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工作报告
2024-01-11 10:48 阅读人数:1

(2024年1月  日 惠安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各位代表:

  现将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工作报告提交会议,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泉州台商投资区迈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奋进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要求,持续实施“抓项目、促发展”系列专项行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优产业、强基础、惠民生、重生态、促和谐、改作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步伐,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全力以赴促发展,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经济增长稳中有进。全区主要经济指标中4项增速排名全市前列、6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0%、连续两个季度排名全市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1.7%、技改投资增长185.1%,均排名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2.98亿元、比增14.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19亿元、比增15.5%,均首次突破30亿元和20亿元大关,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全区新增市场主体7812家,实有市场主体增长21.0%。工业发展量质齐升。制定实施工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五大支柱产业及三大特色产业增加值均有所增长,泉工机械获第六届泉州市质量奖,嘉德利、德普乐获泉州市质量奖提名奖,实现建区以来市质量奖“零”的突破,石化后加工、工艺制品、高端装备制造等3个行业实现两位数正增长,新增“四上企业”50家。累计完成规划建设标准化工业(产业)园区年度计划投资118.6%,同步开展招商“引凤”,科技创新谷、智能电网电器产业园及中信重工智能装备产业基地等园区招商率达100%。第二季度“泉州市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拉练活动绩效评档中获评“好”,相关专报获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举办雕艺人才创新研修班,达成初步产学研融合合作意向,倾力打造“中国佛具文化之都”。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在全省率先举办疫情过后的首个文旅发展大会,全力打造蓝色海湾文旅综合体,夏日滨海日均游客达4万人,八仙过海欧乐堡游客人数位居全市54家A级景区第一,经验做法获全省转发推广。先后举办全省美人鱼文旅嘉年华、“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泉州)铁路旅游推介会、草莓音乐节等近20场大型活动。圆满举行蔡国强当代艺术中心项目奠基仪式及《海市蜃楼》艺术烟花无人机表演。洛阳桥世遗文创小镇作为泉州唯一代表项目在全省文旅大会上签约。承办第二届福建省海洋文化论坛,签约总投资超50亿元的闽投深海综合性陆海联动海洋牧场系列和八仙过海动物王国乐园2个项目。举办第四届购物节、汽车促消费购车、“乐购台商 惠享金秋”等促消费活动5场,累计发放消费券超5万张、带动消费超2亿元。出台《台商区关于规范民宿经营发展暂行意见》,建立一站式核验机制,新增民宿5家。两岸融合走深走实。接续举办第二届泉台两地职工法律实务研讨会,承办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中医药传承创新论坛、第八届泉台两地雕艺行业职工技能竞赛等,与省广播影视集团共同策划录制《阮在泉州台商投资区》10集系列短片于全网首推,播放量破4千万。拓展提升全国“台胞台企登陆第一数据港”服务功能,创设了信用报告掌上获取、金融信用证掌上申办等全国通办功能及台资建厂掌上报建、台商融资掌上磋合等地方办事功能,截至目前,台胞“数据港”访问量已突破20万人次,注册台胞2.4万人。乡村振兴全面起势。召开全区乡村振兴工作大会,成立乡村振兴促进会,打造全省首个采用“高校+政府+国企”合作模式的乡村振兴学院,设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1500万元。圆满完成年度36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建设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片1个、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2家,认定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2个;建设洛阳、百崎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快递网络村村通、淘宝村乡镇全覆盖。探索“乡村振兴+文旅产业、邻里中心”等新模式,承办“海丝乡愁——遇见最美村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题宣传推介活动,发展龙苍“五番”IP近郊周末游、浮石营地等旅游项目,创建乡村振兴省级试点村2个、实绩突出村3个、示范创建村3个、省市级美丽宜居培育村庄4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线3条、第一批市级整镇推进“五好”乡镇1个。各项荣誉成果丰硕。亲清家园数字赋能“治未病”模式获第三届“中国廉洁创新奖”;政企合同“双兑现”模式获省营商办以文件形式在全省转发推广;探索城市管理“一支队伍管执法”典型做法获省委改革办内部刊物刊发并报中央改革办。“上学一键事”获评2023年福建省公共数据应用优秀案例;海山大道第四标段工程、东西大道延伸工程荣登“A级施工单位”;泉州五中台商区分校工程、海湾大道2期工程荣膺“2022-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代表福建省在G228国道交旅融合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福建·‘世遗泉州浪漫微度假’之旅”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大美春光在路上”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侨”文化助推社区思政工作常青长盛》获评2023年度中国政研会优秀案例。

