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八闽生态文化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发布时间:2024-01-09 16:21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分享:

  □胡熠

  生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时,立足现代化全局谋划生态省建设,围绕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环境与民生、自然与文化等作出一系列富有远见的重要论述,为福建发展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福建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发挥福建独特优势,深挖用好理论富矿,努力在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系统化构建、大众化传播、故事化外宣等方面协同发力,以文化赋能助推生态强省建设,为把福建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作出社科界应有的贡献。

  多学科协同传承弘扬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福建依山傍海,山水相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自古以来,海洋文明和中原文化在此激荡交融,造就了光辉灿烂的八闽文化,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福建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支撑和理论滋养。我们要坚守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魂脉”和“根脉”。既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又要深入挖掘朱子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等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生态智慧,从“两个结合”的高度把握党的生态文明创新理论及其在八闽大地的生动实践,阐明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情理、哲理。将传承弘扬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念、创新实践与生态强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为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贡献智慧力量。加强高校、党校等跨学科、跨单位的协同研究,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和优势互补,打造更多反映八闽生态文化的学术精品。

  因地制宜探索特色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新路。文化是根本,产业是载体。只有将特色文化与产业有机结合,才能推动传统文化活态保护、活态传承和活态发展,进而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和活力。多元丰富的八闽文化,不仅是文化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引领乡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当前我们要直面乡村振兴的时代课题,立足国情省情,坚持问题导向,做足调研文章,用脚步丈量学术深度,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中提升自身服务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积极探索区域特色文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促进“文化+生态”“文化+科技”“文化+手工”“文化+历史+科技+市场”等多元要素融合发展。

  讲好文化自信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福建故事。当前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生态强省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省,既要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外在约束力,也要以文化人,激发公众内生动力。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要求“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统筹推进省会福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传统文化资源保护等。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推动生态文化繁荣发展,丰富生态文化活动,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打通理脉、贯通文脉、融通学脉,增强科普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注重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之间的转换融通,更加有效地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转化为行动自觉。要跳出福建看福建,立足全国看福建,着眼全球看福建,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找准福建定位,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中贡献福建力量。发挥“海丝”核心区的生态环境优势,组织策划一批展示科学思想引领、生态文化传承、美丽福建成就的数字化外宣作品,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宽国际视野和更大创新力度,讲好美丽中国建设的福建故事,增强八闽生态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作者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教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