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沙村,昔日的荒地种上了品质柑橘。
山顶村庄的荒地不仅有人要,还种出致富果实,引领乡村振兴,这事就发生在永春县桃城镇。
洋上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顶”村。不久前,桃城镇整理打包洋上村的194亩荒地流转,引入沃柑种植项目,固定每年可增加村财9.1万元,不仅摆脱了村财薄弱村的身份,更唤醒了沉睡的土地,让“山顶经济”的发展成为可能。
发展“山顶经济”,桃城早有先例。在2016年,桃城镇上沙村就先试先行,在首次成功流转200多亩抛荒地的基础上,持续流转达1300多亩,并引入福建上沙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名优柑橘类水果。“全村只有322户、1065人,大多数都去城里打工了,多数土地荒废闲置,过去一直想着通过流转来盘活土地价值,受制于原来土壤就不好,且位于海拔约700米的山坡上,一直无人问津。”村党支部书记邱松柏介绍。
盘活山顶土地资源成为长期以来桃城镇、村两级的一道难题。2016年,桃城镇政府引入永春柑橘类种植专家、该县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邓永安,成为转机。“这片土地是沙砾地质,土壤中沙砾含量较多,不适合传统农作物种植,却能够发展集约农业,是名优柑橘品种种植的‘天堂’。” 邓永安说。在镇、村两级的帮助下,邓永安所有的福建上沙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功流转了1320亩山地,进行多达37个名优柑橘品种的培育。今年4月底,邓永安培育的岩柑因成熟于炎热夏天,外形美观、脆嫩爆汁、酸甜爽口,成了永春柑橘界“网红”,售价一斤可以卖到近30元,供不应求。当下,邓永安培育的“吉美人”个头只有砂糖橘大小,但拥有无籽、入口即化、毫无果渣、甜度十足的特征,“11月下旬上市,特级果一斤要卖96元。” 邓永安说。以浙江为代表的高端柑橘早在国内形成了市场,上沙岭生产的柑橘类产品有与之一争的产品力。
上沙村的成功经验可复制可推广。去年起,桃城镇整合山顶村抛荒地,确定了种植优质高端柑橘产品的集约农业发展路子,洋山村、仑山村、姜莲村等山顶村的抛荒地相继流转出让,“邀请邓永安为其他的山顶果园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让名优柑橘在桃城各个山顶上绚烂开花,形成五花八门的柑橘矩阵。下一步将打造柑橘文化,推出柑橘文化游,继续做大‘山顶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桃城镇副镇长林兴斌介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