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泉州要闻
泉州:875辆公交车穿梭中心市区新增1300辆电召出租车投用
来源:泉州晚报 2013-05-09 10:58 阅读人数:1
  随着线路加密、保障准点发车、完善优先路权、预报到站时间等措施的落实,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将更为便捷。
  骑自行车和步行也是不错的出行方式
 

  公共交通配套日趋完善

  7月1日摩托车退出泉州中心市区后,公交车和出租车或将成为市民重要的出行选择。据悉,目前泉州公交出行分担率达18%,已达B类城市水平。公交优先如何保障?出租车如何更加便民?   

  公交车

  保障发车准点 预报到站时间

  市公交发展有限公司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介绍,目前有51条公交线路途经泉州中心市区,有875辆公交车为市民服务。市民从中心市区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搭乘、换乘公交车到达除安溪、永春、德化以外的各县(市、区)。随着城东、东海新区的发展,城市东移的脚步加快,往来城区之间的公交线路也由原来的一、两条,到如今的十多条,如开往城东的公交线路就有7路、11路、13路、19路、25路、26路、32路、35路、36路、42路、45路、203路、205路和201路,其中夜间线路3条;而往东海的也有1路、K1路、21路、5路、8路等7条线路,其中夜班线路3条。

  此外,今年我市还将继续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优化泉州市中心市区公交线网规划》和《环泉州湾公交发展规划》,通过“裁弯取直”和“裁长加密”,逐步优化中心城区公交线网,计划新增公交车辆116辆,新开通环湾公交线路1条以上,逐步实现环湾客运公交化。  

  在保障发车准点方面,公交公司在车上安装GPS车辆准点系统,车辆进站后会有语音系统提示下一班发车时间。通过公司内部的自动分析系统,公交公司的发车准点率已达98%,另外2%的车辆实行动态管理,对其发送语音提示,一旦有三辆车晚点的话,系统将发出预警信号,工作人员查找原因,采用多种调配方式,如前退后进的方式、调整时间间隔等使班次间隔趋于均匀,让市民可以享受搭乘公交的快感。此外,泉州中心城区公交站今年将增设56个电子显示屏,屏上动态显示每条线路公交车下一部车辆的到站时间,让等车的市民心中有数。

  在保障公交优先方面,市交巡警支队负责人表示,市交巡警部门已逐步完善公交优先的路权。在交通高峰期,交警将在路口进行疏导,尽可能保证公交车优先通过路口;在公交车较多、有明显规律的路口,在灯控配时方面给予一定的时间优先;在单向行驶的路段,如中山路、西街等路段允许公交车行驶;市区禁止左转弯的55个路口,均允许公交车左转通行。

  出租车

  增加电召出租

  提高服务质量

  出租车分担着中心城区的交通出行。目前,全市共有出租汽车3190部。前不久,我市出台出租汽车违规从严处罚措施,并于5月至12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提升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活动,市民今后打的更为方便。

  据介绍,的哥累计拒载两次或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累计值满12分的,将被收回《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和《服务监督卡》,一年内不得在泉州市辖区内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服务。此外,交通部门还实行“黑名单”制度,对多次发生拒载、不打表、不主动给票、服务质量差等违规行为的出租汽车驾驶员,把他们列入“黑名单”,所有企业都不得聘用。

  记者还从市信息化局获悉,泉州市区将推动交通IC卡在公交、出租车、客运场站及环湾区域内“一卡通用”,借鉴晋江模式,建设“城市一卡通”,实现市民出行、看病、办事、消费“一卡在手、通行泉州”。此外,泉州今年还将增加1300辆电召出租车,让市民出行更便利。  

  可上门回收

  报废摩托车

  摩托车相关证件丢失如何报废?回收公司有无便民举措?就市民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区唯一有资质回收报废车的公司——泉州市联发报废汽车回收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表示,已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机动车所有人向机动车回收企业交售机动车时,应填写申请表,提交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并出示本人身份证。回收公司将支付给车主一定的费用,报废一辆摩托车可以获得100元。对于证件丢失的市民,回收公司将帮助车主补齐手续后申请车辆注销,补办手续免费。

  有些市民表示,家中的摩托车已经残破不堪,此前也不知道如何报废,现在虽然知道了,但是由于车辆无法再继续行驶,而且距离回收公司路途较远。对此业务员称,考虑到运行成本,如居民家中摩托车数量较多或附近邻居家中集结几辆的,可以联系他们,由他们上门回收,联系电话为22150979。

  市民出行方式有更多选择

  除了公共交通,许多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不少出行好意见。

  自行车:自行车出行灵活方便、低碳环保,许多市民上下班都争当“骑行一族”。王先生以前都是开车上班,早上8点上班,往往6时50分就起床准备,并不是路途遥远,而是时间都花在堵车上。经朋友建议后,他买了一辆山地车,每天早上骑着自行车穿行于古城的背街小巷中,绕过了堵点,早上的时间也显得更为从容。

  步行:市民廖先生所在的公司离家只有两三公里,骑惯了摩托车的他已经下定决心,在摩托车到报废期后,以步行的方式出行。“下班影响不大,散步回家。上班较以往得提前二十分钟出门,总体影响不大。”

  拼车: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在市区刺桐路某事业单位上班的许女士选择了“拼车”这一出行方式。许女士家住圣湖小区,单位有两三个同事在同一小区,近期,他们商量着“拼车”上下班,这样还可以省下不少油钱,也缓解了道路交通压力。许女士说,“拼车”肯定会出现拼车人时间不统一的问题,但可以克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