  (二)乘势而上强引擎,发展动能全面释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以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升级迭代,联合数字中国研究院,推出企业开办“智能导航”、不动产权“全链智治”、义务教育“阳光入学”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将权力运行轨迹可视化,用数字化监督手段规范公权力在线运行,着力打造“亲而又清”营商环境。惠企政策精准有力。组织全区干部挂钩辖区内276家重点企业和140个重点项目,建立“涉企审批‘会诊日’”机制,通过增资扩营、先进制造业等政企“茶话会、早午晚餐会”,帮扶企业协调各类实际困难。出台推进企业入园区促进增产增效若干措施,“一对一”服务入园企业,今年以来拨付“专精特新”、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等各级资金2453万元、惠及253家次园区工业企业,为184家高新技术企业加计扣除研发费用4.13亿元。推荐110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纾困贷金额2.2亿元,组织企业争取科技计划、技术改造、创新券等省、市补助资金1.3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重点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文旅+”等5大新兴产业,先后举办全区工商业联合会成立暨招商大会、第十五届海峡论坛“缘起泉州湾 同抒闽台情”文旅融合发展大会等,共签约项目207个、总投资115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128%,提前超额完成招商目标任务。创新动能集聚成势。郭光灿院士量子科普展览馆落地揭牌,立亚新材、精准机械入选2023年度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智能电网电器产业园入选市重点专精特新园区,高品医学检验实验室获批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累计培育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7家、众创空间2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7家,新增市级以上科技特派员34位、团队7个、高价值发明专利7个。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10.3亿元、增长40.0%,在省级开发区考评中位列第八、泉州高新区“一区多园”考评中排名第一。

  (三)精雕细琢建新城,形象品质全面优化。城市更新加快推进。统筹推进海江、高铁、秀涂三大城市片区梯次开发,深化白沙片区“和风融化”专项行动,在2个月攻坚期内成功化解了历时5年的68宗项目遗留问题;实施蔡国强当代艺术中心等3批共96个“抓城建提品质”项目,总投资179.2亿元、年计划投资17.8亿元,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编制“步行15分钟全覆盖”全区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全区首个数字农贸市场——湖滨花园东区数字农贸项目将于元旦投入使用,百崎乡自建制乡以来首个农贸市场项目于明年春节前投用。城市管理更趋精细。持续跟进“聚城畅通”行动,金屿大桥、百崎大桥等项目正式开工,福厦高铁泉州东站及配套市政路网、海山大道主线路已顺利通车,城市快速化交通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七一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荣获“2023年度福建省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人居环境卫生考评连续8年蝉联全市第一。城市生态持续优化。开展市级中心市区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能力提升大会战,投资2158万元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00%完成上级下达的入河入海沟渠除黑消劣任务,环境空气质量及高铁沿线环境整治工作成效位列全市第一,顺利通过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接续实施“绿满泉城”三年行动,推进东纬一路、滨湖北路等路侧绿地建设,新增城市公园绿地8公顷,完成五一水闸文化广场等10处口袋公园建设。

