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泉州半导体高新区管委会围绕“抓点铸线拓面建体”产业发展思路,发力招商引资、促进项目投资、优化产业生态、保障企业运行,全面推动全市半导体产业聚链成势,跨越发展。年内全市半导体产业规上产值270亿元,同比增长29%;电子信息产业工作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肯定;2021年度省自贸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先行区创建工作位列全省前10、2021年度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排名全省第16位。
一、2022年度工作总结
(一)抓实党建引领,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一是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以模范机关创建为导向,扎实开展“勇当主力军、机关我先行”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实行党建清单制度,将党建工作任务项目化、清单式管理,责任分解到人。落实抓党建述职评议反馈问题整改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整改工作,严格制定整改方案,及时完成全部问题整改。按期完成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选优配强支部班子,支部委员由3名增加至5名。二是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建立健全以“中心组领学、党支部研学、专题讲座导学、红色资源促学、个人自学”为主体的“五学联动”体系,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相关重要精神展开深入学习,年内开展中心组学习会12次、专题研讨4次、支部学习会27次,各党工委委员分别开展专题党课及宣讲。三是开拓党业融合新局。坚持“一支部一品牌”,深化实施“四联”党建工作模式,党建工作再创佳绩。全市机关党建课题调研论文获一等奖;申报全市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并荣获三等奖;组织制作《“芯谷人”的一天》廉洁文化微视频获市三等奖;制作《“四联”集成“大党建” “三区”联动“芯”征程》短视频并参与“新时代泉州机关基层党建新成就”短视频评选获优秀作品奖。
(二)聚力招大引强,加速产业聚链成势
创新拓展机构招商、资本招商、专家招商、平台招商等新模式,嫁接导入中电科、北理工、专家院士等外部资源,集聚一批优质项目落地我市,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后劲。全市累计落地建设产业项目76个,总投资1401亿元,其中,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11个。2022年全市新增签约全色光显、灏谷光电、科塔等45个项目,总投资规模315.9亿元,其中,投资规模超10亿元项目7个。总投资20亿元的石狮兰姆达光模块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南安芯谷腾云硬科技半导体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安溪粒量科技Mini LED封装产业项目、总投资8亿元的晋江高性能电子陶瓷基板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
(三)坚持项目带动,促进产业提质增量
2022年全市组织实施半导体产业重点项目22个,完成固定投资超百亿元。全市在建的半导体产业标准化园区载体共4个,用地面积689.3亩,规划建筑面积91.3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38.4亿元,年内完成投资约13亿元,实现快建成、快投用。其中,晋江集成电路小微工业园7栋标准厂房已全部封顶,已对接意向入驻企业21家,部分厂房交付入驻企业装修;安溪芯园一期4栋6.05万平方米厂房已全部封顶,计划2023年上半年投用;南安芯谷科创中心一期7栋厂房全部封顶,厦门科塔、森美飞特等3个项目已正式签约,其中,厦门科塔项目年内进场装修。探索市场主导型园区路径,加速推动联东U谷科技产业港、腾云硬科技半导体产业园、均和云谷高新科技港等项目载体建设,总建筑面积超70万平方米,意向入驻项目近80家,有力提升招商承接能力。
(四)健全配套体系,推动产业生态建设
一是支持科研平台建设。配合推动福建省集成电路创新实验室落地建设工作;支持泉州师院光子技术中心、天津大学集成电路研究院等建设,协助做好项目产业转化。二是对接导入金融资源。持续深化与国开行、中信等银行机构的战略合作,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注入半导体产业,累计为半导体企业获批融资超30亿元。组织召开4场项目路演活动,累计邀请12个项目方和超30家资本方参加,搭建资本与项目双向交流平台,支持初创项目在泉产业转化。三是营造良好产业氛围。成功举办“海丝芯城 数创未来”集成电路分析测试及关键材料装备技术研讨会,集聚了姚建年院士等行业专家,吸引全国超50家企业、20余家金融投资机构和多家科研机构参加,构建半导体产业朋友圈。
