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德化县政府工作报告
2015-04-28 10:52 阅读人数:1

——2015年1月21日在德化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德化县人民政府县长  欧阳秋虹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德化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稳中求进,迎难而上,经济社会生态保持平稳发展

过去一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知难而进,尽心尽力推动“四个持续”发展,基本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运行持续稳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主动适应新常态,按照“一个目标、两个示范、三轮驱动、四个并举、五个创新”产业提升思路,着力推动经济平稳增长、提质增效。预计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下同)11%;公共财政总收入14.92亿元,增长6.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1亿元,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4亿元,增长25.5%。工业经济稳住大盘,实现工业总产值254.51亿元,增长16.2%,其中规上工业产值205.88亿元,增长17.2%。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19.1亿元,增长2.5%。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均增长10%,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7.3亿元,增长8%;文化产业增加值53.2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1.5%。

——城乡统筹持续推进。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大城关”为核心,拓展“一心四组团”空间布局,城乡统筹发展迈出新步伐,108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8.55亿元。一是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力度加大,北环路建成通车,环城路实现闭合,城区建成区扩大5.4平方公里达21.6平方公里。城区桥梁、休闲道、水电气路、污水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不断改善,浐溪南岸步行休闲街改造完成,浐溪流域清水工程深入实施,浐溪亲水带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最美绿道”。三班、水口市级小城镇试点取得新进展。上涌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浔中、三班列入全国重点镇。我县入选“福建十大醉美县城”。二是美丽乡村呈现新亮点。佛岭全国“美丽乡村”试点和10个县级“美丽乡村(社区)”创建扎实开展,国道355线“戴云山筑”风景线获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线,国宝乡和有济、蔡径2个村分获市级示范乡镇、村。佛岭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上涌稻田、辉阳梨花被认定为“中国美丽田园”。

——绿色生态持续凸显。我们坚持把“生态立县、绿色GDP”理念一以贯之,开展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深化“全县动员、全民参与、保护浐溪、绿满德化、香遍瓷都”公益行动,完成城乡绿化2.1万亩,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市首位。南埕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我县荣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县长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连续五年居全市首位。

——民生事业持续改善。我们始终坚持民生为重,全县财政民生支出14.51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6.6%。县医院成为华侨大学附属医院,投入5530万元完成县中医院新院区主体工程。投入8000万元完成城区学校新改扩建8所,新增学位5200个。投入950万元完成县老干(年)活动中心主体工程。我县纳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范围和2014-2018年省级基本财力保障县范围,连续三届获评全国文明县城,连续四届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通过“五个力求”来应对挑战、破解难题、推动发展。

(一)力求以深之又深的思考,强化重大问题政策引导。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围绕6方面重大问题,有针对性作决策,切实发挥政府主导和政策引导作用。

针对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抢抓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同意福建设立自贸区和省里支持德化开展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德化享受中央苏区县政策等重大机遇,出台《进一步加快德化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行动方案》,确定2014-2018年重点项目214个、总投资770亿元;出台《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安排重点项目87个、总投资249亿元。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将促使德化发展站在崭新的起点上。

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强化服务扶持,分别成立县陶瓷、矿业、土地管理、旅游发展委员会,出台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1+5”、规范矿业管理等一揽子政策;召开22场现场办公会、5场座谈会,点对点解决148个问题;兑现和减免涉企资金1.45亿元;提供企业贷款12.46亿元,增长66.1%;开展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新注册市场主体3982户,增长56.6%,有效激发了发展活力。实现陶瓷产值177.15亿元,增长18%;全社会出口交货值123.2亿元,增长16%,其中自营出口2.24亿美元,增长5.2%。全县投入地质勘探资金5316万元,力促矿山企业主动服务大局,实现规模以上矿业产值28.79亿元,增长10.5%。

