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0146-3201-2024-00023
- 备注/文号:泉芯管函〔2024〕5号
- 发布机构:泉州半导体高新区管委会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4-18
陈德钦等6位代表:
《关于完善地方财政协同配套支持,加快泉州市数字产业化进程发展的建议》(第1131号)收悉,该建议由我管委会会同泉州市财政局、科技局办理。现将有关办理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在企业扶持上下功夫,做好企业创新推动者
“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梯次培育链不断完善,创新主体加快进阶登高。2023年度,全市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28家,同比增长37.09%,创历史新高,居全省第二。1196家企业获认定高企,高企保有量同比增长29.6%,增速居全省第一;高企保有量同比提升1.59个百分点,是福厦泉唯一实现比重正增长城市。新培育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244家(居全省第1),总量达716家(居全省第2)。对企业牵头承担处在执行期的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按获得国家实际资助额1∶1比例、单家企业单个项目不超过1000万元给予奖补,奖补资金由企业主要用于相关研发活动。三安项目所在地南安市更是出台了《南安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超越三年行动方案》(南委〔2021〕19号),推出了近90条政策、超千万的奖励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超越。
二、在人才集聚上下功夫,做好人才养成培育家
为加强半导体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我市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和团队评审及政策支持规定的通知》(泉政办〔2021〕29号)和《中共泉州市委办公室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涌泉”行动集聚各类人才在泉创业就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泉委办发〔2022〕5号)等政策文件基础上,结合我市半导体产业发展和人才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泉州市支持半导体产业人才引进若干措施》(泉政办规〔2023〕16号),通过聚焦购房、生活、落户等人才关注的需求和热点,进一步吸引和集聚了半导体“专精尖缺”人才。目前全市半导体产业从业人员超15000人,其中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超1300人,2023年度共发放各类人才政策支持超2000万元。
三、在政策支持上下功夫,做好经济发展耕耘人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各级各部门出台的惠企惠才政策,并结合我市实际,不断夯实吸引高新企业、高级人才来泉创业就业的政策体系。2023年度汇编并引发《泉州惠企政策申报指南》,包括14大项133个惠企惠才政策申报条件及奖励措施等。同度发布的“1+3+N”系列政策包,涵盖高企培育、工业设计、科技成果转化等各领域,配套创新基金超150亿元、天使基金5亿元。
其中,出台的《泉州市智能制造数字化赋能若干措施》每年配套安排超5000万元产业数字化专项资金,综合采取一次性奖补、融资贴息、政府采购付费等,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标杆企业、推广工业设计应用、支持打造产业大脑、支持园区企业建设等方面进行奖补支持,加快推进我市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出台的《加快推进企业入驻标准化工业(产业)园区促进增产增效的指导意见》,实施入园企业技改投资“直补+贴息”机制,对入园企业上新设备给予20%设备补助,最高500万元;对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引进高端装备设备给予20%补助,最高500万元,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标准实施数字化技术改造。出台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若干措施》,围绕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激励科研院所研发创新3方面,设立规模超过1亿元的企业研发投入奖补资金,最高1000万元贴息补助等11条政策措施。
此外,我市创新推出“财政+”思路举措,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强化财金协同联动,制定出台《泉州市关于支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及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实施方案等相关配套政策,构建“1+N”“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政策体系,以更加创新灵活、精准高效的措施,鼓励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数字化领域投资,全面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发展。
下阶段,我市将以“强产兴城”为导向,以“三争”活动为抓手,在深化实施现有惠企惠才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我市数字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更加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力,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助推泉州市数字产业发展。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数字产业化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林燕斌
联 系 人:肖星瑜、黄炳地
联系电话:18659079998、13599727233
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4年4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