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加强规划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规划支撑。
1.抓紧总体规划的报批和批后宣传工作。总体规划已于3月15日获得省政府批准实施。同时,泉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都市区协调发展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全部完成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一并实施。为增强全体市民“总规意识”,确保总体规划顺利实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局与环湾各县(市、区)政府联合组织开展总规批后宣传工作,邀请泉州主要媒体详解总规,组织召开相关人士座谈会,并于6月至9月组织环湾城市规划成果图片巡回展览。目前,共与各县(市、区)举行了13场展览,发放了1万多份资料。
2.深化完善规划编制体系,强化规划宏观调控功能。
一是编制中心城区景观、道路、农贸市场、教育用地、垃圾转运等专项规划。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编制单位市规划院已完成基础资料搜集整理、调研和工作大纲,完成初步方案;城市道路(温陵路、刺桐路)两侧立面景观整治规划:已组织编制单位市规划设计院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了多轮讨论和修改,拟于近期提交评审稿,并组织评审;泉州晋江沿江区域城市形象研究和洛阳江两岸滨江区域景观规划:编制单位美国XWHO(艾斯弧)国际设计集团提交的规划评审方案已通过我局2010年9月29日组织的专家和部门联合技术评审,现正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中;东海蟳埔商务中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编制单位德国ISA意厦国际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和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已正式提交了规划评审方案,并在我局2010年8月12日组织的专家和部门联合技术评审会上获得通过,现编制单位依据评审会议纪要和市委市政府相关会议要求对方案进行了优化、完善并提交了最终成果。泉州中心城区公交线网规划:编制单位福州市规划设计院正按照“大干150天”工作要求,积极开展的修编工作;同时,先后完成站前东西大道西延段、普贤路拓改、田安大桥、温陵路非机动车道改造、坪山路高架桥工程、滨江北路二期改造工程、后渚-城东通道工程等重大项目和东海、城东、江南、洛秀等组团内市政道路等工程规划方案论证并及时办理规划审批手续;推进中心市区农贸市场近期规划等专项规划专项编制工作;积极推进市区近期公厕和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项目规划建设,对市区近期拟建垃圾转运站和公厕项目规划设计进度进行跟踪协调,并办理方案设计审查和相关规划手续。
二是深化重点片区的规划编制。城东组团、池店片区、洛江片区控规:城东组团和池店片区控规已于9月20日通过专家评审,目前,正开展修改深化和公示工作,并计划于11月上旬报市政府审批;洛江片区编制的《洛江区空间发展规划》、《洛江万安-双阳控规》,其中空间发展规划已完成修改稿并提交完整成果文本,万安-双阳控规已提交评审稿文本,待确定时间即将组织专家技术评审,在城东、池店和洛江片区控规完成审批后,城市近期建设区域将实现控规全覆盖。北峰丰州组团启动区北区、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及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提交的两个片区修规方案,已通过我局于2010年8月25日主持召开的方案评审会,现两个规划编制单位正按照专家及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对两个片区修规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三是抓紧南翼、北翼新城的规划编制工作。南翼新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编制单位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提交了规划评审方案,该方案在我局2010年9月26日组织的专家和部门联合技术评审会上获得原则通过。拟定于10月中下旬提交正式成果,11月初可提请报批。泉州北翼新城发展战略研究:编制单位已于8月底来泉开展现场勘察及基础资料收集工作,现已对收集到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初步整理、研究,并提出了初步研究报告。
3.完善城乡一体的规划编制体系,统筹推进农村规划编制。我局以督促指导3个省级和12个市级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小城镇为重点,大力推进年度的村镇规划工作任务,截至2010年10月底,已完成了洛江区马甲镇、泉港区涂岭镇、晋江市磁灶镇、东石镇、南安市仑苍镇、罗东镇、惠安县黄塘镇、安溪县湖头镇、永春县蓬壶镇总体规划和石狮市永宁分区规划、惠安县崇武山霞组团分区规划等11个市级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的技术评审工作,完成了晋江市金井镇、安溪龙门镇、南安市水头镇3个省级试点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南安市洪濑镇、永春县呈祥乡、玉斗镇、德化县汤头乡、水口镇等乡镇。市级试点镇德化县三班镇的总体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此外,洛江马甲镇永安村等42个村庄开展完成或正在编制建设规划或整治规划。
(二)充分发挥规划综合协调作用,全力服务重点建设项目。
1.尽快抓好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我局高度重视各建设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把充分深入的项目前期论证作为项目成功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尽力尽快抓好。形成局分管领导牵头,主办科室与相关科室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局办公室加强督促的工作机制,全力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如,南迎宾大道改造及景观建设工程,根据市政府有关会议部署,我局在迅速汇总晋江市、鲤城区政府等相关单位提出的改造范围基础上,已拟出南迎宾大道改造及景观建设工程蓝线图及规划设计指导意见,并由我局信息中心开展道路两侧片区改造的规划设计方案竞赛组织工作。目前,设计竞赛已完成发标工作,共有4家设计单位参加竞赛,计划于11月26日提交方案。根据8月17日市委城东片区规划建设专题调研会议精神,我局立即委托市规划院开展城东千亩综合开发用地修规概念方案设计工作,并组织了三次方案研究讨论。目前,规划单位已提交修规概念方案成果文本。根据8月17日市委城东片区规划建设专题调研会议精神,我局积极配合丰泽区做好324国道城东段两侧片区改造规划建设工作,已划定324国道城东段两侧片区改造、泉州市华大周边片区改造用地蓝线图,并拟定规划设计指导意见。同时,积极完成站前东西大道西延段、普贤路拓改、田安大桥、温陵路非机动车道改造、坪山路高架桥工程、滨江北路二期改造工程、后渚-城东通道工程等重大项目和东海、城东、江南、洛秀等组团内市政道路等工程规划方案论证并及时办理规划审批手续。
