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知识库
信息检索:
要如何保护活化侨厝,打造海内外侨胞的精神家园吗?

2024-09-04


  泉州作为历史悠久的海丝起点城市,拥有丰富的华侨资源和独特的侨乡文化。侨厝不仅仅是一座座古建筑,它们承载着泉州海外侨胞的历史记忆,见证了中西融合的文化。保护好这些华侨建筑,延续其独特的风貌文化,能够更好地汇聚侨心侨智侨力。我们主要做了3方面的工作:
  第一,普查认定。通过市级统筹推动、专业机构和县乡联动,组织各县(市、区)开展辖区内涉侨建筑普查工作,初步摸排线索1359处。在此基础上,我们把能够体现海内外紧密历史文化联系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以及历史价值的代表性建筑,认定为华侨建筑。主要包括留存50年以上的侨领故居祖屋、宗祠、南洋建筑风格的特色侨房,以及已公布为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和其他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建筑物。截至目前,已初步认定682栋。
  第二,保护修缮。系统推进华侨建筑保护,策划生成10处“刺桐侨厝群”重点保护提升项目,100栋华侨建筑单体修缮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力争打造“一县一核心区、一镇一片、一村一馆”的华侨建筑风貌展示区、乡愁记忆馆。同时,我们鼓励个人积极参与到华侨建筑保护修缮中,对于列入县(市、区)重点实施修缮的华侨建筑,将按照每栋10万元的标准给予修缮补助。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个华侨建筑群开工建设,53栋华侨建筑启动修缮。
  第三,以用促保。利用是最好的保护,我们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的原则,在保留华侨建筑价值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华侨建筑进行活态开发,为建筑注入新的活力。一方面,运用数字化平台推广华侨建筑,引导社会力量认管认养华侨建筑,拓展文化传承空间,激发涉侨建筑的文化旅游产业潜力。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鼓励专业团队投资运营,比如将晋江梧林村成功打造为闽南与华侨文化体验中心。同时深入挖掘侨史文化,引导侨胞积极参与,已建成永宁镇华侨历史纪念馆、披云灵光家国情故事馆等200多处精品乡村侨史馆、侨领馆,打造海内外侨亲回忆乡愁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