.1%,粮食产量下降3.1%;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3.83万亩,比上年增加3992亩,增长3.0%,产量增长13.9%;食用菌总产量达16744吨,同比增长31.0%。二是牧渔业生产稳定发展。预计今年全县肉蛋奶总产量将达2.38万吨,增长3.3%;水产品总产量1211吨,基本与上年保持平衡。
(三)投资领域的活跃对稳定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1--9月份,全县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5亿元,同比增长 86.4%。投资增长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基建、更改、其他投资和房地产共同加速,一改往日房地产一枝独秀的增长模式,是投资实现高速增长的原因。四者投资增长分别为86.7%、15.3%、166.2%和79.5%。这主要是今年我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项目带动效应的结果;特别是六月份以后我县认真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和项目新开工统计登记制度,使得今年固定资产增幅明显。6--9月份投资项目新开工登记19个,新增投资额2748万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抽样调查数据)共完成2.38亿元,同比增长1.24倍,对整个固定资产的增长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四)消费需求增势平稳,新的消费热点显现动力
1--9月份,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99亿元,同比增长15.3%(统计指标口径变化,增幅不可比),比二季度上升了3.3个百分点,其中县以上实现零售额3.80亿元,增长17.8%;县以下实现零售额9.19亿元,增长14.3%。从经营业态上看,连锁商业迅速发展,县城几家超市的规模都在不断壮大,采取多种促销手段,拉动消费需求,为稳定消费品市场发挥重要作用。至9月底,全县限额以上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46亿元,同比增长49.5%。物价水平保持平稳运行,1--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和消费品价格指数分别为101.7和100.2,比去年同期上升1.7%和0.2%。
(五)实际利用外资有所回落,对外出口形势较好
尽管非典的间接影响对我县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资金到位率有所降低,但投资者的信心和表现仍处于积极投资的状态,全县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1--9月份,全县新批三资企业18家,比去年同期增加7家;合同外资同比下降2.4%,完成年计划的85.3%;外商实际到资733万美元,同比下降11.3%,完成年计划的48.9%。
外贸生产、出口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县共实现三资企业总产值8.1亿元,比增12.5%;1--8月份,据海关统计反馈数据显示,全县共实现外贸出口交货总值1636万美元,同比增长122.9%。
(六)财政、金融形势保持稳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1--9月份,全县共完成财政总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13.5%;县级财政收入2.03亿元,比增13.1%。其中工商税收类收入9862万元,同比增长9.9%;农业四税收入2591万元,同比下降13.2%。财政支出2.36亿元,增长13.6%。在财政收入中,所得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契税等税种增幅较快,同比分别增长16.9%、23.0%、55.2%和37.3%,成为今年来全县县级财政收入增收的主要来源。
金融形势保持稳定。截止9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1.91亿元,比年初增长11.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98亿元,同比增长11.5%。金融机构对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有所加大,保持了适度的贷款规模,贷款种类也呈多元化。1--9月份,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63亿元,比年初武增长16.7%。工业、农业和个人消费贷款成为贷款的主力军,分别增长了14.1%、19.5%和83.2%。
(七)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至9月底,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601元,同比增长1.9%;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963元,同比增长14.0%(主要是受被抽中的样本中有八户教育费和旅游支出较大的影响)。由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逐步显现,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使农民收入在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低速的情况下仍继续保持增长。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02元,同比增长4.8%;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81元,同比增长4.5%。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实际利用外资出现下降 。今年以来,我县招商引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新批准的三资企业 数量不少,比上年增加7家,增长63.6%。但投资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连续几个月出现了下降。1--9月份投资总额同比下降41.7%;实际利用外资同比下降11.3%。从原因分析,有外商投资规模减小的因素,更主要是受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和外资实际进入量较为缓慢的影响。
二是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面仍然偏高。1--8月份,全县8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达20家,亏损面为24.7% ;亏损率(亏损企业亏损额占盈利企业盈利额的比率)为9.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在全市仍处后列,仅高于安溪和德化,比全市平均水平的137.4 低18.8个百分点。
三是农民综合素质不高依然是影响农民收入再提高的主要因素。现在经济条件下,农民收入的提高很大程度取决于素质的提高,增收门路的拓宽、就业机会的把握等无一不与人的素质高低有密切关系,而素质的提高非短时期能加以解决的。因此在生产经营上应更多的通过组建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如协会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等来解决部分农民素质不高而增收乏力的问题,从而形成由高素质的人才组建经营机构,发展高效农业,带动农民致富。
三、经济发展对策
今年前三季度,我县国民经济运行走势呈现"波浪式"运行态势,各项经济指标是否能够全面完成预定目标存在不可预见性,加上测算国内生产总值时采用的增加值率已经偏高,规模以上工业近几年呈较快增长,但总量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偏低,市局在评估时将逐步调整的影响。今年要全面完成全县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任务有一定困难。
 我们认为,下一步我县经济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下大力气抓好工业生产。从目前情况看,工业仍将是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工业生产形势将直接影响全县经济发展走势。为此,要继续抓好全县工业生产,切实为工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尤其要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积极引导企业按经济规律办事,优化和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为工业生产稳定发展拓展更大空间。
二是切实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目前中心工作仍是切实落实好各项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努力保持农村形势稳定。当前,要积极疏通农产品外销渠道,及时发布最新的农副产品市场流通信息, 为解决今年农民芦柑的销售问题献计献策,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 三是着力改善外商投资环境。针对世界经济走势趋缓对我县 实际利用外资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长期以来我县在利用外资方面存在的不足。今后特别要加大外商投资环境的治理力度,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把"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逐步对外商在生产经营和生活服务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培育支柱产业。 除发展资源型的企业外,要大力引进创办科技型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抗风险的能力;重点解决现有企业经营中的技术、资金和市场三大困难,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要重点扶持。同时,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注生企业的人才引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加强企业的人才培训,大力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依靠科技兴企,增强发展后劲,努力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