针对产业发展层次不高的问题,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7.3亿元,纳入市级万家企业成长库企业163家,规下转规上企业7家,列入省市级龙头企业9家。与华侨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成全国首个省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陶瓷产业园区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通过评审,全省唯一列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以企业为主体、产业需求为导向,实施县级以上科技项目85个,新增省市级科研机构27家、省技能大师1人和大师工作室22个、大师创作团队2个,创建陶瓷产业人才聚集基地通过市级评审。设立知识产权庭,成立全省首个县级版权协会,成为全省首个代理版权登记的县份,顺美集团获评中国版权最具影响力企业。新增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企业4家、省文化出口重点培育企业2家,新设品牌营销中心10家。新增授权专利784件、省著名商标5件,德化陶瓷商标获评中国最具成长力商标。推动企业股权改制,18家企业到市级场外市场挂牌,其中5家到海峡股权中心挂牌交易,占全市35.7%。

针对新型业态竞相发展的态势,出台《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三年规划》,设立淘宝大学德化分校,开设淘宝网特色中国福建馆德化频道,建成电商专业仓储物流中心,开展电商“互助贷”,新增电商应用企业1700多家达6000多家。全年陶瓷电商零售额突破12亿元,增长50%。零售网商密度县份排名居全国12位、全省第2位,内贸网商密度居全国7位、全省第1位。宝美、浔中2个村被认定为全国淘宝村,电子商务创业园被认定为省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我县被认定为省电子商务示范县。

针对农业比较效益不高的状况,出台《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年支农支出3.61亿元,增长16.7%。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特色农业提升壮大,林下经济加快发展,新增“三品一标”产品4个,获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6家、省级5家,冠林竹木列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棘胸蛙养殖取得3项国家专利,十八格黄花菜入选国家名特优农产品名录。特色农林业成为“三农”发展的主渠道,合计实现产值8.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6%。

针对旅游发展步伐不快的现状,开展新一轮旅游策划规划,出台《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九仙山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龙谷晋级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并通过省级水利名胜风景区评审,梅园大酒店、好来登蕉溪旅游度假村开业运营,获评省级特色工业旅游示范点3个。乡村旅游渐成燎原之势,国宝乡和岱仙湖分别被认定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乡镇、示范点,桃仙溪休闲农业园被认定为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我县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全省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的县份。

(二)力求以实之又实的精神,突出发展重点攻坚推进。我们建立了重点项目、重点工作、重点活动“三重”推进机制,通过重点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的开展。

重点项目取得进展。建立重点项目月调度会制度,协调解决项目难题93个,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乡“6+4”提升工程11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7.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2%,其中财政性项目完成投资33.97亿元。特别是投资48亿元、长54公里的厦沙高速德化段动工建设,投资3.8亿元、长24.5公里的国省干线联二线盖阳段全线通车,投资13.3亿元的彭村水库进入大坝主体建设阶段,投资2.5亿元的闽江防洪工程德化段加快推进,投资12.2亿元的海峡水泥项目点火试产。在重点项目拉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8年保持20%以上增长。

重点工作取得突破。着力破解要素制约,争取上级项目资金9.16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德化支行、鑫诚汇通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开业运营,金融机构存贷比79.5%,提高7.7个百分点,增量存贷比达127.1%;新增耕地3698亩,超过市下达任务1098亩,连续1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争取土地、林地指标11879亩、5925亩,分别超过市下达指标11079亩、4695亩,完成供地6272亩、征地3368亩、拆迁房屋10.53万平方米;拆除“两违”建筑16.18万平方米。重视招商选资,新引进项目35个,实际到资4.0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515万美元,增长12.7%。

重点活动取得实效。规范、高效、节俭办好展会,组织参加世界工艺文化节,成功举办东亚文化之都·德化文化活动周、“百态观音·慈航普渡”德化瓷艺大师作品巡回展、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年会以及多位陶瓷大师海内外作品展,在故宫博物院首次举办的德化窑陶瓷精品展、由国家博物馆首次举办的陶瓷艺术个展——连紫华瓷艺作品展反响良好,申报“世界陶瓷之都”通过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初评,瓷都德化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三)力求以慎之又慎的态度,力促改革试点稳妥实施。我们致力把“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全力推进8大类114项工作任务、28项改革试点,并取得10项突破:一是农村产权交易试点,建成全省首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完成流转交易3.45万亩,交易额达6873万元。二是林权“两换”改革试点,“以林权换收益、以收益换保障”流转森林资源2.45万亩,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指标117套。三是全国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完成实施方案编制。四是宅基地转换和流转试点,旧村复垦通过省级验收1096亩,转让土地增减挂钩指标525亩、创收2.18亿元,城东旧村复垦安置区建设完成投资3.13亿元,分配保障性安居工程指标995套。五是进城务工人员安居工程试点,分期规划建设7500套75万平方米,首批150套完成选房,将环卫工人、公交公司职工纳入第二批申购对象。六是与农民、农房、农村产权相关的贷款试点,发放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民购建房按揭贷款和农村住房装修小额贷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7.5亿元。七是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对进一步放宽人才落户等5类落户条件进行调研论证。八是“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完成规划编制,申报国家试点城市。九是行政区划调整试点,新设4个社区,美湖完成撤乡设镇。十是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在浔中镇东埔社区先行试点,探索建立“23610”服务管理机制。

