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水利局副局长 苏杭生
2017-03-23 17:04:00
主持人,你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泉州市水利局副局长苏杭生,很高兴来到泉州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直播间。今天,我们将就防汛抗旱、河长制、水生态文明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等工作以及白濑水利枢纽工程、七库连通工程等水利项目建设,与大家进行直接的沟通交流!
主持人
2017-03-23 17:06:00
能否简单介绍去年以来防汛情况,预测一下今年我市的防汛抗旱形势?
泉州市水利局副局长 苏杭生
2017-03-23 17:07:00
去年我市共经历16场灾害性暴雨洪灾和6个台风的袭击,是建国以来我市受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一年。尤其是第14号台风“莫兰蒂”,是建国以来登陆闽南地区最强的台风,对我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该台风已于今年2月22日在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49次届会上被除名。去年汛情呈现汛期大幅提早、雨季整体提早、降雨多、洪水多、蓄水多和极端性强、局地性强、突发性强、致灾性强的特点。今年以来,我市降水偏少,但水库蓄水仍较多,1-3月上旬全市平均降雨量156.1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少46.45 %,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多1.76 %。3月中旬全市19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6.0761亿方,占正常库容的 62.51 %,比多年同期偏多 9977 万立方米,可满足春季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需求。
今年气候仍存在不确定性,防汛防台风抗旱形势不容乐观。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计今年早春季(3~4月)温高雨少,降水偏少0~2成,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过程;雨季(5~6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多2~5成;夏季(7~9月)温低雨多,降水偏多1~2成,≥35℃高温日数偏少,极端最高气温接近常年;预计登陆或影响我市的台风个数为5~6个,较常年略多,可能有早台风影响我市;预计晋江干流石砻水文站可能发生接近警戒水位洪水。
主持人
2017-03-23 17:10:00
请问当台风暴雨来临时,普通市民群众应如何做好防灾避险准备工作呢?
泉州市水利局副局长 苏杭生
2017-03-23 17:11:00
台风登陆或影响时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市民群众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
1.应密切关注气象台发布的台风预警信号和媒体有关台风的报道,提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2.露天集体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应及时取消,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居住在各类地质灾害点、矿区、工棚、危房、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的群众,要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
3.不要在临时建筑工地、广告牌、铁塔等附近避风避雨,不要去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更不要在台风影响期间到海滩游泳或驾船出海;
4.最好不要外出,要提前搬移屋顶、窗口、阳台处的花盆、悬吊物等,检查门窗、室外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的安全,并及时进行加固;
5.准备手电筒、食物、饮用水和常用药品,检查电路,注意炉火、煤气,防范火灾;
6.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7.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8.提前清理疏通排水管道,防止暴雨时积水成灾。如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主持人
2017-03-23 17:15:00
请介绍下七库连通工程最新进展情况?
泉州市水利局副局长 苏杭生
2017-03-23 17:16:00
(七库连通工程主要是通过连通彭村、龙门滩、山美、惠女、菱溪、陈田和泗洲等7座大中型水库,实现闽江、晋江、洛阳江、菱溪、坝头溪5个流域的互连互通。这7座水库总库容9.85亿立方米,占全市大中型水库总库容12.6亿立方米的78%)。
自2012年我市率先在全国启动“七库连通工程” 以来,项目加快推进,累计完成投资40.4亿元,占总投资62亿元的65.2%。其中:水源工程彭村水库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枢纽工程具备下闸蓄水条件;泗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菱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将于今年全面完工。流域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沿线110多公里河道的综合整治,总投资20亿元,已全面开工建设,将于今年底完工。引调水工程是七库连通工程的主体项目,总投资28亿元,主线工程山美水库→惠女水库→菱溪水库→陈田水库→泗洲水库,全长60公里,其中,龙头项目山美水库至惠女水库引调水工程输水线路总长18公里,设计流量12立方米/秒,总投资5.4亿元,已于2014年底全面动工,将于今年底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其余几个连通工程:惠女至菱溪、黄塘引调水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将于今年全面动工,陈田水库至泗洲水库引调水工程正抓紧开展规划设计。与此同时,各支线工程同步推进。
工程建成后,年均可增加调蓄水量1.55亿立方米,相当于新建一座大型水库,将有力保障沿海片区生活生产用水和石化基地等大型工业企业用水需求。在白濑水库还未建成前,将有效解决我市中期缺水问题。
主持人
2017-03-23 17:20:00
请介绍下德化彭村水库的最新进展情况?
