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碧水蓝天绿意满城
来源:泉州晚报 2020-05-21 09:16 阅读人数:1

科山公园绿树成荫,碧波粼粼。 (惠安交通运输局供图)

官溪村实现美丽蜕变 (刘杰辉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惠安县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扬生态之长,做山水文章,兴绿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严格生态管控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步入“规范轨道”

  惠安县严格生态管控,守牢生态保护红线,保持生态优势。落实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认真履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协同推进,抓好抓细抓实,对各镇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书履行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全面落实各镇党委政府的属地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建立“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创新污染源监控第三方运营,建设应用福建生态环境大数据云平台。分5批次对59家企业开展环境信用评价。

  着力创新生态工作机制。完善石雕石材行业整治长效机制,开展两批次“石粉尘”整改提升工作,并通过实地察看、检查督促、“回头看”等方式,加强对已关闭取缔石雕企业的日常监巡工作,坚决杜绝“死灰复燃”现象发生;巩固畜禽养殖综合整治长效机制,以林辋溪二级小支流沿岸搭盖散养家禽清理工作为重点,开展沿溪散养家禽污染治理工作,同时制定《惠安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实施方案(2019-2020年)》,鼓励发展以沼气沼肥工程为纽带的种养循环农业,探索“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种养对接、异地循环”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进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

  强化生态建养

  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幸福指数”

  葱葱树林、潺潺溪水、翩翩白鹭、水车花海……在紫山镇官溪村,一幅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和谐图景正在上演。焕然一新的官溪,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官溪村的“华丽转身”,是惠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等保卫战,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摸排、整治、取缔、关停各类不达标企业,大气、水质、土壤质量逐年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持续提升空气质量。推进多污染物协同防治,完成12个大气精准减排治理项目,开展渣土车整治、夜间露天烧烤、露天焚烧垃圾、机动车超标排放等各类执法整治行动。2019年该县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96.71%,同比上升1.73个百分点;6项污染物指标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开展流域水质提升“碧水清源”专项行动,实行河湖长制全覆盖。建成“智慧河流”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在黄塘溪、林辋溪、蔗潭溪、锦阳溪设置视频监控站点54个,投入资金280多万元。新增污水管网10.23公里,普查疏浚排水管网80公里,5个配套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项目已全部完工,投入资金2180.69万元。

  夯实土壤污染防治基础。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调查工作,督促土壤重点监管企业自行对其用地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应用新技术,推行化肥减量和农药零增长。

  与此同时,该县加大力度修复和保护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全县森林覆盖率29.43%、森林蓄积量61.5083万立方米、林地保有量1.5796万公顷。

  发展生态产业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链补链”

  生态+农业“治山理水”,厚植绿色土壤。惠安县围绕蔬菜良种繁育、生态种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现代营销、休闲观光全产业链于一体的发展目标,打造优质绿色高效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园,实施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园项目10个,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绿信现代蔬菜核心示范基地等3个省级现代农业重点项目新增投资6600万元,建成智能温控大棚面积350亩。成立对台农业服务平台,引导中田、绿信等企业申报实施智慧农业项目,兑现各项惠农资金4.64亿元。回头客食品申报第六批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惠安余甘”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生态+工业“保山护水”,筑牢绿色堡垒。严格执行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强化资源环境倒逼机制,出台惠企奖补政策,重点支持节能改造及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继续推进普立优、永悦科技、燕京惠泉啤酒等工业企业实施“煤改气”清洁能源改造工程。

  生态+服务业“显山露水”,展现绿色魅力。该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紫山镇官溪至黄塘埔兜“两高”沿线村庄完成裸房整治610幢、“平改坡”改造238幢、绿化美化提升面积约8.9万平方米,流转近300亩农田打造的“花海”景观成为新的旅游“打卡点”。崇武镇获评省级四星级旅游休闲集镇,聚龙小镇、崇武镇获评泉州市“六大旅游产品”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集镇,试剑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村。生成“惠安崇武海洋文化旅游城”等8个招商项目,雕艺文创园(一期)、聚龙温泉酒店等44个三产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71亿元。小岞生活艺术岛等一批文旅项目加快推进,与云投旅游团队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31.2万人次、增长20.0%。2019年,惠安县实现全年旅游收入117.3亿元。

  营造生态氛围

  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全员参与”

  在强化源头治理、产业支撑的同时,惠安县推动部门联动、全民发动、上下互动,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

  开展损害群众利益、生态环保领域突出问题等专项治理工作,强化“庸懒散奢”专项治理,聚焦生态环境领域选人用人、资金分配、审批监管、执法检查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重新梳理查找生态环境领域廉政风险点,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

  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惠安县建成首个“惠安生态环境教育基地”,运用“体验式、游戏化、惠安特色化”的创新学习方式,每年将受教中小学生3万余人。开展“环保大讲堂”“美丽惠安,我是行动者”中小学生征文演讲比赛、环保志愿者活动、“环保进社区”文艺演出、制作《环保新时空》栏目等系列生态环保宣传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2000多人、发放宣传资料11万份、发送主题短信53万条。在惠安县电视台每日发布县城环境空气质量报告,进一步提高群众环境知情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惠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