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福乡位于永春县北部,南距县城24公里,是中国陶瓷之乡,福东村苦寨坑原始青瓷古窑址被评为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永春县司法局、介福乡政府在介福乡福东村兴建瓷乡法治文化基地,陶瓷文化、闽南文化、乡愁文化与法治文化有机融合,集休闲、娱乐、旅游和普法为一体,是泉州市唯一、福建省内独特的陶瓷法治文化主题景观带。
瓷乡法治文化基地第一期工程由五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海丝之船 瓷法前行》。船和帆的制作用料就地取材使用介福本土的青花瓷杯和今年新开道路的山石,青花瓷杯约使用1700个,整座作品约3.07米高,代表着瓷乡陶瓷文化距今已有3700年左右的历史,每个青瓷杯都整齐向内,寓意瓷乡人民勤奋团结、“石来运转”, 瓷乡产品如今正通过泉州海丝之船畅通世界各地,在“法”的庇护下致富之路已打开,一往无前。
第二部分:《百米福道 法治之路》。上部分由10个贴上“福”字春联超大型陶瓷水缸, 每个福字分别用隋文帝–唐高祖-唐太宗-宋微宗-宋高祖-明成祖-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等历代10个帝王“福”字书写体组成,每个水缸配以“用尊法,讲法,学法,知法,懂法,明法,守法,护法,依法,用法”等10个法治常用语来体现法治之福,每个福字间隔约10米,总长约100米,寓意瓷乡人民对法治之路上美好生活的最好愿景--十全十美;下部分由小孩游戏使用的不同方块造型底座组成,每块方块中陈列古代农村常用的陶罐,组成陶瓷展柜,让游客、乡贤回来时可以仔细回味孩童时光和故乡情怀。
第三部分:《闽南印象 方言普法》。把25对闽南谚语用闽南
特色古砖雕刻而成的。通过会说话的闽南古砖,道出了童时长辈之教诲,这些蕴含生活哲理和德治、法治至理的闽南谚语,如:人和万事兴,家和万事成;做田好田边,住厝好厝边;常在河边走,难免会湿鞋;一时想不到,终身苦到老;毋沾烟和酒,活到九十九;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兄弟若同心,田涂变黄金……犹还在耳边回响,至今我们还在经常使用。
第四部分:《方圆之桌 天地人和》。由一套4X1.5M的现代桌椅组成,游客游玩时可以小歇;桌面上书“福、德、法、勤”4个字状似古代书竹卷平放于上,每个字旁边配有传统文化对其的注解和含义,如“德从心修”、五福含义等等;“福德法勤”四字用瓷乡的瓷片拼成,每个方向象征着瓷乡民俗文化持续发展的精髓所在,也与“天地人合”易经文化相吻合,使群众游客在参观体验完法治文化廊道后坐下来休息时,对中国“福”“勤”“法”“德”传统文化有着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第五部分:《历史长河 乡愁之根》。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用早前电影胶片与下部分用农村老房子石头墙根的形式相结合呈现中华陶瓷文化历史与法治进步历史,如电影胶片首现瓷乡苦寨坑窑的发现将中国烧制原始瓷历史向前推移200年及中国历代陶瓷作品代表及体现西周“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刑罚世轻世重”法治思想等史实,让游客进一步了解中国陶瓷文化、法治文化发展的历史。下部分就地取材来自于河溪道中小石头,石头墙陶瓷展示廊道采用传统老方法建造,使游客对老房子的回忆与永春乡愁文化、陶瓷悠久历史相融合,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