  (四)全心全意惠民生,基层福祉全面增进。社会保障坚实有力。建设并启用区级人力资源市场和零工市场,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全年计划进度119%;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同比上升53.4%,完成全年计划的232.5%。持续兑现计生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城乡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养老服务设施100%覆盖,长者食堂实现乡镇全覆盖。发放高龄补贴4050人次501万元、特困(低保)失能老人护理补贴83人次27.7万元,为4438名80周岁以上老人统一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实现城居保基础养老金“十一连增”、企业养老保险养老金“十八连增”、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养老金“八连增”,在全市创新实行城居保养老金预审服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社银一体化建设项目在全省推广。“我与老兵面对面”宣讲实践活动、“军人退役一件事”被省、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纳入县(市、区)级试点并在全省宣传推广。普惠教育提质扩面。召开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成立区级教育促进会和教育基金会,筹集教育基金3.85亿元。全区公办幼儿园从2012年的4所增加至20所,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通过省级督导评估。在全市率先实行“小学入学一件事”阳光招生,公办义务教育学位占比96.8%。泉州师范学院基地校小学校区及附属小学台商区分校扩容项目投入使用。泉州五中台商区分校连续3年中考成绩进入全市前列。惠南中学成功复名,2023年高考成绩600分以上、考入“双一流”大学的学生数大幅提升。全区4所高中普高学位供给率达65.3%,居全市前列。承办泉州市中小学“5G+专递课堂”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并作典型经验介绍,实现课后服务“5+2”“2+N”模式全覆盖。医疗卫生提档升级。紧抓“名医创名院”契机,确立医共体建设专项规划,区医院获评“二甲”,规划建设福建医科大学泉州湾研究生科创实践基地和国家省级医疗中心项目。区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中心基本建成,区医院门诊医技楼已完成主体结构分部工程验收,“党建+”邻里中心社区卫生健康服务站点全覆盖,4家乡镇卫生院完成“三达标”建设。强化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净化医药行业生态,在全市率先对医疗机构药械管理进行统一规范。落实11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9.4万针次,全区居民建档率94.6%。成立区级慢病管理中心,推动省级慢性病综合示范区建设,建成健康社区(村)24个、健康学校等单位26个。在全省率先推行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注册为乡村医生。文体事业惠民暖心。承办第五届海艺节“千年雕艺 海丝情缘”雕艺精品展、“福籽同心爱中华”泉州展等项目,新建成2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新增图书超1.8万册,“王乃钦艺术馆”落户东园镇龙苍社区,区文化服务中心、百姓书房实施错时延时开放,开展“品书观影”“环百崎湖”健步走、“村BA”等文体活动。获评省、市乡村温馨校园9所,文松彩印公司荣获省“文化企业十强”;屿光中学等10所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平方米,居全市前列。

  (五)坚定有力守底线,社会大局全面稳定。安全屏障稳固筑牢。深入开展2023年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等专项行动,全区安全生产和消防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同比下降明显,亡人事故“零发生”。常态化开展武装集结联勤、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等行动,全区刑事警情数、立案数、破案数、破案率呈现“两降两升”的良好态势,传统“盗抢骗”发案数持续同比下降23.4%,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10.9%。区公安分局荣获2023年第六批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1+5+N”数据侦查战法》获评全省十大“优秀案例”;浮山村被评定为福建省“无走私示范村”。推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全面铺开,督导覆盖率均达100%。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推动区镇村三级表单“智能用印”,搭建农村翻建掌上申报系统,通过“微信听、在线派、系统督、定期访”监督闭环,促进小微权力规范行使。建设区社会综合治理中心,深入实施“一张网格管治理”综合改革,在全市现场会中作典型发言。在全市首创“互联网+诉源治理”模式,实现“诉讼案件减少、信访总量下降,调解成功率上升”,全区各类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100%。在2023年上半年全省群众安全感调查中,全区矛盾纠纷化解率排名全省第一。东园镇王建忠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东园派出所获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举办全国部分省市涉险公共区域安全防护工作调研交流,岸海一体化融合治理模式案例荣获全省改革创新大赛第二名,创全市历史最好成绩。城区韧性持续增强。成功抵御强台风“杜苏芮”“海葵”侵袭,及时处置1起溃坝灾害风险隐患,获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通报表扬。成立台商区海上搜救分中心,快速高效处置海上突发事件;成立区级现场应急协调组,提升基层避险救灾条件,建设“以水灭火”工程,增强自然灾害、道路交通等现场应急处置能力。东园镇成功办理全省范围内首起由乡镇直接办理并移送公安机关的涉及违规动火作业的行政拘留案件。