2.全速做好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我局发扬“白+黑”和“5+2”的奉献精神,加班加点为各项建设提供规划服务,全速做好规划审批。如:泉州软件园首期500亩用地的用地红线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20亩的启动区方案审批、启动区综合楼《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浦西城市综合体的出让用地红线图、规划设计条件和浦西安置房(包括田安路南拓项目)的方案及浦西安置房大淮2号地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渚至城东通道工程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大部分城建项目均提前完成规划审批。
(三)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城乡规划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
1.制订了加强规划管理的工作措施。为加强我市城市规划区的统一规划管理,我局组织起草了《泉州市城市规划区规划管理规定(暂行)》,目前已报市政府审定。为加强对建设用地容积率的规划管理,根据上级法律文件的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暂行规定》。
2.组织《泉州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修订工作。由于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以及审批工作程序的进一步规范等,我局对原有技术管理规定进行调整,于今年年初向市政府提交《关于开展〈泉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编的请示》(泉规〔2010〕33号),随后获得批准。目前,我局正收集最终修改稿和增补内容,汇总成册,拟于近期组织专家进行讨论。
3.组织开展了规划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我局派出执法监察科工作人员携带《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制宣传材料和宣传展板参加了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于5月15日在我市丰泽广场举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宣传福建专场活动。
4.组织开展简政放权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局全面梳理审批事项,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泉州市城乡规划局关于上报进一步简政放权项目的报告》,并自7月1日起,将18项审批事项下放委托给各分局审批办理,除规划编制审批事项和市政工程项目的规划许可仍由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受理外,其余的项目均由所在区的行政服务中心规划窗口统一受理,进一步提高了规划审批服务效率。
总的来说,2010年,城乡规划各项工作开展较为顺利。截止10月底,我局共办结《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8件,用地面积约79万㎡;办结《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01件,用地面积约176.10万㎡;办结《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2件,建筑面积161.96万㎡。
四、2011年工作安排
(一)完善、整合环湾城市规划体系,高水平建设环湾城市。
环湾城市规划的完善和提升。深入开展规划研究,做足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要开展深入研究,下功夫抓好规划的协调、完善和提升。环湾各相关县(市、区)的城市总体规划都要严格按照泉州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原则和布局抓紧调整修编,真正做到与中心城区无缝对接。并对环湾各片区控规的道路市政图、基础设施用地规划图进行拼接。将相邻片区交界处不吻合的道路进行局部调整对齐,相邻片区存在重叠或遗漏的用地进行重新规划。
(二)有序推进编制工作,加快完善规划体系。
围绕环泉州湾发展总体规划,结合我市实际,立足长远,高标准编制,进一步完善洛江区空间发展规划、万安—双阳片区控规、洛阳西岸景观规划、北翼新城概念规划等重要发展规划。抓紧华大片区、南迎宾路、浦西三号地、法石片整治更新工程、东海宝美片区改造、桃花山北门公园、翠屏山公园修规和年度出让地块修规的编制工作。组织编制中心城区中水回用规划、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布局规划。建议启动泉州中心城区(980平方公里)公共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以及市域生态旅游区概念规划和中心城区绿地专项规划,并与晋江、石狮和惠安城区做好规划对接;开展泉州湾滨海地区、晋江下游两岸滨水区景观系统规划。谋划连接清源山—西湖—南少林寺—大坪山—桃花山—迎宾馆—观音山公园—东海山海景观轴线—泉州湾滨海公园的步行和自行车游览系统和生态绿道;启动城中厂改造研究,对中心东片区控规进行修编。
(三)坚持规划先行,推进重点区域建设。
结合“打好五大战役,实施两个加快”的活动,提前做好重点区域的规划工作,有序推进万安片区“退二进三”及“城中村”、“城中厂”搬迁改造,加快阳江新城开发和洛阳江两岸景观建设,加快推进几大片区的城市化改造提供绿色高效的服务;以实施“三旧”改造作为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大对老城区危旧房屋和旧厂房的改造力度,继续推进城南片区二期、县后街北拓、西街西片区等片区改造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加快老城区内旧厂房的改造建设进度,大力培育和发展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产业;加快 “城中村”的改造力度,按照现代城区建设标准,在江南新区完成一批“城中村”的规划改造建设任务;重点推进晋江南岸滨江地段和江南新区笋江路和高山片区城市综合体的规划建设。
(四)加强古城区的规划、建设,推动特色旅游发展。
充分利用古城区、紫帽山风景区的历史、自然、文化等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古城区的历史文化旅游和龙岭、苏夫人姑庙等现代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建设,推动特色旅游经济的发展。
(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强村镇规划建设。
继续完善2010年度15个省、市级试点小城镇的规划编制工作。推进村镇规划的编制进度,力争2011年完成7个以上乡镇总体规划的调整修编、30个以上村镇住宅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和40个以上村庄建设规划或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一○年十月二十七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