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服务发展大局 彰显职工风采
来源:泉州晚报 2018-05-02 10:38 阅读人数:1

  1月17日,南安首个楼宇社区工会组织在四季家园工会揭牌;4月9日第二批“南安工匠”推荐命名活动正式启动;4月24日,泉州市“先进职工小家”在南安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会小组揭牌……今年以来,南安一系列服务、关爱职工措施接连落地。

  近年来,南安市出台多项举措,为务工人员办实事解难事,夯实经济发展的人才基础,特别是在党建抓严、工建抓强、职工素质提升、职工服务提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广大务工人员营造和谐务工环境,推动劳动者在服务发展中彰显时代风采。

  丰富职工生活

  营造健康向上氛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工人兄弟们,让我们在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勇往直前、奋斗不息……”在群峰机械职工礼堂,职工们声情并茂地诵读《迈进新时代》,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这是南安市总工会举行职工道德讲堂系列活动的场景。

  “我们通过讲述亲历故事,观看先进事迹视频,将职工道德文化建设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相结合,引导广大职工坚定理想信念。”南安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通过“南安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竞赛活动,举办基层工会干部培训班,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面对面宣传,举行“庆祝十九大·圆梦展风采”职工职业形象风采展示比赛等活动,有力凝聚工人力量。

  为有效提升职工素质,全面激发职工职业荣誉感,去年以来,该市紧密结合工会职能,创新多样化载体,通过举行篮球赛、摄影赛、趣味运动会等系列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开辟《悦读工声》电台节目传递工人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凝聚全市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投入16万元新建7家“职工书屋”满足职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职工爱自己、爱岗位、爱工作。

  开展技能培训

  拓展职工成长空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为职工提供成长和上升空间,是南安服务发展大局,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的有力尝试。

  “参加技能竞赛是我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成长,通过与同行从业者的比拼,使我对职业前景更加自信了。”谈到去年在南安举办的泉州市纺织行业职工技能竞赛,“泉州市技术能手”和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南华纺织职工许婉霞非常自豪。

  这样的例子在南安不胜枚举。去年,南安积极深化“建设新南安·建功十三五”主题系列劳动技能竞赛,推行“一镇(系统、行业)一赛”劳动和技术创新竞赛机制,发现和培育各级工匠,服务发展大局。

  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岗位技能培训等活动,南安力促广大职工提升技能,参与企业创新发展,成果累累:45人获评“南安市技术能手”,获得泉州市职工技能大赛团体和个人奖项14个;20项职工创新成果获得国内国际发明奖,16个职工创新发明项目参加福建省职工“五小”创新大赛获奖;出台《南安市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奖励办法》,38名获奖职工获奖励10.55万元。同时,积极拓展渠道提升职工素质,搭建职工技能培训平台,开办电商、教育、计算机、烹饪、保育员等12项专业2675人次的培训班13期,为驻地部队培训军地两用人才2200人,深入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实现师徒结对751对,15位名师被泉州市总工会命名为“好师傅”。

  实行先模引领

  树立劳动光荣风尚

  提高岗位技能水平只是南安培育职工成就感众多抓手之一。近年来,为使职工树立建功立业的积极心态,该市还从搭建平台传承匠心和关爱先模树立风尚两方面着手,实行先模引领,取得良好效果。

  梁奕灿,闽机机械技术中心负责人,所负责的多个项目取得了10多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李斌凤,泉城特种装备研发人员,荣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马其顿“工业设计精品金奖”;白辉明,成功机床技术组长,获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金奖……前段时间,南安电视台持续播出10期“匠人·匠魂”专题节目,展现工匠先进事迹,弘扬工匠精神,引起热烈反响。

  “推播节目就是要在广大职工中营造传承匠心的氛围,并为高技能职工搭建发展新平台……”南安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该市在全省率先将工匠纳入市委人才库管理,首届10名“南安工匠”可享受优秀人才待遇。

  同时,南安还积极营造尊重劳模、关爱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去年,该市召开“庆五一·迎五四”表彰座谈会,表彰1个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3个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个省工人先锋号命名班组和13名优秀职工创新发明者,组织34名一线职工疗休养、809名劳模免费体检、17名劳模获得困难补助,进一步树立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截至去年,该市共新增省、泉州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2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单位1家,省、泉州工人先锋号11个科室(班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