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发区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思路
来源:公报室 2018-04-02 10:02 阅读人数:1

 

泉州开发区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思路

                              

2017年,泉州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融入“五个泉州”建设大局,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五个示范区”建设,推动泉州开发区新老园区连片开发、齐头并进、互动发展,为加快培育形成南翼经济增长极主动担责,加快推动扩量提质、创新发展、进位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绿色开发区”荣誉称号,成为全国第5个、全省第1个获此殊荣的开发区,得到时任省委书记尤权、省政府省长于伟国的充分肯定;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火炬无线通信特色产业基地”;综合实力排名跻身全省开发区前5位,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排名中跃升63位;提前143天完成黄标车淘汰整治任务指标居全市第一;公众评议得分全市第一;强力解决分别遗留19年和18年的崇荣街、旧铺农贸市场等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实现园区面貌大改观;GDP、工业增加值、三产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多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泉州开发区实现GDP157.27亿元,比增9.7%;工业增加值138.18亿元,比增9.0%;第三产业增加值18.34亿元,比增1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84亿元,比增2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0.41亿元,比增16.9%;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3.37亿元,比增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7亿元,比增4.8%;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4.48亿元,比增7.6%;出口商品总值35.76亿元,比增4.9%。全区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全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位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位居全市第二,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全市第三。

(一)抓转型提质,发展动能全面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培育新经济、新动能,持续增加发展后劲。1.突出科技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组织实施技术改造,推进智能制造,帮助企业应用“数控一代”实现改造升级,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供需有效对接。今年新增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两项科技创新企业累计已经分别达到15家和2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2.8%;九牧王服装个性化服装智能生产线自动化率达65%以上;黑金刚研发的柔性智能制鞋生产线,实现传统鞋业制造向智能化、个性化、自动化、平台化转变;锐驰公司智能无屏电视核心部件光机项目顺利推进。2.突出“三换”,加快腾笼换鸟。把招大商定格为重头戏,重奖招商引资者,最高奖励1亿元。利用政府招商平台,加快吐故纳新,有效盘活资源。一是僵尸企业换项目。一批占用土地、厂房资源但已未能产生效益的企业成功置换华景、舒柏锐、聚慧丰、开心米奇等优质项目,并快速投产达效,实现产值10亿元,税收5000多万元。中关村盛世光明集团、全球酒店行业综合排名第二的维也纳国际酒店、万科、世界500强企业协鑫集团等一批优质项目先后签约。另外,还成功洽谈对接了投资额20亿元的京东集团京东云。二是空置用地换业主。组织开展空置土地和厂房清理,建设数据库,鼓励支持业主以转让等方式盘活空置土地,清园区191120平方米空置厂房成功盘活136200平方米,盘活率为71%。派克鞋业易主引进投资4亿元的友臣食品项目,嘉庆轻工通过租赁空置厂房1.2万平方米,嫁接高端外贸出口生产企业,有效实现换产换能。三是困难企业换股权。引导管理不善、活力不足的企业,通过股权重整置换等方式,调整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帮助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对区内问题企业SH公司运用“债务重组+并购重组”方式化解资金困难,促进企业重组再生。3.突出模式创新,拓展发展空间。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支持纺织、鞋服等传统产业深化电商应用,特步公司成为全国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九牧王入股韩都衣舍携手推广销售男装品牌,海泰克、道诚等2家电子商务公司成为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电子信息综合提升工程等“互联网+”项目正有序推进。建设2.5产业园、圣弗兰产业综合体等新业态载体,打造一批咖啡梦工厂、时尚梦工厂、创客中心等开发区版众创空间。引导企业通过创新营销模式实现转型发展,规上企业100%开展电商业务。帮助企业与上下游各产业链的尖端品牌战略合作,形成全产业链商业模式。采取展位费补助和出口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参加省内外重点展会,积极扩大出口。成功举办第三届汽车文化节,累计成交车辆585台,成交金额超过1亿元。

(二)抓金融改革,资金“供血”全面升级。充分发挥全市金改前沿阵地优势,以打造立足泉州、辐射全省的区域资本市场为目标,以构建多功能融资服务平台、集聚金融要素、创新金融产品、推动企业改制上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为重点,不断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一是推进挂牌融资。2017年,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新增挂牌企业104家,累计挂牌企业606家,新增融资额18.16亿元,累计实现直接融资32.76亿元,挂牌企业和融资额居全省各地级市首位。二是创新基金使用。实施国有产业基金使用机制改革,由国有产业基金入股参股高新技术企业和投资购买根据企业订单量身定制的理财产品,相关企业税收贡献增长76%三是提高资产证券率。“一厂一策”帮扶上市,名品电子、黑金刚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东南光电被列入新三板创新层企业。4家企业启动股份改制,19家企业列入省级、市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6家企业列入泉州市场外市场挂牌后备企业。四是稳定金融市场。采取由区属国有企业参与司法拍卖收购不良资产抵押物、“债务重组+并购重组”促风险大户重生等方式,有效压降不良贷款,提前三个月完成市下达的年末不良贷款率5%目标。实施区内银行机构风险防控化解激励考评,兑现奖励1000万元。协调解决20家企业资金链问题,涉及金额6亿元,为企业提供“过桥”转贷91笔,涉及金额4.66亿元。