(四)力求以诚之又诚的情怀,重视社会事业共建共享。我们始终坚持为民执政,努力促进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扎实推进,城区学校加快扩容提质,“管、办、评”分离改革有序推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老年大学被确定为全国老年远程教育实验区,10所基层老年学校被确定为市级远程教育示范点。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培训各类劳动者1.5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819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32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6%、8.7%。社保体系不断健全。新农合、新农保等继续提高标准,将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配偶、子女纳入新农合,社保卡制作发放基本完成,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安置房建设等有序推进。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累计发放3300多万元,惠及低保对象8293人,救助困难群众1.6万人。医疗卫计更加惠民。县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正式启动,药品、耗材零差率和医疗价格、医保支付改革全面开展。“单独二孩”政策有序实施,较好完成市下达人口计生指标。精神文明创建成果丰硕。获评泉州最美助老志愿者2人、泉州基层最美人物3人、福建最美人物1人,入选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书香之家、全国优秀五星级志愿者各1人。其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安全生产态势平稳,社会保持安定稳定,群众安全感跃居全省第一、连续8年居全市首位、连续4次进入全省前十位。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通过验收。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不断完善,浔中、三班被认定为国家级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双拥、慈善、广电、人防、物价、工青妇、残疾人、民族宗教、外事侨台、防震减灾、地方志、档案等工作也取得新成效。

(五)力求以严之又严的纪律,推动群众路线身体力行。我们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深入贯彻“八项规定”,致力解决“四风”问题89个,帮助群众解决难题675个,完成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24个,“三公”经费下降54.3%。坚持依法行政,成立重大行政决策咨询监督团,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6件、政协提案93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均达100%。开展县政府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制修订制度35项,完成清权确权5293项;完成县政府机构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马上就办”,行政审批提速74.6%。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廉政建设力度加大,机关效能、绩效考评不断加强,评选县级“干事创业标兵”79人,成为全市唯一连续三年获评“市绩效评估暨五大战役考评先进县”的县份。

各位代表,人心齐,泰山移。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县上下的敢拼敢赢。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驻德单位、驻德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以及海内外乡亲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发展稳中有进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稳中也有忧,进中也有难:一是经济下行及财力增长压力仍然较大,龙头企业不多、带动力不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二是生态资源比较优势转化不明显,农林业、旅游业发展还有很大潜力;三是项目“落地难”问题仍较突出,发展支撑乏力;四是统筹城乡试点改革亟待更大突破,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有差距;五是政府职能转变还需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有待加强。对此,我们将科学研判,强化举措,全力解决。

二、敢于担当,不辱使命,推动德化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既要看到世界经济短期内难以迅速恢复的局面,又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更要看到中央进一步支持福建加快发展、开展自贸区建设等机遇,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开拓创新,迎难而上,推动德化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视察福建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县委十二届九次、十次全会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突出改革创新,致力城乡统筹,加大民生保障,全力推进“五大升级”,积极争创科学发展示范县和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县,努力打造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德化。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1%;公共财政总收入增长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自营出口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5%;人口计生各项指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之内;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今年县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5方面工作,着力推动产业转型、项目带动、城镇建设、绿色生态、民生事业“五大升级”。

