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的惠女调解
基层公共法律服务
交警“夜查毒酒驾”执法直播
平安建设主题文艺演出
模拟法庭进校园
基层法治文化广场一角
日前,全国普法办正式印发《关于表彰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的通知》,惠安县榜上有名,荣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备受社会各界瞩目。
五年来,惠安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实施省、市依法治理第四个五年规划,加大法治建设力度,奏响法治建设的最强音。全县上下,勠力同心,合力创建,终于在全国范围内的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荣获这项“国家级”荣誉,可谓实至名归,前景可期!
依法治县 惠及百姓
惠安,依山临海,钟灵毓秀,是泉州“东亚文化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是全国普法办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地区授予的最高荣誉称号,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管理水平、法治建设、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尺。
如今,一艘满载“惠安法治”的大船正在扬帆起航。惠安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县委常委、政法委苏少波书记表示,近年来,依法治县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主动适应法治建设新常态,全力发挥各自职能,卓有成效地推进依法治县工作。
惠安县司法局局长孙银昆说,今后将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为惠安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据介绍,自“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惠安县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砥砺奋进。惠安县坚持依法执政,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健全机构,保障投入,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依法治县的舵,牢牢地把住正确的方位。
司法公正 成效颇丰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惠安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争创全国法治先进县的一个重要目标。
近年来,全县着力构建阳光司法,进一步深化审判、检务、警务公开制度,应予公开的事项100%列入信息公开目录。司法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各自出招,成效颇丰:
县法院全面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司法公开平台建设,完善科技法庭建设,庭审实现“网上直播”“掌上直播”,破解执行难题,构建失信惩戒机制,公开执行日志,倒逼规范执行行为,严格规范工作人员与当事人、代理人及律师的交往活动。五年来共受理各类案件77021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100%。
县检察院加强刑事诉讼监督、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刑罚执行监督,严格落实每案必讯、非法证据排除、听取律师意见等检察环节防冤纠错机制,推进行政非诉执行监督,重点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五年来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各类刑事案件2159件3455人,决定批准逮捕1967件3149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3786件5659人,提起公诉3398件5053人,没有出现错捕错诉问题。
县公安局通过组织开展县级公安机关执法考评和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加强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严格执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健全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同时全面推行警务公开,畅通监督渠道,加强对执法活动全过程的监督制约。五年来共破案10436起,抓获各类网上逃犯2577人,查处各类治安行政案件59985起。
普法宣传 深入基层
“这样的宣传形式很不错,我们除了来咨询,还可以现场学习法律知识。”去年12月4日,第四个国家宪法日,在惠安县司法局与公、检、法等二十几个成员单位联合举办的“12·4”法治宣传活动现场,人们纷纷用手机拍下广场上的普法宣传照片,然后发到朋友圈。
工作人员还现场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细致解读,积极回复、解决他们所咨询的问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反响热烈,既普及法律法规又提升人们的法治意识。
此外,围绕“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场所”,惠安县积极推进“法律六进”工作,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精准施策,有计划地在城乡广泛开展各类法治比赛、“青少年模拟法庭”、宪法巡回宣讲,及“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等。
同时,惠安县建成融人文景观、法治文化、传统美德、雕艺文化于一体的法治文化精品阵地35个。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禁毒基地、文明交通警示教育基地、法治廉政教育基地、“惠风”家训馆等基地群。2018年重点建设青少年法治体验馆和科山惠女法治文化广场。
“在法治惠安的创建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普法和法治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和群众对法治环境的满意率。”惠安县司法局相关人士介绍说,5年来仅普法依法治理专项经费投入就达800多万元,全县共聘请34位经验丰富的执业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为全县218个村(社区)指派“一村一法律顾问”,实现了法律顾问在县乡村三级全覆盖。
此外,惠安县还在多个工业园区、小区、学校、部队等成立了司法行政工作站、调解委员会、校园调解室、法律援助站等,基本形成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新格局。
惠女调解 打响品牌
法治是社会治理常态化、长效化的根本保障。
近年来,惠安县政法综治战线的有关部门强化法治思维,善用法治方式,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全省法制教育先进单位”“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县”。
县委政法委着力推行“千名干部访万家”活动,集中开展综治平安宣传月活动,深入推进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社会治安“三率”连年提升,跃居全市前列。
县法院建立全省首家诉讼服务中心,引入惠女调解、律师调解新机制。县公安局与多部门联合,积极开展“打拐”、反“两抢”、打击“六合彩”以及“醉驾”等刑事犯罪,确保一方平安。
值得一提的是,惠安县着力打响以柔克刚的惠女调解品牌,在全县6个镇设立了8个惠女调解室,重视发挥本地特色,巧借“惠女精神”影响力和群体优势,同时依托各镇特点,推出山霞“古民居调解室”、净峰“夕阳红调解室”、崇武“古城风景区调委会”等特色调解品牌,不断将地方色彩与人民调解职能互相融合,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定纷止争的作用;同时,践行公共法律服务承诺,建成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实行社区服刑人员实时人脸识别跟踪管理,保证无脱管、漏管。
为进一步深化基层法治创建,惠安县积极推进依法治村进程,全面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县司法局与民政局联合制定下发《惠安县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巩固提升工作方案》,从政策上引导推进全县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法治创建覆盖率达100%,荣获国家级“民主法治村”1个,省级7个,市级32个。
除了基层法治创建,惠安县还深化对学校、企业等重点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校园周边的治安整治,实行校务公开,建立健全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5所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28所学校被评为市级文明学校,平安校园创建率达100%。
各企业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和安全生产秩序,推进依法治企、诚信经营,五年来累计428家企业被评为县级以上“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其中53家被评为省级以上“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县电信公司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依法行政 服务民生
在依法行政方面,近年来惠安县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保证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公开。
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与党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印发《惠安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和《惠安县依法治县工作考核办法》,将依法治县各项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列入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责任制的考核范围。同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注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党务公开,应公开的党务事项做到100%公开。
各行政部门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全县78个行政机关或组织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852名执法人员全员持证上岗,执法程序、质量全面提升。
持续加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清理力度,推进简政放权,印发《惠安县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要点》,优化服务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据介绍,5年来,累计清理废止各类规范性文件312份,整合精简行政权力事项369项和公共服务事项91项,政府每年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依法100%公开,受理答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依法按时办结率100%。
此外,惠安县还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全省法制教育先进单位”“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县”;荣获“世界石雕之都”、国家生态县、全国文明县城二连冠、省级双拥模范县五连冠等称号,并成为全国首批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法治,是社会的稳定器。如今,“惠安法治”在各个领域畅行其道,法治建设纷纷落地生根,“惠安法治”这艘大船正扬帆竞渡,破浪远航!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