泉州市水利局副局长 苏杭生
2017-03-23 17:21:00
彭村水库自2012年底动工以来,进展顺利,建设进度位于全省同期同类项目首位,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占总投资13.3亿元的101.5%,至2016年底枢纽工程的钢筋砼面板堆石坝、溢洪道、进水塔、引水隧洞以及发电厂房等基本完工,枢纽工程基本具备下闸蓄水条件。
工程的建设对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年均向泉州晋江下游地区供水3150万立方米,将有效解决晋江下游供水紧张局面。二是将有效保障德化城区25万人中远期用水需求,德化城区防洪能力将20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三是发挥水力发电效益,年均增加发电量5000万千瓦时。
主持人
2017-03-23 17:24:00
备受泉州各界关注的“泉州大水缸”白濑水库目前进展如何?工程建成后将对泉州的经济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泉州市水利局副局长 苏杭生
2017-03-23 17:25:00
我市2011年启动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以来,加快推进,历经3年不懈努力,于2013年8月正式列入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大型水库建设总体安排意见》。2014年5月列为全国172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2015年6月项目建议书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审查,2016年8月水规总院出具可研报告的审查意见报送水利部,2016年10月水利部出具行业审查意见,环保部评估中心出具评估意见报送环保部;2016年11月可研报告及各专题报告一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2016年12月30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出具可研报告的咨询评估报告,2017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要求进一步深化项目前期工作,待可研报告修改完善后再上报审批;2017年1月26日环保部以(环审[2017]13号)文批复了项目环评。目前省水电设计院在水利部水规总院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可研报告修编,省市发改、水利部门正在积极向国家发改委沟通汇报。
工程建成后,主要有三大效益:一是供水效益。目前,晋江东溪建有山美水库,西溪尚无控制性调蓄工程,白濑水库建成后,可有效调蓄西溪径流,与东溪的山美水库等工程联合调度,多年平均可向下游补水3.22亿立方米,提高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二是防洪效益。西溪为山区性河流,洪水陡涨陡落,对沿河的安溪县城防洪造成威胁。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通过蓄洪削峰,配合下游堤防工程,可将安溪、南安城区的防洪能力由现状的20年和3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三是发电和生态效益。白濑水利枢纽建成后,还可结合供水进行发电,年均发电量1.85亿度,发挥对下游梯级电站补偿作用;同时增加下游河道枯水期流量,改善下游耕地灌溉条件,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经济、社会效益极为显著。
主持人
2017-03-23 17:29:00
晋江防洪工程目前建设情况如何?建成后有何重要意义?
泉州市水利局副局长 苏杭生
2017-03-23 17:30:00
晋江防洪工程是福建省“五江一溪”防洪工程项目,列入国家“三位一体”规划中重点独流入海河流治理规划。工程建设防洪堤线总长91.043公里,其中新建堤防长度78.379公里,项目概算总投资15.46亿元,涉及晋江、南安、安溪和永春等4个县(市)。工程分为试验段和一期、二期工程。
项目于2012年开工,目前试验段工程8个堤段26.58公里,除南安城区三期左岸堤段外其余已完工,累计完成投资3.9亿元,占总计划95%;一期工程8个堤段29.38公里,其中6个堤段已完工,其余堤段均在施工中,累计完成3.96亿元,占总计划的93.4%;二期工程14个堤段34.293公里,计划投资7.12亿元,工程初步设计已于2017年2月27日获省发改委、水利厅批复,工程正开展招投标工作,预计四月底可开工建设。
工程的建设可进一步地提高晋江流域防洪标准,保障晋江、南安、安溪、永春等县(市)城区和重要乡镇防洪安全,美化河道生态景观,提升城市品位,为泉州市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主持人
2017-03-23 17:33:00
请简单介绍下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已解决的情况?
泉州市水利局副局长 苏杭生
2017-03-23 17:34:00
根据国家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部署,2005年以来我市先后开展3次农村饮水安全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共有199.66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列入国家规划,占农村总人口559万人的35.7%。多年来,我市按照先急后缓、重点解决水质不达标的原则,分期列入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截至2015年底,累计投入资金9.34亿元,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440处,供水规模约15万吨(其中日供水规模1000吨以上城乡水厂81座,200-1000吨供水工程158座,20-200吨供水工程827座),全面解决了规划内的199.66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其中学校师生人口5.91万人)。
2016年,认真落实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部署要求,全面完成了“十三五”农村饮水巩固提升的规划工作,主要从提升水源工程,水厂建设,管网延伸等三大方面出发,提升“四率”(即供水保证率、水质合格率、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通过新建供水工程、现有水厂管网延伸、城镇自来水配套管网、改造配套供水工程、水质净化改造、配套消毒设备、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水质检测与监管能力建设、工程运行管理能力建设等举措,全面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2016年共投入资金2400余万元,受益人口5.41万人。2017年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计划投资4440万元,受益人口7.4万人。第一批农饮项目已下达,投资规模3000万元,其中省级资金1868.2万元,受益人口4.97万人。
主持人
2017-03-23 17:38:00
请介绍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模式?