  (六)驰而不息推改革,行政效能全面提高。重点改革阔步向前。深入实施“一枚公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网格管治理、一张桌子管前期、一个公式管评价、一个平台抓督查、一套政策促融合、一套机制改国企、一张图纸管空间、一个平台助村廉”等“十个一”综合改革,制定细化“三定”方案,区直机关、事业单位运行高效有序。建立“12345”一线工作法、“一周一会商、一周一回头”等调度机制,推动项目前期提速60%。采取“3+N”的形式优化46家国有企业、重组3大集团公司,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审批改革效应凸显。成功试点全省“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改革,创新构建“127分权分责”授权管理体系,推行工程项目在线评审、电子踏勘、模拟审批等创新举措,首创经营标准样板间、一支队伍管踏勘、房建工程“四证四同时”,在全省率先实现从企业开办到行业准入、从厂房报建到产权登记全链条“一局办、一章办、一次办”,改革后综合审批效率提高85%以上。法治建设扎实推进。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54件和政协提案7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顺利完成“八五”普法规划中期评估检查验收工作,“一村一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大力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累计推出减免责“四项清单”800项。作风建设更加严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严肃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加大医药领域腐败、统计造假等重点领域监督,全年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人。强化审计监督,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审计监督覆盖面,提高财政资金质效;严格预算管理,落实过“紧日子”负面项目清单,“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比上年压降1%。同时,双拥、总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残联、慈善总会等事业全面发展,科协、工商联、民族宗教、档案、方志、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均实现稳步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党工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拼搏、务实进取的结果。在此,代表区管委会,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驻区部队官兵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台商区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台商区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体制机制上看,机构改革工作还存在缺陷;从经济发展上看,产业大多数规模小、能级低;从空间承载力上看,资源高效集约利用不够充分;从城市建设上看,新区形象品质不优、城市烟火气不足;从民生事业上看,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还不够高,住房、交通等保障体系仍有进步空间;从对台融合上看,相关配套、政策的“台味”不浓;从生态环保上看,矿山整治、污水提质等方面仍有漏洞;从安全稳定上看,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隐患仍然存在。我们必将直面问题,并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目标任务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台商区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战场”战略目标,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力驱动实体经济与文旅经济的发展“双轮”。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工业增加值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0%一揽子目标,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实现在年度国家级经开区考核中再进位。

  (一)坚定不移抓实体经济,加速培植新质生产力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施第二产业“一把手”工程,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市场化为动力,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全面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快速融入新时代发展格局。

  (1)科技赋新能,增强发展后劲。组织实施“抓创新促应用”“抓工业设计促产业提升”等专项行动,做足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紧密结合,深化潜力企业与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引进大院大所大平台,规划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推进中重智能产业园、台商机械产业园等建设,鼓励通过技术转让、人才租赁、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刚柔并济引进高端产业紧缺人才。深入实施质量强区、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化战略,加大对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

  (2)优策育主体,助力集群发展。深化实施工业发展三年行动,按照“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机制,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重点推动华悦和信科技产业园等19个工业项目和嘉德利电子新材料生产线等17个技改项目建设,力争新增工业投资25亿元以上。实施龙头企业培优扶强计划,运用好“1+3+N”政策体系,深挖台商区科技创新谷等产业园潜力,构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梯度培育体系,推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12.7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131家、专精特新企业总量达25家、绿色工厂总量达5家,加快实现“四个倍增”目标。

  (3)统筹聚合力,稳住经济大盘。着力推进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夯实普查经济数据质量、摸清全区经济底子。围绕“十四五”规划后半程的重点任务和要求,强化跟踪分析和监测评估,力争规划与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相衔接,与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相衔接,加快谋划包装一批符合上级政策支持方向的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全面挖掘一批达标经济户口,建立健全税务达规模的纳统企业储备库和预备名单,实施清单化跟踪服务,力争新增“四上”企业50家以上。同时,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力争新签约外资项目10个以上、合同外资2亿美元以上。

