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塔造型宛如美丽的花瓶
大桥建设如火如荼
昨天下午3点,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南岸主塔顺利封顶,这标志着大桥整体迈入上构施工快车道。
主塔高160米 日均长高0.5米
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设有南北两座主塔,南塔靠近石狮,北塔靠近惠安。昨天上午10点左右,记者来到南岸主塔施工现场,工人正在进行封顶前最后的模板加固等工作。
负责南岸主塔升降机运行工作的刘大姐说,她一天要开五六十趟升降机运送施工人员。昨天记者通过升降机抵达塔身142米处的出口,再爬7层楼梯到了即将封顶的施工现场。据悉,升降机爬至142米用时约4分钟。
“塔身高160米,平均约11天完成一节施工,这样一算,一天塔长高约0.5米。”中交二航局新建福厦铁路6标项目常务副经理刘福星告诉记者,南岸主塔高160.254米,相当于50多层楼高。主塔采用液压爬模施工,南岸主塔共分为28个节段,从第一节到封顶,扣除春节假期、疫情等影响,实际施工时间约12个月。
据悉,目前北岸主塔已施工至150米左右,下月将封顶。主塔封顶后,则进入钢箱梁吊装等大桥上部结构施工。
曲线塔身造型美 海上施工难度大
南北两座主塔造型为曲线“H”形,柔和的曲线线条,让主塔形似一个美丽的花瓶。
“为适应塔身曲线设计,爬模每上升一节,都需要对模板尺寸进行调整,现场管理难度和质量控制难度极大。”刘福星说,为此他们项目部采用智能化手段,通过应用BIM技术,构建索塔模型实体,精确控制每一节段的结构尺寸,有效指导现场施工;通过引入自动开合模系统,加快模板改制速度,提高作业效率;通过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大大提升了现场安全管控力度。
现场负责协调工作的晏飞告诉记者,因处海上,高塔施工环境很恶劣,如遇风大、台风季、炎热等因素,项目部在管好技术外,对安全要求也是极高,每施工一步都要先想三四步,要先经过专家评审等环节。
此外,项目部还针对泉州湾海域为高盐雾环境,对钢材耐腐蚀性能要求高的特点,将一种免涂装的新型钢材料应用在钢锚梁上,靠其表面氧化物锈层对钢锚梁形成保护,实现其全寿命期长效防腐。
国内首条跨海高铁 2022年通车
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简称“福厦高铁”)是国内首条跨海高铁,项目位于福建省沿海地区,北起福州市,南至厦门市和漳州市,正线全长277.4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刘福星介绍,由他们中交二航局承建的第6标段为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标段,路线起于泉州市台商投资区,跨越泉州湾,途经石狮市,进入晋江市,全长27.455公里。其中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泉州湾跨海特大桥全长20.287公里,海上桥梁长8.96公里,主桥长800米、主跨400米,为双塔双索面钢混结合梁半漂浮体系斜拉桥,这也是国内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塔的成功封顶,标志着福厦高铁向2022年通车目标又迈进一步。”刘福星称,作为加快“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先行性项目,福厦高铁通车后,福州、厦门两地将实现“一小时生活圈”,对推动海西城市群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作为京福高铁的重要延伸,福厦高铁建成后将使福建6个设区市实现“高铁进京”,有效解决东南沿海地区铁路“瓶颈”制约问题,促进福建快速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发挥沿海高速客运通道承上启下的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