(一)转型——我们的必由之路,要以创新驱动、转型提升来壮大实体经济,推进三次产业升级

转方式调结构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应对挑战的战略选择。找准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点,继续实施企业转型提升工程,推动建立更多依靠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等要素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促使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1、推动陶瓷业转型升级。①创新驱动。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技术、产品、设计、材料、装饰、创意“六大创新”,组织实施科技项目60项。发挥泉州工艺美院、德化职校的作用,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攻克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深化“两化融合”,推广应用先进数控技术、管理系统,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7亿元以上,争创市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争取列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②拓展市场。坚持商业模式创新,主动适应消费市场新常态,引导差异化定位、个性化营销和定制化服务。坚持“四个并举”,抓好国家级陶瓷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省级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培育出口新优势。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布局,积极开辟“一带一路一网”三大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强化电商人才培养,培育电商骨干企业,扶持跨境电子商务,积极争创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坚持品牌营销,融合构建区域、企业、产品、大师、电商品牌体系,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争取与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合作举办国际陶瓷双年展,争创“世界陶瓷之都”。③壮大集群。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争取一批企业列入省市级龙头企业目录,确定并扶持一批县级龙头企业。鼓励引导企业到场外市场挂牌融资,力争恒忆陶瓷在全国股权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交易。开展“万家企业手拉手”三年行动,推动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抱团发展,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2、推动矿产业整合壮大。①突出“探储量”。做好国土资源部在我县北部重点矿区开展整装勘查项目。引导阳山、东洋、双旗山等矿山企业加大勘探增储投入,扩大资源储备量,同时积极寻找新的接替资源,推动矿山企业持续发展。②突出“扩产能”。发挥矿业发展委员会作用,抓好双旗山黄金冶炼厂异地技改、青云山选矿厂扩容技改,尽早确定东洋矿业选矿厂、尾矿库的选址,推动海峡水泥和阳山、鑫阳、双旗山等矿山企业满负荷生产,做大做强矿业板块。③突出“可持续”。稳妥推进曾坂石灰石矿等矿产资源整合,着力打造1-2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努力实现矿产资源优化配置、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开发。

3、推动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①大力发展特色高优农业。在稳住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按照“一乡一业”思路,坚持“适度规模”原则,培育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巩固提升“三黑三黄三白三红”特色种养,加快发展生姜、食用菌、葡萄等特色产业,适度扩大农产品特色街规模,鼓励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争取德化黑兔列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②培育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推广汤头德福米生态有机种植方式,支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品质农业。加大“三品一标”认证,突出绿色元素,打造以“德”为系列健康品牌产品。③鼓励发展休闲文化农业。顺应人们生活消费需求,把握交通改善区位变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联姻”文化、“牵手”旅游,大力发展以家庭农场、都市农园、创意农业等为主的文化农业,推动农业从单一的农产品供给功能向兼具生活休闲、旅游度假、文明传承、教育等复合功能转变,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互动发展。④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抓好林业总公司建设,深化全省林下经济示范县建设,发展以种、养、采、游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培育发展铁皮石斛、金线莲、黄花远志、竹荪、棘胸蛙等种养基地,力争全县林下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建成全省最大的棘胸蛙驯养繁殖基地,努力实现“少砍树,也致富”。

4、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①强化旅游产业“火车头”作用。发挥县旅游发展委员会作用,突出“山水瓷城”资源特色,高水准编制《德化旅游发展策划和近期行动计划》。继续实施旅游提升工程,加快石牛山、九仙山龙头核心景区建设,推进10个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挖掘“千年瓷都”“海丝之路”物源地文化内涵,打造一批观光工厂和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串点成线、织线成网,形成陶瓷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做活文化旅游。扶持发展乡村旅游,加快民宿等旅游产品开发,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村镇,争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开展智慧旅游试点,提升服务品质。做好全县旅游整体形象设计,全方位开展宣传营销,提升德化旅游知名度。②强化商贸物流“传输带”作用。探索出台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优惠政策,支持县内物流企业发展壮大,推进城东物流中心建设,力争引进知名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培育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业态。③强化文化创意“助推器”作用。继续实施文化创意提升工程,推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平台、月记窑陶艺博览村等文化创意园建设,培育1-2个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同时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鼓励发展金融、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家政、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

(二)项目——我们的重要支撑,要以限时攻坚、立体运作来强化项目带动,推进发展增量升级

发展离不开项目。要持续加大项目招商、项目推进力度,强化项目带动,形成发展增量,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总量。

