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环保多管齐下 “治水”行动显成效
来源:泉州晚报 2018-09-29 10:13 阅读人数:1

治理后,河道变得清澈美丽。

执法人员检测河水水质。

  来自晋江市环保局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晋江20条生态水域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分别比1月份下降3.6%、41.0%、58.7%。“治水”行动取得初步成效的背后,离不开晋江先后开展的生态水域“霹雳1号”行动、“小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以及生态水域周边工业污染源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

  据悉,通过依法采取关停取缔、停产整治、尾水纳管等强有力措施,晋江集中查处一批涉重金属超标排放、废水直排、私自拆毁封条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案件,共关停取缔447家,限期整改150家,在短时间内形成并保持震慑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废水直排 洗土加工点老板被捕

  8月15日,晋江市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大队安海中队执法人员联合泉州市环保局监察支队、晋江市公安局安海派出所民警、安海镇政府工作人员,对位于安海镇下洪村的郑某明洗土加工点进行现场检查。

  经查,该加工点主要从事陶瓷坯底土清洗加工,但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也未办理环评、环保竣工验收材料等环保手续。现场正在生产,4台搅拌机内均有泥浆。主要的设备有:搅拌机4套、压泥机2台、抽水机1台、输送带1条、铲车1台。生产工艺:原料粗土→搅拌→酸洗→过滤→压滤→晾晒→包装→成品。

  检查时,执法人员发现该加工点未配套水污染防治设施,酸洗后的生产废水通过管道排放至厂区内一蓄水坑中,蓄水坑旁设置一阀门,坑中的水若较多时则开启阀门通过塑料管排到厂区外面的雨水沟。“该加工点蓄水坑为未进行任何防渗漏措施的自然土坑,蓄水坑容量大约为20立方米。”执法人员介绍。

  采样人员当即在蓄水坑出水管道旁及厂区外排口水沟各采集水样,经晋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该加工点蓄水坑出水管道旁废水重金属锌污染物浓度锌、PH均超过允许排放限值,涉嫌构成污染环境罪,晋江市环保局随后将案件移送晋江市公安局侦办。目前,郑某明已被批捕。

  部门联动 顶格查处污染环境案

  “去年11月,我们和晋江市公安局联合开展为期1个月的生态水域‘霹雳1号’行动,以梧桐溪、梧垵溪为行动重点,抽调25名业务骨干脱产脱岗,组建5支特别行动小组。按流域断面将梧桐溪、梧垵溪分成5个区域,开展突查、夜查,实施挂图作战,分别按划定的区域进行地毯式走访、排查,并将排查到的企业(加工点)在作战图上进行标注。”晋江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行动期间,共排查涉水工业企业100家,“小散乱污”87家和一批家庭作坊式食品加工点;移送行政拘留41起,移送公安侦办涉嫌污染环境罪案件2起;完成梧桐溪、梧垵溪周边82家在产企业纳管工作。

  为进一步强化“霹雳1号”行动成果,持续保持生态水域霹雳整治态势,今年4月,晋江市环保局再次联合晋江市公安局开展生态水域工业污染源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抽调专职人员成立3个行动小组,以梧垵溪、坝头溪、阳溪流域及全市其他18条流域监测断面水质较差的点位为重点开展整治,行动期间共移送行政拘留48起,移送公安侦办涉嫌污染环境罪案件4起。

  加密监测 升级企业环保承诺制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梧垵溪、梧桐溪、坝头溪安装的8套水质自动监测站都已正式投入运行。

  “我们每天对水质监测4次,一旦发现数据异常,立即对相关点位进行排查整治。”晋江市环保局生态科有关负责人表示,除了落实重点流域在线监测外,他们还委托第三方对全市生态水域及饮用水源地的170个水质监测点位实施水质监测,结合在线监控和人工取水监测定期做好水质分析,强化流域周边涉水重点企业监管,为环保执法提供证据支撑。

  同时,晋江提高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标准,对包括不经污染防治设施处理或通过暗管、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灌注等隐蔽方式超标排放工业废水等六种行为,一经核实即可获得8000到10000元不等的奖励。

  “我们还创新开展违法企业登报道歉制度。”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对环保承诺书进行“升级”,要求两年内受过多次环保处罚的企业登报向社会公开道歉,目前共44家企业登报道歉,接受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

  强化宣传 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

  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晋江环保严厉执法与强化宣传同步,营造生态水域“霹雳1号”行动、“小散乱污”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宣传声势,赢得广大群众支持,提高了企业主法律意识。晋江市环保局积极对接媒体单位,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共宣传报道113次,围绕晋江全面开展“环境执法霹雳1号行动、‘小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工业污染源百日攻坚行动、举报六类违法行为最高奖励1万”等专题报道;充分利用“晋江环保”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新闻160多篇;印制环保有奖举报、最新的环保法律法规等宣传单分发给企业、市民,有效提高公众参与热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