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景区摩崖石刻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悠久、数量可观、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据不完全统计,清源山全区摩崖石刻600多方,古往今来名人留题比比皆是。这些遍布景区内的摩崖石刻与优美的自然景观交融辉映,不仅让游客赏心悦目,旅趣倍增,而且对发扬优秀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泉州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方案》的工作部署安排,近日,管委会粘怡群副主任组织业务科室和景区资源保护中心人员对清源山摩崖石刻进行调研,现场踏勘、调查摩崖石刻及周边环境现状。
学习、研究景区摩崖石刻历史文化内涵
现场踏勘
调研发现,为避免颜料等化学物质对摩崖石刻产生不可逆的破坏,景区内大部分摩崖石刻多年未描红,加上风化等自然因素影响,导致石刻字迹模糊,难以辨认;个别摩崖石刻周边因受到树木杂草特别是榕树树根的影响,存在破坏石刻隐患等问题,开展新一轮景区摩崖石刻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个别石刻字迹模糊
清理石刻榕树树根
通过此次调研,大家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保护、管理、利用好景区摩崖石刻,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延续清源文化内涵,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下一步,管委会将对全山摩崖石刻进行新一轮的摸底,在步游道两侧方便游客游览的较有价值的摩崖石刻附近增设二维码标识,利用扫一扫二维码的方式让游客了解摩崖石刻的内容;为便于科学保护和管理,对摩崖石刻进行GPS准确定位,对现状进行拍照存档,做好摩崖石刻的电子记录档案。同时邀请有资质的文保单位对景区摩崖石刻保护方案进行设计,并上报文物部门批准后实施,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检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成果,并更好地推动景区的文物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景区资源保护中心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