1、构筑平台提升承载力。持续推进工业项目区建设,加快城东四期工业项目集中区、上寮工业区、中青年陶瓷艺术人才创业园建设,完成城东(二、三期)配套基础设施、龙浔中小企业园(二期)、紫云中小企业园建设,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加强土地批后监管,督促企业加紧建设,防止土地资源闲置。打包工业区资源创建国家级陶瓷产业园区。

2、加大招商培育新业态。依托我县现实资源和潜在优势,聘请专业设计团队策划生成一批好项目,做大项目“拼盘”,力争更多项目列入省市“十三五”重大生产力布局。进一步创新招商机制、落实招商奖惩、深化“三维”对接、强化“山海”协作,力争对接一批大型央企、知名民企和重大外商项目,引进一批新能源、高科技、节能环保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促陶瓷信息文化产业园和乐陶、新寨片区城市综合体等在谈项目尽快落地。着眼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强化保姆式服务,分类跟踪,分类推进,提高招商实效。

3、提档提速加快推项目。健全重大项目协调调度制度,落实“四个一”项目推进机制,着力突破资金、征迁、报批等项目建设难题。强化项目动态管理,开展限时攻坚行动,注重项目前期,立体交叉运作,实行末位约谈,提速项目建设,确保122个城乡“6+4”提升工程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69.46亿元,力促63个财政性项目、24个生产性项目早动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三)城镇——我们的共同家园,要以深化改革、统筹城乡来推动新型城镇化,推进美丽德化升级

按照融入“山魂、水魄、瓷韵、人文”的城建理念,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抓手,大力度推进城乡建设,努力营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

1、推动城镇优化升级。①优化规划布局。推行“多规合一”,适时启动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抓好控规、详规、专规编制,完成“三边三节点”城市设计,健全城市空间规划体系。②打造快速通道。缩短时空距离,改善区位条件,加快融入发达地区,事关德化长远发展。继续实施交通提升工程,不懈争取吉泉铁路途经德化并设立站点、德化城关至永泰嵩口高速公路列入海西高速公路网规划,加快厦沙高速德化段、三班市政大道等道路建设,打造更宽更快内外连接通道。③构建城镇新貌。继续实施市政、能源提升工程,大力度推进城市改旧建新,抓好三班、水口试点小城镇和上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建设,加快完善能源供应、供水排水、环保环卫等配套设施,持续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强化“两违”管控,塑造城市崭新面貌。④建设“智慧城市”。继续实施信息提升工程,以创建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县为抓手,加快推进基础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启动5个城市级一级平台、15个行业级平台建设,打造高速畅通的信息网络环境。

2、打造美丽乡村样板。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指引方向,坚持因地制宜,把建设美丽乡村与老村庄整治、文化村落保护等结合起来,彰显乡村之美。围绕“一村一主题、村村显特色”建设思路,充分挖掘“农”字内涵,探索确定农业特色村、生态休闲村、农事体验村、农家美食村、陶瓷文化村等不同类型的建设主题。坚持“外在整容”与“内在提质”并重,对接实施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和市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抓好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和国省道沿线乡村建设,扶持10个县级美丽示范乡村(社区),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

3、稳妥推进试点改革。继续推进农村产权交易、进城务工人员安居工程、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户籍制度、林权“两换”等改革试点,力争全年流转土地3000亩、森林资源5万亩以上,争取列入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综合试验示范区。积极稳妥推进公益林布局优化调整、城镇低效用地和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改革试点,争取开展全省林业分类经营改革试点,完成省级试点南埕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浔中镇列入新一轮全省小城镇机构改革试点,激活城乡发展活力。

(四)生态——我们的最大优势,要以坚守底线、绿色发展来打造蓝天净水,推进生态瓷都升级

良好的生态是我县后发崛起的最大本钱。要倍加珍惜,以省里将我县列为1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取消对我县GDP考核为契机,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建设规划》和环保提升工程,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