(五)聚焦高效服务,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一是积极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一企一策促发展”活动。建立企业服务专线,累计为20多家企业协调解决运输管制、生产物资供应不足等问题40多条。灵活运用融资租赁、订单融资、买方信贷等金融工具,协助企业获得投融资共计25.35亿元。二是有效拓宽招工引才渠道。与泉州师院、福州大学、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推动开展“订单班”人才培养合作,组织360多名电子技术、光电等专业毕业生到企业顶岗学习。组织15家半导体企业前往莆田学院对接招聘、产学研合作事宜,同步策划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促成100多个意向岗位和500多个实习岗位,助力解决企业招工难题。三是全面开展项目前期评估服务。组织编制《泉州市光子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光子技术产业的规划引导。发挥项目决策参谋作用,及时做好项目分析评估,完成项目初评130项(次)。四是有力筑牢疫情防线。统筹机关及各分园区按照“一园区一专班”“一企业一专员”标准成立党员服务队,协调部分重点企业员工实施两点一线生产闭环管理,确保企业稳工稳产;组织专班专人第一时间将省、市、县各级助企纾困稳产政策传达给企业,并就政策申报做好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双向衔接,得到企业充分肯定。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管委会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落实市委“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以及市政府“抓项目、促发展”专项行动部署,围绕电子信息产业三年倍增的发展目标,力争半导体产业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一)强化龙头引领,集聚优势特色产业链
围绕“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积极引进龙头项目,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集聚水平。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进一步培优扶强三安、渠梁、慧芯等龙头企业,优化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光芯片的产品结构,上连下延扩展产业链,打造具有产业特色的泉州板块。
(二)强化项目撬动,筑牢提质增效压舱石
紧抓全市园区标准化建设工作契机,把在建空间载体作为双轮驱动战略的“主战场”和今后一段时间带动有效投资、促进招商落地、壮大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托,重点推动南安科创中心、联东U谷科技产业港、集成电路科学园小微工业园、安溪芯园等项目加快建成、早日投用。
(三)强化资本招商,打好招大引强组合拳。
招商举措方面,一是强化产业链招商。做深做实重点产业链规划,谋划盯引“竞争性强、成长性好、关联性高”的产业链引擎性项目,瞄准“国字号、中字头、世界500强”,推进科学招商,力争在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上取得突破。二是强化资本招商。持续深化与省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市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银行的战略合作,打通PE、VC、券商、险资、基金等各类融资通道,不断撬动泉州庞大的民间资本注入到半导体产业中,为项目量身定制落地-投产-放量的全周期融资解决方案。三是强化载体招商。依托现有在建成熟载体空间,布局完善标准厂房,确保项目迅速落地、迅速投产。四是强化品牌招商。继续办好集成电路领域全国性赛事,积极赴外参加IC China等行业展会、论坛,同步做好招商推介。五是强化招商队伍。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组建研究、招引、服务和专家“四位一体”的招商团队。
(四)强化人才支撑,激活产业发展源动力
一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涌泉计划”,实施优秀人才回泉工程,建立泉籍电子信息产业人才信息库,分类分层开展“专家芯谷行”“大学生夏令营”等活动,促进泉籍大学生和在泉高校毕业生回泉、留泉创业创新。二是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支持更多在泉高校设置电子信息相关学科,促进电子信息企业与高校开展“订单班”、“二元制”等人才培养合作,强化电子信息领域产业人才培训。三是联合行业龙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组建泉州电子信息产业联盟,定期开展主题沙龙活动,营造良好人才氛围。四是探索出台产业人才招引政策,围绕引、育、留、用全生命周期,从人才认定标准、发放工作津贴、财政贡献奖励等方面加大政策优惠力度,构建完善的人才发展服务体系。
(五)强化企业协同,构建创新开放生态圈。
一是围绕产业协同发展目标,支持福建省集成电路创新实验室、泉州市“一院两中心”等高端平台建设,打造一批新兴产业研究院、产业创新中心、产学研转化基地、科技公共服务中心等高水平电子信息创新载体,聚焦集成电路、光子技术、光伏、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着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工艺和标志性产品。二是配合推动泉州市创业天使直投基金、泉州市科技创新天使基金加快设立,持续加强与国开行、国开金融、中信建投等金融机构的交流联系,创新“积分贷”“投贷联动”“银担协同”等模式,实质性提升金融赋能作用。三是强化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间相互合作、资源互补,围绕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批量生产、示范推广等环节开展协同创新,构建新型创新合作网络和利益共同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