  (二)坚定不移抓项目建设,聚力打造发展新格局

  围绕中心市区东拓重要腹地定位,继续紧扣“大城建、微循环”思路,对上争取政策支持,持续强化城乡产业平台对接,形成全域联动协同发展格局,不断拓展高水平发展空间。

  (1)接续招大引强,做大项目盘子。围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文旅+”五大主导产业招商引资主线,继续加强与世界、中国500强企业对接,着力招引一批头部型、旗舰型产业项目。2024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79个、总投资1567.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5.6亿元,争取新开工项目35个以上、建成(或部分建成)项目40个以上。加快微米科技等项目建设步伐,争取尽快竣工投产;全力推动嘉能新型生物技术、鑫达辉锂电池铝塑膜封装材料等项目前期工作,保障开工建设;力争福建医科大学泉州湾研究生科创实践基地、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等重大项目取得较大突破。

  (2)深挖区域潜能,增强发展后劲。主动在拼服务、拼环境、拼机制上狠下功夫,多渠道收集区内低效厂房资源信息,做好优质企业入驻与低效厂房腾挪之间精准对接。抓紧完成电子信息产业园邻里中心、东纬支四路及海城大道玉田互通等项目建设前期,确保项目按时开工建设。持续开展“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推进大项目向大平台集聚,紧盯杏东产业园区、海峡雕艺产业园邻里中心项目建设节点,确保2024年主体建设顺利完成,助推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升级。充分发挥产业项目“聚众效应”,吸引优秀雕艺企业及大师进驻海峡雕艺文化产业园,积极开展工学结合、师徒结对等多种途径的“传帮带”活动,为雕艺传承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3)聚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持续开展百万村财攻坚行动,探索“乡村振兴+文旅产业、邻里中心”等模式,突出“运营前置”,创新打造邻里中心“O+EPC模式”。充分发挥区域自然禀赋资源,加大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集中建设一批农业产业集群,发挥高铁经济带、枢纽站优势,规划建设1个集零售、批发、配送为一体的三级批发市场,延伸“产加销”农业价值链。推动闽投综合性陆海联动海洋牧场系列项目投产落地。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48万亩、产量0.81万吨以上。

  (三)坚定不移抓消费升级,积极培育文旅新业态

  进一步深入挖掘区域禀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旅游配套要素,打造区域文旅产业龙头项目,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1)优化文旅经济布局。编制台商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发挥八仙过海、“三湾”文旅龙头品牌效应,规划“环城市休闲度假带”“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聚力打造中心商圈,促进相关业态融合,塑造高品位滨海旅游带。着力打造张坂镇獭窟海鲜专业交易市场,形成全国各地海鲜集散地,推动浮山村争创“全国最美渔村”。加快推进洛阳桥世遗文创小镇和“梦回刺桐港”建设,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引进全国优秀的资源和团队,探索东园龙苍番客文化部落、百崎渔港美食营地等农文旅项目。制定实施《台商区关于促进民宿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意见》,加大民宿产业扶持力度,在浮山村、玉霞村等地打造民宿聚集区,争取打造“泉州滨海民宿第一村”。

  (2)培育文旅发展业态。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发挥区域海洋生态、历史人文等优势,做大做强海洋文旅、研学文旅、体育文旅、康养文旅、数字文旅。紧抓万亿特别国债发行契机,全力将张坂镇打造成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争取将龙苍社区、梅岭村、崧山村、山内村等创建福建省金牌旅游村。指导规模雕艺企业创建省级观光工厂、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持续优化配套供给,提速商务运营中心招商进展,加快南飞鸿·乐荟港、永鑫等星级酒店项目建设。

  (3)强化文旅宣传营销。以旅游景点为平台,以文化活动为主线,形成“月月有活动、四季有主题”的营销常态,高标准策划举办文旅音乐节、“中国旅游日”、伴手礼评选等活动,赴省外开展2场以上文旅推介会,持续扩大“蓝色海湾”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围绕季节性消费热点和重要节假日,加密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举办3场以上综合性促消费活动,极力促成线上线下融合。发挥海丝泉州推荐官工作室效应,加强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宣传力度,引入各大卫视赴区录制。