1、做好生态建设的“加法”。①保护存量。持续加强“三区四园”、生态公益林等林业重点区位保护,争取戴云山脉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加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抓好戴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水口、南埕等6个森林资源管护机制改革试点,实现专业化管护、网格化管理。②提升增量。继续开展“全县动员、全民参与、绿满德化、香遍瓷都”公益行动,完成“四绿”工程、造林更新、森林抚育等绿化4.85万亩。实施城市多维增绿,抓好道路、桥梁、河堤、广场等重点地段绿化美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青山挂白”。抓好国道355线城关至水口段生态公路建设,创建3个国家生态村。

2、做好环境治理的“减法”。①推进污染减排。落实县长环保目标责任,严格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严控高能耗、高排放项目,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加强列入国家“十二五”万家重点用能企业能耗监测,扎实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加快高内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场沼气发电等项目建设,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②实施环境整治。继续实施水利提升工程,抓好彭村水库、闽江防洪工程德化段、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建设。落实“河长制”,加强山美水库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浐溪流域清水工程、“小流域”赛水质活动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③发展循环经济。继续推进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建设,重点实施两批227个总投资7亿元的循环化改造项目,力争完成园区循环化改造任务并通过国家验收。抓好第二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尾矿、废旧石膏等资源综合利用,完成县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及配套设施建设。

(五)民生——我们的为政之基,要以民生为重、创新治理来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幸福指数升级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继续实施民生提升工程,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尽安民之责。①保基本。探索贫困家庭收入核定机制,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完成职工“五险”扩面任务。巩固提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将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10元。在新农保中建立丧葬补助金制度,将重点优抚对象、非重度残疾人纳入参保补助对象。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家庭养老观,适时迁建县福利中心。加快保障房、安置房建设,做好第二批进城务工人员安居工程411套住房配售。力争4个“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列入省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持项目。②保和谐。深化“平安德化”创建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力争群众安全感保持全省前十名。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完善社区网格化“23610”服务管理机制,在龙浔、浔中两镇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处理信访工作,全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持物价水平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推进安全发展乡镇(行业)创建,确保安全发展县创建通过市政府考核验收。

2、谋富民之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居民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力促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争取转移就业6000人。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落实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鼓励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大学生等投身创业就业。坚持精准扶贫,抓好17个省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村建设,依托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扶贫数据库,开展合作社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努力实现精准脱贫。

3、行利民之举。①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教育优先,整合优化教育规划布局,加强城乡学校片区管理,加快城区学校扩容提质,抓好丁墘、金锁、阳光等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建设。巩固发展老年教育,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发展智慧教育、远程教育。②提升医疗卫计水平。成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抓好县医院医技楼、浔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建设,加快县中医院迁建。落实计生新政,推进流动人口服务均等化,有效遏制“三高”问题。③大力发展文体事业。与甘肃敦煌缔结“一带一路”城市联盟,加强古窑址保护开发,抓好“海上丝绸之路·德化瓷遗迹群落保护展示项目”建设,争取屈斗宫窑遗址纳入“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好第六届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研讨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善县体育场,加快建设老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④协调发展其他事业。做好村(社区)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和双拥共建工作,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抓好人防地面指挥所和国家气象观测站迁建。出版《德化县民俗志》。加强殡葬管理,建设乡村安息堂。统筹推进统计、地震、民宗、档案、广电、慈善、外事侨台等工作,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行业商(协)会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持续开展关爱农民工、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建设诚信德化。

三、为民执政,厉行法治,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全县人民的信任和重托,政府更应主动作为、高效作为、规范作为,通过“三个贯穿始终”,加快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为德化尽好责、为人民服好务。

(一)把依法行政贯穿始终。坚持在党委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推动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执法监督。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把科学执政贯穿始终。强化正确的政绩观,把科学的理念、制度、方法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持续推动德化经济、社会、生态“三赢”发展。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加强调查研究,注重集思广益,深化各项改革,统筹城乡发展,集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正能量。

(三)把勤政廉政贯穿始终。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敬终如始践行群众路线,持之以恒反对“四风”,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促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对既定目标任务,军令到岗、时限到点、责任到人,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开展公车改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努力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淳的良好风尚。

各位代表!凭风借力好扬帆,众人划桨开大船。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全县人民一道,弘扬德化精神、增强发展自信、汇聚发展合力,为争创科学发展示范县、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县,打造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德化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