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谈“抓项目 促发展”】永春县委书记林希妍:在山水交融间看见幸福见证发展
来源:泉州晚报 2022-09-20 10:33 阅读人数:1

  在山水交融间看见幸福见证发展

  ——专访永春县委书记林希妍

  “我们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应该做什么。”近日,永春县委书记林希妍站在桃溪之畔,看着群山环绕、如绸带般飘过的清水,娓娓道来永春的今天、明天还有未来——铺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县城“长卷轴”,既有山水空间,又有万亩产城融合,孕育了独特的文化IP矩阵。

  今年上半年,永春县深入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在市委“1+3”专项行动基础上,立足县域实际,配套实施项目攻坚“四项竞赛”、城镇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等行动,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推动产业层次、项目攻坚、城乡品质、空间载体优化提升提质增效。

  强产业

  实现传统新兴产业两翼齐飞

  千方百计抓项目,穿透落实促发展。永春县坚持把服务作为第一信条,把产业作为第一支撑,把空间作为第一要素。“我们组织开展了‘下沉一线察实情 高效协调促落实’专项行动,从现在起到年底,全速攻坚冲刺,力促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林希妍说。

  为“老朋友”注入新活力。产业的转型提质、迭代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蝶变,永春在全省率先打造县域农业系列IP,我们设计了8个农产品家族品牌Logo,植入文化创意元素,延伸到上下游产业链,并免费授权给符合标准的优质产品使用,形成集聚效应,走出了‘品牌化’的第一步。”林希妍说。此外,永春还通过成功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两个“国字号”项目,策划生成永春县农产品集中加工区等7大方面33个项目盘子,“工业化、园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正逐步成型。

  为“新朋友”腾出发展空间。今年上半年,针对土地开发成本高、招商空间有限等制约因素,永春梳理全县可新增产业招商用地9807亩,闲置国有资产空间15.27万平方米,可流转土地1659.5亩,全部落到招商方位图。策划生成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试点项目及永春良瓷智慧制造产业园(一期)、新型打印材料产业园、美岭产业园等四个一批项目,在全省率先启动城镇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梳理出第一批34家低效用地企业。到12月底前,永春将基本完成试点园区11.6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屋顶分布式光伏工程、5G园区管理系统等基础配套建设。

  兴城市

  摊开绵延60平方公里的大城关

  “大城关”并不让人陌生。林希妍心中的永春大城关建设却别出心裁,她说:“我们要的大城关,不是水泥森林,而是一张绵延的画卷。”

  大城关建设是推动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永春县深入实施“提升城乡品质 建设美丽永春”行动,从打造生态型新城等8方面生成项目66个,总投资145.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84亿元。“建设大城关,我们不要高楼大厦,需要的是‘优美的天际线,望眼可及的四面环山’,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的最美背景墙。”林希妍说。下一步,永春将高质量实施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遵循特有山水城市肌理,延展山体脉络,渗透绿色生态,把“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特质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构建“一条蓝带,一条景观风貌轴,四类风貌分区,多个节点”的城市格局。同时,深入实施“东拓西进”发展战略,东部打造“万亩产城融合”项目,西部沿横七线联动达埔、蓬壶副中心,布局大型农文旅休闲业态,打造产业鲜明、东西各异的60平方公里大城关。

  城市的框架撑大了,“品质和颜值”也要同步跟上、相得益彰。永春县开展“绿满桃源 生态永春”三年行动,推进“百姓园林、山水园林、文化园林+门户廊道”建设;实施新一轮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裸房整治、美丽庭院创建等工作,打造原生态山体水系脉络的生态系统。“我们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精明增长,突出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环境‘四个优先’,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型新城。”林希妍说。一个个产业项目的落地,就像浓墨重彩的笔画跃然纸上。在永春县委、县政府的擘画下,以“美丽永春、幸福家园”为底色的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壮美蓝图正徐徐展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