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泉州要闻
泉州港迎来进一步开放
来源:泉州晚报 2018-01-02 10:13 阅读人数:1
 

  日前,泉州港口岸扩大开放围头湾区石井作业区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泉州港迎来进一步开放。市口岸办主任黄文成表示,当前,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系列重要举措的深入实施,以及泉州“海丝”先行区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化,加快石井作业区对外开放,进一步挖掘其潜力、用好其优势、拓展其空间,对泉州发展开放型区域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带来更多更大的开放机遇

  石井作业区作为泉州乃至全国对外交流交往的重要口岸,多年来在加强对台联系、促进闽台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作业区对台客运码头2个泊位的顺利验收,将为泉州带来更多、更大的开放机遇。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国家将福建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并支持泉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南安是“海丝”重要节点城市,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十多个国家开展深度的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

  市口岸办相关负责人认为,进一步加快石井作业区对外开放,拓展延伸口岸服务功能,尽快做大做强石井港区,对于促进泉州“海丝”先行区和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抓住优势 构筑合作平台

  据悉,此次通过国家验收的石井作业区位于南安市最南端,是南安市唯一出海口,距金门约6.8海里,距泉州港口岸中心港区40公里,港区最大水深为-13米,是天然的内湾型避风良港,港口货源腹地经济发达。

  南安石井作业区是福建省内各城市距金门最近的港口之一,泉州又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循,对台优势突出。根据泉州南安海事处最新发布的数据,2017年全年泉(州)金(门)客运航线共安全营运3224航次,运送两岸同胞140623人次,同比增长18.6%,创下航线开通以来的历史新高。泉金航线客运量逐年递增,已成为两岸人员往来、经贸文化合作交流的“黄金水道”。

  随着石井作业区在台湾地区知名度的提高和对台湾本岛直航业务的发展,石井作业区的扩大开放,将更加有效地促进闽台经贸、文化、旅游等各领域合作,真正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南安是制造业大市,是全球最大的石材生产交易中心、全国规模最大的水暖厨卫产业基地、国家级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省级重点装备制造业基地,与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密切联系和经贸往来,开放度高。但由于长期没有开放口岸,大批量的木材、石材、石化产品等进出口货物主要从其他口岸进出,既增加企业的运输成本,又造成大量外贸货源外流。进一步加快石井作业区对外开放,既有利于推动港口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也有利于提升南安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