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人民政府|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政府信息公开
    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5-04-09 15:03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泉州半导体高新区管委会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企业服务等方面,履职尽责、开拓创新,全面推动全市半导体产业聚链成势、跨越发展。全市半导体规上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6.7%;新增签约项目42个,总投资192.4亿元;龙头企业增资扩产项目有序推进;泉州光子技术产业列入国家高新区光电子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安溪半导体照明产业列入国家级中小企业制造集群。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突出强链补链,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

      年内推动签约半导体产业项目42个,总投资192.4亿元。一是聚力产业链招商。瞄准龙头企业国产化替代关键领域,会同龙头企业多次开展招商座谈会,梳理完善龙头供应链图谱,形成产业链招商项目336个,并创新实施项目引荐人奖励机制,联动企业提升招商实效,如赴上海参加SEMICON CHINA展会并深入对接华海清科等一批产业链配套企业,成功引入鑫芯之火半导体设备配件等项目;推动北方华创、拓荆科技、芯源微等龙头供应厂商在泉落地技术团队,有效补齐产业配套环节。二是做好“走出去”招商。赴北京拜访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做好重点项目支撑事宜;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哈尔滨、沈阳、西安等地招商,实地考察Oppstar、胜科纳米、鼎龙股份、上海新昇等细分赛道头部企业超20家;组团参加武汉光博会、南京世界半导体大会、集邦存储峰会等业内权威展会,深入对接光舵微纳、清溢光电、艾森半导体等单位,取得良好招商推介实效。三是深化“引进来”服务。统筹做好“策划-初审-磋商-尽调-签约”招商全流程服务,年内共完成42个项目初步评估;加强市县联动,积极对接蓝固新能源、恒坤新材料、中科艾尔等优质项目,主动推荐到合适的县市区,凝聚合力共同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参与优炜芯项目工作推进专班,协助推进协议起草、项目谋划、产品应用等事宜。

      (三)强化统筹调度,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全面开展重点工作定期调度,统筹推动全市半导体产业发展,2024年全市半导体规上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6.7%。一是核心项目多点突破。宇极项目一期、良颐科技、中探针总部等项目竣工投产,宇极项目二期、高仙机器人制造基地、杰为半导体等项目开工建设,有序推进固电科技、友腾光电等项目进驻园区、装修施工等工作。二是载体项目相继投用。深化园区标准化建设,加速园区项目同步导入,晋江芯智造产业园一期、联东U谷·南安半导体科技产业港、南安科创中心一期、安溪芯园一期等项目均实现建成投用,共可提供标准厂房近50万平方米,累计签约入驻企业达99家。

      (四)发力营商优化,生态构建打出“组合拳”

      持续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一企一策促发展”专项服务行动,聚焦企业经营堵点、人才痛点、融资难点、宣传焦点等方面,致力优化营商软环境。一是服务提效解难题。深入了解企业诉求,累计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问题51个,如解决宇极二期项目建设、中探针招工引才问题,引导渠梁电子、佑达材料等享受专利快速预审服务。二是产教融合聚人才。做好《半导体产业人才引进若干措施》宣贯与申报认定工作;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集成电路行业项目对接活动,现场签约合作项目6个;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开展集成电路专业硕士项目建设;与福建农林大学合办光电与网络工程实验室。三是金融赋能促项目。充分发挥国科嘉和海丝芯进一号基金、泉州市科创天使投资基金赋能产业作用,加快导入精电光科等基金推荐项目;持续深化与国开行、建行、中信等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协助半导体企业累计获批融资超百亿元。四是宣传造势优生态。与泉州师院共同举办泉州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接活动,会同晋江举办“海丝芯城 数创未来”产业场景招商活动,联合胜科纳米召开2024年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趋势研讨会,吸引众多业内专家、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等参加交流,进一步打响泉州芯谷品牌。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管委会将继续深化拓展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落实市委、市政府“抓项目、促发展”系列专项行动,全力推进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推动全市半导体产业提档升级。

      (一)加速项目建设,实现产业能级新跃升。统筹做好重点项目调度工作,全力推进龙头项目实现破局发展,保障三安项目按时序释放产能,加速渠梁、博纯、宇极、慧芯激光、宏芯科技等重点项目达产放量,推动高仙机器人、固电科技等项目早日竣工投产。

      (二)全面招商引资,推动产业格局新突破。发挥本地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围绕装备、材料、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链上下游,争取半导体精密加工件制造基地、半导体零部件生产基地等项目落地,构建更加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条。

      (三)加快平台构建,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福建省光子协同创新研究院、泉州师院光子技术研究院、福州大学-晋江微电子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聚焦集成电路、光子技术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力争在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打造产业研发、成果转化高地。

      (四)提升金融质效,激发产业资本新活力。加强向上对接,全力争取国家大基金、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国债、专项债等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强与国开行、农行、中信、华福证券、国科嘉和等金融机构的联动合作,提升金融赋能实效。

      (五)发力产才融合,打造产业人才新高地。加快实施《关于支持半导体产业人才引进的若干措施》,吸引集聚一批高端人才来泉就业创业;深化产教融合,支持企业与更多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完善本地人才培育机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