泉州市水利局副局长 苏杭生
2017-03-23 17:39:00
农村饮水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办理交接手续,明确管护主体和管理方式。以政府投资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大的水厂,由项目法人负责管理;以政府投资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小的工程,由受益范围内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或村集体委托专人管理。饮水工程可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委托有资质专业管理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
网友
2017-03-23 17:41:00
请介绍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措施?
泉州市水利局副局长 苏杭生
2017-03-23 17:42:00
主要从“六个有”方面下手,包括:有管护办法、有管护主体、有管护对象、有管护人员、有管护资金、有管护考核。
1、出台管护办法: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泉州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护规定》和《泉州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护资金暂行规定》,安溪、永春、德化、惠安、泉港、晋江等县(市、区)政府陆续配套出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护细则》、《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细则》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2、明晰管护主体: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明晰和移交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工程产权所有者是工程的管护主体。公益性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水合作组织。管护人员和数量由管护主体聘用。
3、摸清管护对象:聘请专业队伍,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进行测绘调查,摸清管护家底,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农村水利工程分布、特性及管护的信息数据库。全市133个乡镇,目前已全部完成。
4、筹措管护经费: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原则,由工程产权所有者负责筹集,各级财政对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给予补助。今年市级财政预算600万元。各级经费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根据管护实效进行补助。
主持人
2017-03-23 17:45:00
请简要介绍我市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情况?
泉州市水利局副局长 苏杭生
2017-03-23 17:46:00
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项目建设以安全生态为核心,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为目标。按照“八个有”的总体要求实施河道综合治理,是一个流域保护、建设、管理新理念,是一个既要安全又要生态的新标准体系。根据省水利厅规划,我市2016年~2020年生态水系建设项目62个,整治河长659.46km,计划投资288252万元(未包含中小河流项目58个,整治河长188.66km,计划投资138200万元)。2015年~2016年全市共实施11个项目,建设河长131.48公里,总投资5.29亿元,其中永春县桃溪流域安全生态水系试点项目2016年11月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完工验收复核工作,并以95分获得全省第一名。2017年拟实施9个项目,建设河长75公里,计划投资4.86亿元。9个项目计划6月份前完成实施方案审批,9月份开工建设,12月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网友
2017-03-23 17:48:00
请介绍下山美水库流域生态保护试点项目最新进展情况,以及下阶段的工作重点?
泉州市水利局副局长 苏杭生
2017-03-23 17:49:00
2012年10月,山美水库被国家环保部正式列入《国家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2013年12月,山美水库生态保护作为全省唯一试点赢得全国竞争立项,成为全国首批15个重点支持湖泊之一。山美水库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从2013年至2017年分五年实施,实施范围包括南安、永春、德化3县(市)24个乡镇,项目总投资13.45亿元,主要包括污染源治理项目、生态修复保护项目、能力建设项目、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项目等5大类项目。目前项目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12.76亿元,占总投资的94.9%;山美水库流域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环办[2011]22号),山美水库水质从2012年Ⅲ类提高至2016年Ⅱ类,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下一阶段,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山美水库流域污染整治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力争早日发挥效益。同时建立流域生态保护蓝线(红线)制度、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机制、联合执法巡查制度等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建后管护、流域管理工作。
主持人
2017-03-23 17:52:00
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全面推行河长制,请介绍下目前我市推行河长制工作进展情况?
泉州市水利局副局长 苏杭生
2017-03-23 17:53:00
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2014年起,我市开始试行河长制,出台实施方案,明确全市各级河长、河段长及其职责并向社会公布,全市共落实河长、河段长和村管员1947人,树立河长、河段长公示牌473块,实现了省、市、县、乡(镇)、村五级河长、河段长、村管员的全覆盖。同时,我市还出台《泉州市河长制工作日常检查考评方案》,委托第三方每月对各县(市、区)河长制工作情况,以明察暗访等形式进行检查考评;出台《泉州市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河长制考核优秀的县(市、区)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奖励,其中2015年300万元,2016年400万元。
今年,我市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市自上而下,以行政区域为单元设立市、县、乡三级河长,以流域为单元设立流域河长;设置河长制办公室,作为河长制日常协调办事机构;设立河道专管员,负责村级河道管理。2月28日,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出台《泉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河长制。3月1日,市河长办正式挂牌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河长办挂职人员全部到位,实现集中办公、实体运作。3月2日,我市市级河长名单在泉州晚报向社会公布。
下一阶段,我市将继续健全完善河长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和信息报送制度、工作督察制度、部门协调联动机制、验收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业务培训、督导调研、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确保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进一步取得实效。
泉州市水利局副局长 苏杭生
2017-03-23 17:56:00
刚才,听众朋友们踊跃参与“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提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在这里,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欢迎朋友们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给我们提意见和建议。最后,再次感谢市纠风办、泉州广播电视台对泉州市水利局政风行风工作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借此机会也祝大家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