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坂小电站退出后,涌溪水流通畅了,村庄更美了。
德化,现有水电站167座,总装机容量29.01万千瓦,小水电的开发对推动德化经济社会发展、节能减排、保护森林、保障乡村发展特别是陶瓷产业发展用电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荣膺“中国小水电之乡”。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水电站开发造成了部分河流减水断流,影响生态,部分电站还存在容量小、效益差、隐患多等问题。德化县根据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于2018年5月制定了《德化县水电站生态专项治理三年行动方案》,采取生态下泄流量改造、限制运行、报废退出等治理措施,2018年已完成水电站报废退出6座,生态改造55座,提前完成年度任务,真正还清水于河于村,小水电实现绿色嬗变。
小水电退出
山村重现瀑布景观
近日,在德化县上涌镇曾坂村,清澈的涌溪水向前奔流。曾坂小电站就建在涌溪边上,上涌通往葛坑的旧路刚好从上面通过,距离上游的拦水坝约100多米,落差很小。
“曾坂小电站于1978年投建,装机容量只有40千瓦,所发的电供给本村人使用,从此山村告别天黑只能点蜡烛、油灯的历史。”曾坂村支部书记曾华堡回忆,每当夜幕降临,拉一下开关,25瓦的电灯发出昏黄的光线,顿时给一家人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1993年,曾坂小电站股改,2001年进行改造,由于设备老化、效益差等原因,目前已停厂退出。打开水电站紧锁的大门,水轮机和输水管道等已被拆除,里面留下一个水泥基座和一个杉木支架。细看垃圾也不少。曾华堡介绍,这是去年台风引发的山洪灌入电站所致。
沿着水渠走过一段用方砖铺设的小路,就来到曾坂村曾发水电站,只见一条瀑布如白链挂在眼前,清澈的水流穿过村落,汇入涌溪。
“以前都用来发电了,这瀑布根本就没有水流下,而今重现生机。”69岁村民曾宪南说,这是村里一处难得的自然景观,小时候他常来观赏瀑布,夏天在水边玩耍,很开心。自从这里建了水电站,上游的小溪水被截流,就难得一见了。
1993年,曾发水电站实行股份制建设,装机容量55千瓦。股东赖荣隆介绍,水电站的水流不大,落差有100多米,每年发电量只有30万千瓦时,它也完成了历史使命,被列入今年退出的花名册中。
“虽然曾坂村2座水电站都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们还想让它重焕生机。”曾华堡说,曾坂小电站建筑面积80多平方米,水电站结构还较完整,将与曾坂村“中国传统村落”相配套,改造成生态公厕,提升整个村落的品位;曾发水电站退出后,将对瀑布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开辟成一处旅游景点。
德化县水利局副局长赖世源介绍,今年德化曾坂小电站和曾发水电站等小水电,因为环保、效益低下等原因,已退出6座,共590千瓦,包括上涌镇4座、盖德镇2座,今年还将再退出2座260千瓦。根据方案,对退出的电站给予一定的一次性补偿,资金由省、市、县三级筹集,补偿标准按近5年平均上网电量0.9元/千瓦时,其中县财政负责筹集县级配套补助资金0.4元/千瓦时,曾坂水电站和曾发水电站分别受到4万元和20万元的补助。
保障下泄流量
河道活了鱼虾多了
在上涌镇西溪村卢智水电站引水坝上,水电站运行管理人员卢普墙正在查看泄放生态流量监控设备。这套监控设备由太阳能板、蓄电池和高清摄像头组成。
“自从筑了水坝,为了尽可能多发电,增加水电厂的效益,基本上水被引到山的另一边发电了,下游河道基本干涸,鱼虾基本灭绝。”卢普墙说,这座水坝高约12米,宽约30米,库容量约40000立方米,装机容量320千瓦,年平均发电量约85万千瓦时。
在卢智水电站工作10多年,卢普墙见证了小水电给村民带来一定的收入。“而有了这套监控设备,可实行24小时全天候泄放生态流量,与在线监控平台联网,至少15分钟实时传送图片或视频和下泄流量数据。”卢普墙说,它还有报警功能,只要有人对下泄流量动手脚,就会自动报警。
“河道有了活水,小鱼小虾等也渐渐多了起来,随便放下个鱼钩就能钓上一条小鱼,肉质还和以前一样鲜美。”卢普墙说,好在现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水电站泄放生态流量,正在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这套泄放生态流量监控设备也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据赖世源介绍,德化县167座水电站中,除龙门滩一、二级和彭村等3座电站属市级管辖外,其余的164座将在2020年前全面完成专项治理任务。其中,报废退出8座,实施生态下泄流量改造(含限制运行)156座,2018年已改造55座。根据《德化县水电站生态改造2018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奖励办法》,对及时完成改造的电站给予2000元—5000元的奖励。
发展绿色水电
掀起全域治水新高潮
德化山村多,路途遥远、分布散乱,早年电网普及不到位。1983年至2006年,德化县兴建了大量小水电。“以前德化的陶瓷厂等工厂以柴烧为主,需要消耗大量木材,并排放出大量废气,实现柴改电后,木柴消耗减少,空气污染也小了。”德化县水利局局长张金演说,小水电满足了当地村民的需求和陶瓷产业用电,点亮了山区百姓的生活,也为村民致富、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对青山绿水起到保护作用。
随着时光流逝,德化早期建设的部分小水电站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受当时条件限制,这些小水电站有的规划设计不科学,部分小水电站出现设备老化、厂房破旧、产能低下、防洪标准低容易发生洪涝事故等问题,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一些截流发电的小水电站拦截河流,导致坝下河道减水、缺水,生态影响大。
“按照‘先干流后支流、先大后小、先改造项目后分批推进’的原则,去年德化制定了《德化县水电站生态专项治理三年行动方案》,该退出的一定要退出,不用退出的一定要按时限整改。”张金演说,在未来3年内,对全县所有水电站下泄流量进行整改,安装下泄流量控制装置,确保下游河道有水。
“发展绿色水电,德化走在全国前头。”张金演说,德化更加重视有序、有偿开发水能资源,更加重视生态功能和环境效应,更加重视地方发展和农民利益,更加注重老电站的增效扩容和持续利用的新型水电,促进人水和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近年来德化通过更高层面的协调机制,全县牢固树立“把水系当景建、把河湖当路管”的理念,把各类水资源纳入统一治理的框架之中,推出了“河联治”“河全治”“河共治”“河长(cháng)治”“河法制”五治并举的新模式,破解“九龙治水”的窘境;建立了“四市五县环戴云山生态保护联盟”“一溪两库” 涉水环境损害事件联动等流域协作机制,全面深化推进河长治水,掀起德化全域治水新高潮。
据了解,2018年,德化龙门湖获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大龙湖获评福建省水利风景区。加上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岱仙湖、省级水利风景区云龙谷和银瓶湖,至此,德化已有2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3个省级水利风景区,今年拟创建银瓶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