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的繁荣为乡村旅游注入勃勃生机 (五里街镇 供图)
如今,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是直奔名山大川、风景名胜,而是穿梭在市井小巷、山野乡村,追求精神文化层面的体验和享受。得益于旅游方式的转变,泉州作为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优势也日益凸显。
近几年,泉州进一步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业与文化、农业、工业、康养、体育、教育等领域全面融合,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等以互动性、体验性为主的全域旅游产品,使旅游业态和产品得到不断丰富,全域旅游渐入佳境。
据了解,2017年上半年,泉州共接待游客3320.1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03.11亿元,同比增长13.65%和14.37%。泉州宝中国际旅行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域旅游给市民带来更多的体验,围绕古城周边游的短线产品,如古城文化体验游、乡村游、工业游等也逐渐火热起来。
古城文化体验游升温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有着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10月份,第二届海丝泉州文化旅游嘉年华举办,涵盖亲子互动、文化体验、乡村休闲、户外康旅和综合节庆等5大门类的文化旅游主题活动80多场,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眼球。泉州府文庙、开元寺、清净寺、天后宫、德济门遗址5个“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遗产点,节庆期间备受游客青睐。据统计,国庆期间,开元寺累计接待游客12.07万人次,同比增长33.7%。
随着“海丝泉州”旅游品牌的打响,泉州古城内各种“旅游+文化”的体验活动精彩纷呈,民俗节庆、文化创意、艺术展览等文化体验活动,让来泉探寻海丝之旅、品味古城文化的游客目不暇接。在申遗的影响推动下,清源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等景区也迎来大量游客。
可见,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泉州的“海丝”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古城文化体验游的魅力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美丽乡村游逐渐兴起
说走就走,来一场轻松自在的旅行,是很多市民休假的选择。而像吃乡村土菜、游自然美景、赏田园风光这样的美丽乡村旅游,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家住丰泽区的王先生,上周末就带着一家老小前往安溪县龙涓乡华祥苑生态茶庄园,品茶、制茶,呼吸新鲜空气。
如今,在泉州大地上涌现出一批富有泉州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其中,安溪县着力发展以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茶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成效明显;洛江区积极推动农业与旅游融合,整合和园九品香水莲花、田格里拉休闲农庄、罗溪森林公园、虹山瀑布等乡村旅游点;永春县形成呈祥乡、北溪村、大羽村、茂霞村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村镇,大力开发永春佛手茶、香道和拳道,将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惠安县则把雕艺文化、惠女风情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着力打造“蓝线滨海、绿线生态”两条乡村旅游带。
此外,通过举办泉州市自驾旅游节、永春北溪桃花节、岵山荔枝文化节、安溪虎邱葡萄采摘节、泉港涂岭猪脚美食节、洛江“最美虹山行”乡村游等多彩主题活动,让广大游客在体验泉州古韵的同时,饱览侨乡美丽的田园风光。
工业游模式方兴未艾
随着泉州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不少企业结合自身特色产业基础,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观光工厂,“旅游+工业”的新模式逐步兴起,让游客在行走中认识泉州工业,感受企业文化和闽南精神。
在七匹狼打造的观光工厂——七匹狼中国男装博物馆中,近千件精美展品为游客展现了一个完整的男装世界。古代的马褂、现代的T恤、古今制衣用的针线、现代的智能缝纫装备……作为工业旅游,像七匹狼观光工厂这样的新兴旅游形式,更注重科普、教育和体验,也更适应现代人的旅游需求,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学生团队。
石狮大帝集团创建了服饰文化与定制之旅,通过形象设计师工作室、帝牌男装生活馆等观光旅游项目,让游客认识到自身形象提升的重要性,享受个人服装定制全过程,日接待游客能力达1500人次;永春达埔彬达香文化创意园以“一脉香传”香文化为主题,将永春香史、传统工艺、香文化艺术贯穿全园,让游客可以观看篾香、搓香、盘香、水车动力制作香料等传统工艺制作方法的演示过程,还能动手学习掷香花、跺香花、DIY各种天然工艺香;德化顺美陶瓷文化体验馆,通过琳琅满目的产品,让游客切身感受世界各国的节日与文化,并且可以亲身体验陶艺带来的制作与乐趣,以及实地参观陶瓷规模化生产中的各道工序。
业内人士指出,观光工厂不是单纯意义上工业和旅游的简单叠加,它可以丰富旅游产品、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如今,泉州观光工厂涵盖了鞋服、石材、雕艺、茶、陶瓷、香、食品等不同的产业类型,泉州工业旅游可谓方兴未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