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建福厦铁路5标段施工现场,工人对钢筋进行加工。(刘泽阳 陈亮 摄)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泉港区按照“石化筑高地、融合建新城、生态立样板、共享奔小康”四条发展路径,主动融入省、市大局,拿出硬招、实招,动员全区干部职工聚焦重点项目,以项目大攻坚、干部大比拼推进发展大提速,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
拉开架势 确保“开门红”
近日,由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新建福厦铁路5标段正在开工建设中,工人们紧张地进行打桩、测量等工作。为确保项目进度,施工单位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紧扣时间节点,确保时间和工期成正比稳步推进。
“福厦客专泉港段项目建设进展可喜,截至目前,共有海尾隧道洞口、西坝隧道出口、驿峰西路特大桥北侧等6处工程开工建设。”福厦高铁五标二分部支部书记高占勇介绍。
据悉,5标段工程总造价为23.38亿元,正线工程依次经过泉港区、惠安县、台商投资区,长度为39.3公里,标段线路穿越泉港区4个镇(街道)17个行政村。“春节期间项目都做了安排,安全、施工以及值班都计划好了,力求在进度上有所突破。”高占勇说。
泉港高度重视福厦客专泉港段项目建设,提早谋划,对线路范围内的建构物建设审批进行把控,坚决遏制抢建行为;倒排紧扣征迁时间节点,集中力量攻坚影响全线工程进度的关键节点。同时,加大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和征迁单位的沟通对接,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
项目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今年,泉港将全力推进153个在建重点项目和96个预备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投资265亿元以上,占固定资产投资的87%以上。该区充分利用这段施工黄金季节,统筹春节前后项目建设,紧跟步伐,攻坚克难,争取今年项目攻坚“开门红”。
为此,泉港立足抓早、抓主动,印发《“大干40天,比拼开门红”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引导各方块、各条阵精准施策、快速推进。重点开展固投、征拆项目、滞后项目、重大项目推进、前期节点突破、产业项目签约落地等“六大攻坚”,帮助项目业主解决融资、用地等问题,确保1月—2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
赶超跨越 发展“高质量”
看着“玉笏朝天”公园一天天变靓,泉港区政协委员连秀忠心情大好。
这源于三年前他提交的《关于加强保护“玉笏朝天”景观的提案》,如今变成现实。在“玉笏朝天”公园项目一期工程现场,建设人员正认真施工,运载土方的车辆进进出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这番火热的建设景象,不禁让人想起“玉笏朝天”公园所在的石笏山往日状况:这里曾经坟墓众多,杂草丛生,连条上山的较宽道路都没有。而才短短一年时间过去,如今的石笏山及周边已经旧貌换新颜,宽敞的广场、迂回的廊桥、漂亮的凉亭、洁净的道路……一座以“玉笏朝天”景观为主题的生态公园初步落成。
据悉,“玉笏朝天”公园项目共分两期进行。其中,第一期工程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23.66亩,列入泉港区2017年重点项目;第二期工程计划总投资2500万元,建设面积20多亩,列入泉港区2018年重点项目,主要对山体进行修复,建设广场、配套服务建筑及园林景观。
建设完成的“玉笏朝天”公园将成为泉港观光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也纳入了生态连绵带建设的内容。
据悉,该区以“市民常到、客人常走”为道路提升工作的主轴,主动对接泉州“一环一湾十廊”建设,并且和文化旅游线、快速交通线“两条线性工程”互相匹配、协调推进,梳理出总投资49亿元的5条廊道、10个景观节点提升工作,统筹这些景观建设,从而形成展示面、冲击力,致力打造自然生态与城市绿化连绵交织相接的城市弹性建设空间,构建惠及广大群众的生态环境体系。
为在实施三大攻坚、推进改革创新、构筑质量民生等方面有更多泉港特色、泉港担当,该区实行清单化管理,分级分层面落实好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调度清单、责任清单“四张清单”,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事项、年度指标任务、“两会”建议提案和249个区级重点项目、31个为民办实事项目等工作。借鉴已在产业、城市、民生等领域探索出的石化“产业链-价值链-科技链-循环链”、企业创新“研发-中试-量产”、社会治理“网格化-智慧化-品牌化”等好做法,把路线图转化成施工图,进而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竣工图。
提速增效 服务“零距离”
工业项目审批稳在86个工作日、非工业项目审批压至60个工作日、自助服务率提到80%;开展项目征迁“清零”行动,做到新账不欠、旧账归零;通过银企对接、向上争取两个方面,帮助企业缓解“钱紧”问题……
一步争先,步步主动。泉港将持续开展服务零距离活动,重点盯紧前期“办结率”、征迁“供地率”、资金“供应率”、招商“履约率”,助力项目成长。在代办联办、企业直通、周末轮休、自助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推行中介服务红黑名单管理制度,促进项目全面提速增效。
近两年,泉港区积极摸索,形成了一整套运作成熟、经过实践检验的项目推进机制。该区充分运用电子监察平台,用好“三张单”“三张函”(即绿灯、黄灯、红灯电子监察和问询函、关注函、警示函督查模式),变定期跟踪为实时追踪,把更多的人员精力用在协调问题和项目推进上。
今年是发展大跨越的一年,也是干部大比拼的一年。该区持续推行“六个一线”工作法,继续落实干部绩效量化综合评价、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专项绩效考评及安征迁一线考察干部、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等机制,近日又出台《泉港区干部召回管理办法》,组织上以干部召回为手段,属于工作滞后的由组织、纪委予以提醒,如果符合43种召回情形的,要实行集中教育、召回管理;对表现好的也将提报区委研究,从正反两向促使项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逼出干劲、逼出速度、逼出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