(三)抓智慧建设,管理服务全面升级。围绕“互连、互通、互动、互生”目标,建设电子政务、智慧安监、智慧统计、智慧城管、智慧党建、工商网上巡查、社会事业民生服务平台等智慧项目,为助推园区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一是智慧管理上,推进“千兆进楼宇、百兆到桌面”,区内基本实现光纤网络、4G网络、无线局域网、高清数字电视网络全覆盖。大力推进OA系统建设,构建互连、互通、互动的“互联网+政务”平台;建设多个网上办事系统,成为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智能图书馆、共享单车、小黄人等智慧民生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智慧服务上,以打造全国最高效的行政服务品牌为目标,落实“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要求,对所有列入省、市、区的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推行快递式上门服务,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做到客商与审批部门、客商与被征地群众两个“不见面”。在全省率先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推行“审批备案制”,审批时限压缩在法定时限的12.5%,当场即办率达到87%以上,各项行政服务效能指标居全省前列,公众评议得分蝉联全市第一。

(四)抓配套优化,园区环境全面升级。坚持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建设园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补齐民生短板,全力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园区环境,吸引各类人才和投资者驻区安家、创业营商。一是提升形象。切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抓好创卫复审迎检工作,树立具备指路、明确管理区域和提醒群众遵守卫生纪律的多功能地界牌,集中力量开展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等关键点专项整治行动,完善环卫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围绕“住在公园里的开发区”的目标,组织实施景观提升工程,对道路景观、公园绿地、夜景照明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投入资金1.5亿元加快实施吉泰路改造升级和A区慢行道建设。在园区主路口具备路标功能的精品建筑项目建设,提升园区对外城市形象。二是提升品质。围绕“名学校、名校长、名老师”,加快市二实小开发区校区建设,扩容开发区实验学校,让创业者及务工人员子女“有学上,上好学”;深化医联体建设,开展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工作,通过购买医疗服务,大力扶持清医院升级,让员工群众“有医就,就好医”;完善污染物集中处理等环保设施,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防治大气污染,规范处理废物,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功创建绿色开发区,为创业者提高生态福利,让员工朋友“有得住,住得好”。三是提升稳定。全力以赴做好重大活动安保维稳,实现检查覆盖率、问题整改率“两个100%”。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实现园区社会治安高清监控视频全覆盖,密度居全市首位;推行完善“片区普查,部门专查”的安全生产网格化检查体系,全面深化“六打六治”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充分运用“智慧安监”平台实行分类分级管控,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检查,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未发生一般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国务院督察零问题、零信访。

(五)抓新园建设,互动载体全面升级。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加快官桥园区建设,新的互动发展载体加速形成。一是设施建设方面。完成进区大道南段及东西主干道东段竣工验收和北三路工程预验收及西三路工程建设;北八路完成雨污水管网及水泥稳定层施工,占工程量的45%;园区中路一期项目顺利开工。停工长达五年之久的B1地块土石方平整工程已基本完工,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00%F地块土石方平整竣工验收及C-1-01地块土石方平整也已完成。完成起步区道路绿化工程。采用PPP模式实施园区下洋溪整治及周边配套项目,启动再生水厂建设。二是要素保障方面。加快土地征收报批。联合官桥镇先后开展两次保护性施工,有效解决制约起步区“锁咽喉”工程瓶颈的B地块及周边项目300亩用地问题;完成252亩土地的移交,解决72亩争议地历史遗留问题;完成353亩林地报批工作以及605亩土地农转用报批工作。落实建设资金保障。通过购买理财产品、工程量质押、协调银行贷款利息互付、协调返还分配土地出让金、加大筹融资力度等方式,筹措园区建设资金8亿元,有效解决园区建设资金问题。三是项目引进落地方面。贯彻落实“大招商、招大商”工作方案,成功引进联东U谷、平安物流、保利协鑫、金榕纸桶等行业龙头企业,储备意向入驻项目34个。

