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0日泉州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

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泉州市气象局局长李棠华,910号周四下午500-600,我将带领泉州市气象局各个相关科室的主要负责同志,一起走进泉州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直播间,围绕气象预报预警、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行政管理等方面,现场受理广大市民群众的咨询和投诉,与大家进行直接沟通交流。欢迎广大市民踊跃参与,谢谢!

 

时 间:2015-09-10

嘉 宾:泉州市气象局局长 李棠华

[泉州市气象局局长 李棠华答]: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下午好!我是泉州市气象局局长李棠华。今天下午,我们将通过无线电波与广大听众朋友们进行互动交流,以增进听众朋友与气象部门的相互了解。刚才,主持人已简要地介绍了市气象局的工作职责。可以说,气象工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我们真诚地希望,通过政风行风热线这座“连心桥”,认真听取大家对气象工作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欢迎听众朋友们积极参与到我们的节目中来,对于大家的提问与咨询,我们会尽量给予详细的解答,对一时无法解答的问题,我们将认真调查,并在一定时限内给予答复。希望我们的工作能让您满意,谢谢!
 
[主持人]:如何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缓解旱情?
 
[泉州市气象局局长 李棠华答]:全市共配备人工增雨发射系统10套,组建了一支拥有60人的人工增雨作业队伍,设立人工增雨作业点16个。近年来,泉州市气象部门不断建立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规章制度,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天气变化趋势,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抗旱增雨为水库增加蓄水和降低森林火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我市汛期开始较晚,结束偏早,汛期总降水量偏少,水库蓄水明显偏少,给工农业生产和市民生活用水造成隐患,我市气象工作人员高度重视人工增雨工作,加强天气变化过程监测,先后组织7支队伍,出动90多人次,开展27场的人工增雨作业,增雨作业效果显著,为缓解旱情和水库蓄水立下了汗马功劳,得到市政府和水利部门的高度赞扬。
 
[主持人]:除了电视、电台、网站、报纸,我们还有什么渠道可以获取气象信息呢?
 
[泉州市气象局局长 李棠华答]:除了电视、电台、网站、报纸,气象部门还建成了包括微博、微信、12121语音自动答询、手机短信、知天气手机终端、IPTV数字电视频道、电视气象传媒、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等多种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

    比如: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均有 “泉州气象”官方微博,这也是大家获取天气信息的一个新的手段,我们对于气象预警信息的微博发布将努力做到“第一时间,权威发布”。目前我市气象官方微博粉丝数达十几万。

    您可以拨打气象热线电话(12121)查询天气,还可以通过手机发送代码定制天气预报短信或者下载安装“知天气”手机软件。“知天气”手机软件是福建省气象局研发的气象信息手机发布系统,可以随时了解天气实况、台风路径等,并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各种预警信息的推送。可以通过“知天气”官方网站http://weather.ikan365.cn或在各手机应用商城搜索“知天气”下载安装使用。

    有 “IPTV数字电视频道”,方便公众通过家里的电视机、由遥控器自由选择收看实时的各种气象信息,自主性很高。

    有“电视气象传媒” 集天气预报视频、气象科普、天气实况、台风路径、归属地人文历史介绍为一体,视频、图文相得益彰,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科普教育,同时也能及时获悉天气预警信息。目前我们已在全市人员密集藏所布设了400多台。

    除了气象部门的发布平台,我们也将利用一切公共媒体对外发布气象预警信息。

[主持人]:现在远远的就可以看到紫帽山建设有一个塔楼、还有一个球,那是天气雷达吗?有什么作用?
 
[泉州市气象局局长 李棠华答]:那是泉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紫帽山雷达站,于2011年3月开始施工,2014年5月雷达设备完成调试,并成功出图,2015年6月正式投入业务运行。该项目投资4100万元,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雷达塔楼高度90米。

    泉州新一代天气雷达位于晋江紫帽山,地理、地形条件优越,实现了360°无挡角观测,它的最大监测半径为460公里、范围包括台风、暴雨、冰雹、雷电等灾害性天气,对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的有效监测和识别距离可达230公里。其先进的技术手段将提高降水预报的时间、空间分辨率,为实现降水预报的定点、定量、定时化提供科技支撑。

    泉州新一代天气雷达属于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主要监测沿海台风及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是目前国内沿海最先进的天气雷达。它有效弥补了台湾海峡南部海域的雷达探测盲区,同时与福建现有的5部多普勒天气雷达一起,构成更加密集的天气雷达探测网络,对提高近海台风的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暴雨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水平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雷达站建在泉州市郊西南侧的海拔452米的紫帽山上,是泉州市的一个地标性景观,能使接受科普教育的市民直观了解天气监测、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发挥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

[主持人]:什么是移动气象应急指挥车?它在防抗恶劣天气上有什么作用?
 
