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辖12个镇218个行政村,全县常住人口80余万人。
针对城中村、“九小场所”人口密度大、基数大的特点,惠安县因地制宜、因情施策,以螺阳镇为试点,逐步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在“小场所”里用实际行动织密全县“安全网”。截至目前,全县共排查“九小场所”1.6万家,发现隐患30216处,已全部整改,实现动态清零。累计拆除防盗网1527处,拆除面积2712.5平方米,184.69处/万。
网格巡防铁脚板 将事故消除于萌芽
“过期消防器材有没有更换?防盗窗上的应急逃生窗口设了没有?厨房的电器线路有没有规整清楚?”……近日,在螺阳镇尾透村,网格员正沿街挨店上门走访,对照清单仔细了解上一次检查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据悉,螺阳镇尾透村3个网格员负责5个片区,每半个月都会进行一次全面巡查。“如果回访时还没有整改,我们就会把名单上报到螺阳镇消防工作站,进行联合执法。”尾透村村书记许艺玲说。
螺阳镇辖25个行政村、128个自然村,为县城核心区,经济活跃。该镇辖区城中村小餐饮、小加工场所、烟酒店等“九小场所”较为密集。为实施精细化管理,螺阳镇积极探索,将镇划分为25个一级网格、145个二级网格、228个三级网格,在“九小场所”整治工作中,充分发挥网格化加铁脚板的作用,逐个场所进行排查。在巡查中,网格员通过网格化管理App现场采集信息,按照“检查-流转-处置-反馈-评价”,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螺阳镇已排查登记“九小场所”1321家次,整改消防安全隐患1611处,发现违规设置、影响逃生的各类铁栅栏、防盗网、广告牌144处,拆除91处,共288平方米,设置“逃生窗”53个。
包容审慎监管 人性化执法被点赞
店前经营,店后烧饭,楼上住人,违规设置影响救援的障碍物……这些隐患问题在“九小场所”和城中村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也是此次治理的重点。
近期,螺阳镇政府组织多部门联合对城中村和“九小场所”进行专项整治。“螺阳镇内生产经营单位约有1087家,基数大、分布广,在近期的排查中,我们镇共检查出87家存在‘三合一’现象,截至目前,都已整改完成。在整治过程中我们会充分考虑到有些店铺的实际情况,采取人性化执法。”螺阳镇综治办科员余孟阳介绍道。
螺阳镇东风村好实惠沙县小吃店是一家典型的“三合一”场所,且违规设置影响逃生和救援的障碍物,店主张某一人带着生病的父亲靠着这家店铺营生,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生活比较困难。
面对执法人员,张某坦言自己也知道这样做不对,谈及安全隐患尤其是火灾隐患,张某说,偶尔也有点担心,但觉得应该没事。
余孟阳说:“在执法过程中,我们做到了柔性执法,充分考虑他家的实际情况,于是我们镇帮忙协调租房优惠,并联系乡贤出资支援张某店铺需要的灭火器、防烟面罩等消防器材,帮助他尽快完成隐患的整改。”
安全是大事,在整治过程中,余孟阳发现,有一些经营者确实是安全意识淡薄,但也有一部分经营者存在各不相同的实际困难,“三合一”隐患整改难度较大。余孟阳说:“在隐患整改中,镇里各部门包容审慎监管,集思广益,多次宣传沟通并提供比较实惠的整改方案,让这些有困难的商户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安全的效果。”
用好下沉的执法权 提升消防执法效能
今年5月,螺阳镇综合执法人员在对“九小场所”检查中发现,位于螺阳洋坑村的某自建房加工厂安全出口处停放多辆正在充电的电动自行车,且拒不整改。执法人员在拍照取证和现场勘察后,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并依法对该场所负责人进行行政处罚。
据镇综合执法队队员介绍:“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前,乡镇发现这类违法行为,只能上报后等县消防救援大队派人执法。而改革之后,多头执法、多层执法等问题迎刃而解了‘一支队伍管执法’,大大提高了基层执法效率。”
在这次“九小场所”和城中村整治行动中,各镇综合执法大队结合辖区实际,接住也用好了手中的执法权,使得执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了更好更快地处理。整治工作以来,各镇累计办理消防行政处罚案件1425起。
技防物防叠加互补 防消工作越来越“智慧”
“‘城镇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监测到一起烟雾事件,请及时查看。”5月15日,在螺阳镇“智慧指挥室”里传来一声语音提示,值班人员迅速联系所在村的志愿消防队员前去查看,并将此情况向螺阳消防救援站报告。
为以科技赋能安全工作,近年,惠安县投入300余万元在螺阳镇拓展深化“综治中心+网格化+信心化”建设。“‘城镇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对全镇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和30秒一轮的巡航监测。”余孟阳介绍,系统在捕获可疑火源后会根据形状变化、运动趋势等要素,在确定火源、火点后,第一时间发出提示。此外,“我们还在系统中录入全镇辖区重点防火部位和周边消火栓的定位、建筑面积等基础信息,一方面方便消防救援人员掌握辖区火灾防范重点,另一方面确保辖区万一发生火灾能早发现、快处置。”
而在东岭村一处小场所地点,技术人员正在安装独立式烟感探测器,网格员仔细地把经营户的信息输入系统,并耐心地和商户们讲述安装烟感探测报警器的诸多益处,“安装烟感探测报警器后,一旦出现火情,终端预警信息会直接传输到镇消防综合管控平台、村网格员和您的手机,以便于第一时间处置火情,避免火灾扩大。”在听了网格员的介绍,该场所业主深有感触地说道:“虽然我平时也注重消防安全工作,但安装烟感探测器能在夜晚等最容易疏忽的时候提供安全保障,确实很有意义。”
“消防工作,宣传系于一半”。给微型消防车加装宣传屏、增设消防宣传文化墙、设立消防宣传阵地栏……惠安县在“宣”字上下了一番功夫。建成1个县级、12个镇级、218个村级“文明实践+消防”展馆,并发动各镇“惠女”消防志愿服务队每月组织辖区群众深入展馆开展“VR+安全”体验活动,使群众沉浸式掌握消防安全技能。
此外,惠安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九小场所”聚集区和城中村增设简易喷淋652套、独立式火灾烟感探测器11852只、燃气报警器装置3000余套、“智慧消火栓”二维码识别1000余套、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停放桩1105套,并为400余户出租房配备防烟面罩、手电筒等“应急救援包”,做到技防物防相结合,严守消防安全底线。
消防安全无小事,安全监管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惠安县将固本创新、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建立完善基层消防治理体系,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