(六)抓党的建设,事业引领全面升级。围绕打造园区党建特色区和政商关系亲清示范区建设,强化党组织引领助推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一是集聚高端人才。依托2.5产业园、圣弗兰产业综合体等平台,打造配套设施齐全,集企业研发、电商运营、医药运营、金融服务、人才服务、商务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人才创业综合体”,为各类人才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出台人才集聚示范区建设方案、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待遇配套政策,推动人才“港湾计划”落地见效。黑金刚公司董事长阙小鸿成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全市仅两名),特步公司被评为市级“企业人才高地”,安记公司林肖芳等5人入选市级“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多个项目。二是构建奖惩机制。坚持正向激励,负面约束,政治上,既对勇于担当作为、善拔“钉子”、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又对存在慵、懒、散、拖等行为,工作落实不力的干部予以问责。今年来提拔重用和免职、降职、劝退的分别占党工委管理干部12%14.8%。经济上,按实绩以每人年均1.5万元标准进行重奖重罚,有效提振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三是发挥党员表率。推动非公党员“在企业发展中先锋化、在遵章守法上模范化、在品行道德上标兵化”,突出党组织对非公党员“教育生动化、服务智能化、帮扶亲人化”,深入开展党员“承诺、践诺、评诺”,发动党员亮牌上岗,定好职责、公开承诺,在全区推广“党支部+技术中心”工作模式,广泛开展岗位技能大比武,积极推行党员示范岗等做法,发挥好党员的旗帜作用,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成党员,让党建成为企业的需要、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强化正面宣传。以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开发区建设“五个示范区”的发展思路,提升新闻宣传报道力度,积极宣传开发区各项发展战略、投资环境、发展成果,充分利用泉州电视台“今晚播报走进开发区”和泉州晚报“创新型开发区”栏目,大力展示开发区整体形象,有效提高开发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在市级主流媒体先后刊播新闻350多篇条,在人民网、新华网、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等省以上主流媒体刊播新闻120多篇条。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出台《党工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议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协调开展属地网站主体责任专项检查。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刊(播)新闻报道500多篇条。五是抓好统战工作。努力推动全员统战工作格局的形成。以全区“五大发展理念”工作小组为载体,构建“园区干部人人做统战工作”的新型统战工作体制。建立园区统战人士联席会议制度,团结联系区内非公经济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新社会阶层人士、留学人员、新侨人士代表等,积极引导他们在园区发展、重点项目、重要事项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15名新社会阶层人士加入市新阶联,2名当选为副会长。推荐产生市第八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1名委员、5名代表。六是落实“从严治党”。紧紧围绕“五抓五看”要求,严格落实“五抓五重”,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三个三”机制,深化政府性项目“四控二罚”机制。开展全区干部职工投资入股、借款和出借资金专项清理工作。全市率先制定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全程记实制度,要求各级领导主动对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细则、清单,做到全程纪实留痕管理;建立区管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制度,编制区管干部廉洁情况“活页册”,强化党内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二、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新福建”和“五个泉州”建设大局,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面建设“五个示范区”、“党建特色区”和“政商关系‘清’‘亲’模范区”,全力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泉州南翼经济增长极的建成注入活力担当尽责。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比增8.8%;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比增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增8%;工业增加值比增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增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增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增12.5%;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比增3%;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比增3%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任务,2018年要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1.注重提质扩量,提升实体经济能级

一要盘活存量增效益。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扎实推进腾笼换鸟深度开发,通过“收、调、转、建、整”五措并举,收储盘活存量空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厂房资源,努力推动园区总面积7%的土地实现项目更新、亩产提高。二要招大引强扩投资。按照“大企业、大产业、大品牌”带动的思路,紧盯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积极引入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小的好项目、大项目,精心抓好签约、开工、投产三个关键环节,做到项目可接续,不断档,以项目建设推动扩大有效投资。力争中意经贸合作“两国双园”项目在我区落地,深度对接国际产能,努力实现以生态经济为主导的二代开发区向以知识经济为主导、以国际资源优化配置为动力的三代开发区的转型升级三要做强产业优结构。对接泉州市“1234”现代产业体系,围绕“结构调优、产业调高”目标,一手抓好传统产业升级,推动主导产业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多层次多样化供给机制,在技术、产品、营销等全方位做优做强;一手抓好新兴产业培育,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力推新兴产业倍增发展,促进新动能持续快速成长;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齐头并进。