  (四)坚定不移抓民生民利,竭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出更多暖民心、惠民生举措,让新老台商人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1)让健康更有保障。聚焦“三医”全联深动,健全医共体内部配套机制,深化与市第一医院联合办医战略合作关系,发挥名医头雁效应,带动临床重点学科发展,巩固区医院“二甲”创建成果,加快信息化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基层中医药服务优势,加强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强化基层人才培养、引进,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持续深化医保改革,推进区医院、弘润医院DRG付费改革工作。跟进国家、省、省际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按照“一院一档”机制,实时监测定点医疗机构采购进展情况及医保基金,加大集采药械监管力度。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推进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助推泉州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让保障更有力度。探索“公建民营”“民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养老机构经营管理模式,推进区综合社会福利中心运营。统筹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施,深入落实省市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持续落实困难群体养老保险“清零行动”,推进社银一体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内控制度,加大冒领社会保险金清欠和追讨力度。深化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劳动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充分利用退役军人事务员新职业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

  (3)让教育更有质量。持续优化教育布局,计划投入3.1亿元,加快11所新改扩建校建设,完成泉州师院基地校中学校区、泉州师院附小分校第二校区建设,新增学位9510个。启动第七实验小学等新校区建设。建立健全教育督导评价体系,实施《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加快创建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区,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全面推进“名优校+”教育共同体建设,深化“小片区”管理,与泉州市直名校深度合作创办白沙片区配套小学,提升泉州五中台商区分校、台商区实验高级中学办学水平,全力支持惠南中学省一级达标高中复评、创建福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推进泉州十七中创建省二级达标高中,持续引进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4)让对台更有特色。持续推动“台胞居住证、金融信用证、从业资格证、台胞银行卡”等泉州审发、全国互认,努力把“台胞数据港”打造成“立足泉州、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一体化专属服务平台。全面梳理大陆医保服务事项及办事指南,下放至台胞台企医保服务中心、服务站,上线“台胞医保/健保福建线上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多渠道为台胞提供参加基本医保和申请健保核退预审服务。建好用好泉台人力资源产业园和两岸会客厅服务平台,通过“台爱人才”工作推动台湾人才集聚。配合省级实行4方面15条政策措施,深挖两岸相同民俗,持续推动两岸雕艺产业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对接。

  (五)坚定不移抓品质提升,实现高水平城市管理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集约、高效建设现代化品质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城市综合承载力。

  (1)高标准打造智慧城市。启动建设智慧城市的数字底座及数字中台,以数字赋能政府效能、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城市治理、产业发展等领域,借助信息化项目全过程管理监督平台机制,全面实现全区数据汇聚、协同共享;持续深化“亲清家园”智慧监督服务改革,推行数字政务门牌、政务代办超市和工业厂房“无感报建”、涉企诉求“益企帮帮”等数智化应用,一体化升级基层治理智慧监督平台综合功效,努力让台商区企业群众“依规办事不求人、像网购一样方便”。

  (2)高标准打造宜居城市。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党建+”邻里中心和文化公园等场所建设,开展好全民阅读推广、“流动服务”等文化惠民活动。深入贯彻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加快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重点任务,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考核评估,深化制鞋、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领域整治,强化城市扬尘点题整治,加强洛阳江—黄塘溪水环境保护工作,提速入海排污口分类整治。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中转站管理运营,淘汰老旧破损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推进“厕所革命”,加强各乡镇新建公厕进度跟踪督导,新建农村公厕12座。

  (3)高标准打造韧性城市。深入开展污水治理三年攻坚、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提升大会战等专项行动,全面开展市政管网排查统计工作,系统谋划生成项目填补建成区管网空白区,加快管道错混接改造、管道破损病害整治,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加速推进惠南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争取于2024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全面推动乡镇应急管理站、村(社区)应急服务点标准化建设,确定10个自然灾害避灾薄弱点位并按市级标准开展巩固提升建设。完善“汇治理”消防数据采集端开发,规范社会救援人员培训、训练机制。深入贯彻落实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关于矿产领域监管工作的要求,扎实开展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对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要求,进一步优化城市园林绿化空间布局。持续整治违规经营停车场、违规收费等行为,推动有条件的停车场启动“错时共享”。

