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价值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立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诠释了价值观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中国共产党根本价值立场的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强调:“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的表达,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之一,要求“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集中诠释了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立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这是人民力量至上的表达,彰显了对人民创造力的尊重。对人民力量的推崇,同样体现了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立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规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既继承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又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价值指引。
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规定,既对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其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国家走向民主的内在要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国家走向文明的内在需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国家走向和谐的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诠释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恪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作为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中国式现代化恪守和遵循。中国式现代化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以维护国际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国家追求现代化,都应该秉持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走共建共享共赢之路。”这里诠释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对于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意义。
(摘自4月10日《光明日报》发表的柏晓斐、陈金龙撰写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