[泉州市气象局局长 李棠华答]:应该说是移动气象应急指挥系统,它是在出现重大灾情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系统可在时空尺度上进行加密气象监测,对现场的声像实况以及各种气象要素进行采集并快速传输。

    移动气象应急指挥系统能保障实时掌控突发事件现场的气象状况,直接支持政府领导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在重大情况下,成为现场应急指挥中心,支持政府领导和相关专家在现场实现高效、快速的决策、服务与指挥。

[主持人]:夏季是雷雨高发季节,请问雷雨天如何防止雷击?
 
[泉州市气象局局长 李棠华答]:(1)发生强对流天气时,如果在室外,应立即寻找蔽护所。如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作为避雷场所,具有完整金属车厢的车辆也可以利用。

    (2)切记,如果在野外,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这里最易受到雷击;不要呆在开阔的水域和小船上;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铁轨、长金属栏杆和其它庞大的金属物体近旁,山顶、制高点等场所也不能停留。另外,在野外的人群,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应拉开几米的距离,不要挤在一起,也可躲在较大的山洞里。

    (3)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自行车和摩托车;不要协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靠近避雷针、引下线等防直击雷装置。

    (4)注意当您头发竖起或皮肤发生颤动时,可能要发生雷击了,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待雷击过后迅速离开。人体在遭到雷击后一般会出现昏迷、假死等症状,应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起搏复苏抢救,并向120求救。

    (5)如有强雷鸣闪电时您正巧在家里,建议无特殊需要,不要冒险外出;将门窗关闭;尽量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

[主持人]:碰到雷雨天,如果人在野外,有哪些地方是不能呆的呢?
 
[泉州市气象局局长 李棠华答]:(1)水边、湖边、河边;

    (2)野外孤立的大树,山坡上的树木;

    (3)高压架空输电线的铁塔;

    (4)用于防护的避雷针、避雷塔。

[主持人]: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将给泉州带来哪些影响?
 
[泉州市气象局局长 李棠华答]:根据最新资料,海温已达强厄尔尼诺事件标准,并将持续到冬季,甚至持续到2016年春季。大家很关心厄尔尼诺事件对泉州的影响,说明民众对天气气候的变化和可能的影响已经越来越重视。

    1.定义: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异常偏暖的现象(连续6个月高于常年0.5℃)。

    2.名称来源

    在一般年份东太平洋赤道以南海域有一大片冷水区,这些冷水是从海洋深处翻涌出来的,这些上翻的冷水带有大量的营养物,使得这里成为天然的大渔场。

    但是,发生厄尔尼诺增暖现象后,因水温偏高,造成鱼虾的大量死亡,因此当地人认为这种开始于圣诞节前后的现象,是上帝让他的儿子给人间制造的不幸,所以把这一现象称“上帝之子”或简称“圣婴”,西班牙语念为“厄尔尼诺”。

    3.影响

    厄尔尼诺形成后,它会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进一步影响全球的天气气候变化,大气环流受到影响的表现之一是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偏西、略偏南。易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主持人]:有市民反映,在气象站周边盖高楼前,还需要向气象局报批,这是为什么?
 
[泉州市气象局局长 李棠华答]:在气象站周边盖高楼,将影响观测场气流通畅,影响到温度、风、日照等探测资料的准确性,即破坏了气象探测环境。气象探测环境遭到破坏将直接影响气象预报预警的准确性,不利于科学防灾减灾及减轻气象灾害损失。

    在法律法规上,《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经国务院2012年第214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因此,在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应当向气象局报批,征得气象主管机构同意。

[泉州市气象局局长 李棠华答]:为时一个小时的“政风行风热线”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听众朋友们通过“热线”咨询了不少气象业务和法律法规知识,客观评价了泉州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工作,提出了许多加快泉州气象事业发展、提高气象预测预报服务水平的好建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听众朋友对气象工作的参与、关注和支持,也让我们更加广泛地了解听众朋友们对气象工作的看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这对于我们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这里,我代表泉州市气象局向广大听众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也真诚的希望大家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对我市气象部门的政风行风工作给予监督,通过各种渠道、形式向我们反映意见和建议(政风行风热线电话是22545089,来信请寄:泉州市津淮街东段附中路3号    泉州市气象局行风办收)。

    最后,让我代表泉州市气象局再次对市纠风办、市广播电视台为气象部门的政风行风建设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听众朋友们为泉州气象事业的发展所给予的关注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