2.坚持特色发展,大力培育绿色经济

一要强化绿色规划。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大局,以获评“绿色开发区”为契机和起点,进一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用心做好“生态+”文章,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高颜值”和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二要集聚绿色产业。打造多元主体深度融合的绿能生态圈,加强优惠政策及财政资金聚焦扶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形成绿色产业发展要素新供给。三要实施绿色考评。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加强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进度,按要求抓紧建设建筑垃圾转运调配场,抓好园区节能减排、清洁生产、雨污分离、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工作,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3.深化金融改革,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一要提升金融支撑。持续推动各银行业机构积极争取新增信贷规模、总行直贷项目或单列指标,完善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体系,加快兼并重组、不良资产处置、城市建设等专项子基金落地运作,引导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兼并重组等基金为实体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二要发展绿色金融。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支持金融机构和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加大排污权和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要素为抵(质)押的绿色信贷、绿色要素交易融资。三要创新金融服务。进一步总结提升“1+N”综合授信、产业链商圈金融合作等服务模式、探索发展“银税互动”、“银税保互动”、“网格服务”等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四要强化风险防控。要坚持“见事早、出手快、处置活”,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4.精准智慧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要深化“互联网+政务”建设。建设智慧安监、智慧统计、智慧城管、智慧党建、智慧民生服务平台等智慧项目,推进智能审批、网上办理、马上就办、高效服务,落实“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要求,努力打造全国最高效的“快递式上门服务”特色服务品牌。二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拓展行政审批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通过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多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来支持企业发展,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5.致力民生提档,不断增进群众福祉

一要提升教育品质。落实泉州开发区教育人才引育和激励的实施办法等全省最优惠的教育人才引进政策,加快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发区校区建设,加快中国科学院幼儿园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学位数量。二要提升医疗服务。加强与市中医院、正骨医院等三甲医院的医联体建设,积极推进城市三级医院在我区设立分院或合作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保障基本公共免费服务覆盖率100%,推动居住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照料服务中心。三要提升园区形象。实施绿化提升三年行动,精心打造高标准的绿化精品点、景观线、绿化面。完成吉泰路改造升级、“A圈慢行区”和园区主路口的精品路标建设,优化公交线路,加大布局区内公共自行车网点,推动职工文化馆、党群服务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全体职工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四要提升社会稳定。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构建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继续深化“六个专项治理 ”行动,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有力开展打击恶意欠薪、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全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6.强化要素保障,高效推动新园建设

一要推进土地征收报批。加大镇村协调力度、全力解决征地历史遗留问题,加快推进官桥园区土地征收,协调推进解决批而未供相关事宜,通过官桥园区用地指标进行单列和申报省重点项目等做法,全力争取满足园区耕地指标和建设用地指标。二要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坚持全区融资一盘棋,加强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争取更多低成本的银行贷款、保险资金支持,并协调银行贷款利息互付、协调返还分配土地出让金、启动官桥园区PPP项目等方式,保障园区各项开发建设资金需求。三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基础先行、适度超前、综合配套的原则,进一步抓好园区道路、地下管网、公共交通、信息通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良好投资平台,更好地满足企业入驻投资需求。四要加快项目引进落地。并联考虑新区要素配套、人才配套、产业配套、环境配套、服务配套,创造有利于项目落地建设、增资扩产的成长环境。力争2018年引入3个总投资超10亿元的大项目。

7.突出党建特色,增强引领发展能力

一要抓牢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推动改革发展,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等工作中。二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严肃“三会一课”制度,抓好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探索成立居民小区特别党支部。突出非公党建“六化”,探索将党组织嵌入非公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使党组织在公司中治理法理化、组织制度化和服务具体化。三要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加强与省市级以上主流媒体互动协作,精心策划“五个示范区”建设成效的主题宣传。强化网络舆情应急管控,及时妥善处置热点敏感舆情。加强园区文化建设,支持和引导企业文化建设,持续深化“家+文化”活动。四要强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分类化、差异化、精准化的综合培训,深入推进干部队伍“大循环”,完善优化“五大发展理念”绩效考评机制,有效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扎实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监察体制改革、环保执法体制改革,协调理顺居民社保工作机制。深入对接人才“港湾计划”,引进培育1-2家市场化运作的专业性人才综合服务机构,重点支持互联网、医药、教育三类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五要抓好统战群团工作。认真落实《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深入开展“统战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和“助推‘五个示范区’建设主题实践”两项活动,进一步搭建好企业服务平台、参政议政平台、社会公益平台。扎实推进工会“互联网+”普惠性服务,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

8.贯穿全面从严,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一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及“三明三重三要”机制,坚决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二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坚持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动“1+X”专项督查机制常态化运作,坚决纠治顶风违纪问题,着力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三要强化对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动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开展“四控二罚”制度评估,进一步优化国有投资项目管理,有效堵塞工程建设漏洞,提升政府性投资项目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