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领导 > 副市长 > 苏耿聪 > 领导活动
搭建牡蛎壳“变废为宝”收处体系,助力点“蛎”成金新路子
来源:惠安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5-04-18 17:08 阅读人数:1

  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农业发展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4月18日,泉州市牡蛎壳综合利用现场推进会在惠安县召开。泉州市政府副市长苏耿聪,市政府副秘书长连景忠,市农业农村局、海洋渔业局、生态环境局、城管局领导及泉州市沿海县(市、区)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以现场察看、经验交流的形式召开。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察看了惠安县辋川镇辋川村牡蛎壳收集转运点、泉州玛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及惠安县走马埭现代农业示范区盛丰农业基地并听取相关情况汇报。

  在辋川镇辋川村牡蛎壳收集转运点,惠安县城管执法局重点介绍了牡蛎壳“变废为宝”的“前世今生”。

  以辋川镇辋川村的牡蛎壳收集转运点为代表的牡蛎壳集中转运点,惠安县共有14个。而在2021年以前,惠安县加工生产的牡蛎壳固废垃圾或是随意倾倒、沿路沿海堆积,进而延伸出一系列的环境治理问题;或是夹杂在生活垃圾中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严重影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效率,增加垃圾焚烧运营成本。

  基于惠安县牡蛎养殖、生产、加工现状,经招商引资,惠安县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了牡蛎壳资源化利用项目的签约、投产全过程。项目总投资约6000万元,占地2.3万平方米,资源化利用能力达12万吨/年。

  在资源处置终端健全的情况下,惠安县城管执法局坚持牡蛎壳固废垃圾存量治理与搭建牡蛎壳收运体系两手抓。

  一方面大力整治存量牡蛎壳,5天时间内完成15处历史存留堆点、1.5万吨陈年牡蛎壳固废垃圾的清理工作。

  另一方面通力合作搭建高效收运框架,根据县城区及镇村牡蛎产销现状,结合惠安县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充分发挥属地政府、收运企业能动性,共同搭建“镇村集中转运+城区零散直运+临近自行清运”的牡蛎壳收运框架,目前全县共设有集中收运点14处,灰色收集桶65个,配备专业作业车辆7部,切实保障牡蛎壳固废垃圾应收尽收。

  通过此次现场推进会,惠安县分享了在牡蛎壳固废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工作经验,也吸取到了许多意见建议,未来我们将持续健全、巩固牡蛎壳固废垃圾规范收运、资源化利用体系,努力为耕地科学改良、牡蛎壳碳汇交易、农业农村绿色转型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