  (4)高标准打造法治城市。健全扫黑除恶、交通安全整治等工作长效机制,提高平安家园“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公共监控设备和街面警务站的覆盖率。接续开展“守护平安、亮剑2024”集结联勤行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充分发挥区信访服务中心效用,配合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完善以人、事、物、地理等一体的基础信息数据库,积极开发“台商区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持续推广智能感知等技术,优化提升社会治理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坚决贯彻执行全市涉诈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清零”行动推进会暨约谈会会议精神,持续高压逼投劝返滞留境外涉诈高危人员。

  (六)坚定不移抓政府效能,激发行政主体能动性

  坚持对标最优最好最先进,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集成式”改革,激发有为政府权力“活力”,提升发展核心竞争力。

  (1)持续深化机构改革。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对接新一轮机构改革,进一步细化明确金融监管、科技管理、社会工作、数据管理等有关职能配置。加强和规范部门职责管理,形成边界清晰、分工明确、权责统一、运转高效的政府职责体系。扎实做好区级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和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推进执法平台与社会治理平台联动贯通,打造标准化综合执法中心。持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推动将基层管理迫切需求、高频事项精准下放乡镇,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2)助力国企做大做强。聚焦《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持续加大政策创新、统筹协调、督促引导,全力以赴推动改革落地增效。发挥好开发建设集团AA+主体信用评级作用,持续丰富融资工具,进一步完善投融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投融资项目动态管理、过程监管,逐步扩大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推动3家国企集团参与百崎湖周边、张坂、洛阳及杏东等4个城市片区开发建设。

  (3)严保财政收支稳健。强化源头管理,从紧编制预算、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科学合理调度和安排好财政资金,进一步压减2024年预算编制,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加强统筹整合,保障重点领域,确保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高于70%。

  同时,还要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全面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力争实现“提质扩面”目标,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检查力度,确保隐患问题及时清零,有序推进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评审,切实抓好标准化智慧管理平台信息录入和复核工作。大力支持和有序推进双拥、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残联、计生协会、慈善总会、科协、工商联、民族宗教、档案、方志、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促进我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新要求,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精神,拼搏奋斗、勇毅前行,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坚决做到政治忠诚、立场坚定。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进一步增强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折不扣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以“大抓落实、狠抓落实”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紧盯招商引资、低效用地、产业发展、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点题项目,做深做细做实“点题式”专项督查,推动形成大拼经济、大抓发展的干事创业氛围。

  (二)坚决做到能力过硬、担当尽责。树牢“担当者”的争先创优意识,完善干部教育培训链条,坚持精准施训、全面培养,开展“订单式”“套餐式”培训,有效发挥“师带徒”、跟班跟案锻炼等培训机制,打造“能上能下、敢为善为”的干部队伍。坚持正向激励和负面约束“两手抓”,用好“亮绩比拼”等赛马机制,营造“干就干得最好、做就做到极致”的干事创业氛围。

  (三)坚决做到主动服务、依法行政。充分发挥福建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和“亲清家园”智慧监督服务平台作用,拓展完善三级“云监督”功能,搭建监督评估画像系统,推动政务服务流程优化再造。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强行政争议预防化解,促进行政诉讼案件数、败诉率持续下降。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司法、社会和舆论监督,扎实做好审计“经济体检”。

  (四)坚决做到廉洁自律、风清气正。把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融于一体,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不断完善防治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做实做细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深入挖掘本土廉洁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廉洁文化载体,深化拓展“廉洁文化十大品牌”创建工作,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强化从源头到末梢的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管控。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启征程,中流奋楫再扬帆!今天的台商投资区正加速成为泉州环湾城市核心区最为生机勃勃、活力迸发、势不可挡的高水平发展高地。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把握机遇、奋勇争先、真抓实干,为加快建设“两个主阵地”、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台商区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