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泉州市“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2022年专项行动方案》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产业规模,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晋江经验”,紧抓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壮大。落实“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和“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部署,着力优化产业生态圈,增强产业链发展韧性,聚焦高端化、规模化,培育具备国内一流市场竞争力、产业辐射力和创新活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打造我市经济后万亿时代的新增长极,引领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
(二)发展目标
围绕建设泉州半导体高新区、全国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服务示范基地,突出服务万物互联、进口替代,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兴制造产业,巩固提升电子信息传统优势产业,持续做强电子信息服务业。到2025年,培育形成产业发展特色突出、产业体系基本健全、产业生态较为完善、产业创新显著增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实现电子信息产业产值1500亿元的目标。
二、工作任务
聚焦集成电路、化合物半导体、光子技术、智能终端、通信设备(对讲机)、电子元器件、光伏、软件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人工智能等10个细分产业区块,按照“一行业一方案”加快推动产业发展。
(一)电子信息新兴制造业
1.集成电路产业
重点依托泉州半导体高新区晋江分园区,进一步深化泉台产业合作,重点发展存储器制造,加快国产化进程,布局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构建“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装备—终端应用”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生态圈,力争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达400亿元。
工作措施:一是加快打造国内领先、拥有自主技术的DRAM存储器生产基地。二是加速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强链补链,支持胜科纳米、中探针等项目投建投产,尽快形成产能。三是集聚上下游设备、材料、终端等配套项目,拓展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智能新领域,完善全产业链条。
(责任单位:晋江市政府、泉州半导体高新区管委会等单位牵头,市工信局、科技局等单位配合)
2.化合物半导体产业
主要依托泉州半导体高新区南安分园区,以三安高端化合物半导体制造项目为龙头,上延下拓材料、设备、设计、封测及终端应用产业环节,实现产业集聚,力争2025年化合物半导体产业产值达300亿元。
工作措施:一是聚焦泉州三安高端化合物半导体项目,加快推进高端氮化镓/砷化镓LED外延及芯片制造、大功率氮化镓激光器生产线、射频生产线、滤波器生产线等系列投资项目投产达产。二是加快推进联东U谷科技产业港、芯谷南安科创中心、均和云谷高新科技港等项目载体建设,打造复合办公、生产、研发等功能的产业园区。三是发挥泉州三安龙头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引进化合物半导体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布局产业链关键环节,打造涵盖“衬底—芯片—封装—应用”的全产业链。
(责任单位:南安市政府、泉州半导体高新区管委会等单位牵头,市工信局、科技局等单位配合)
3.光子技术产业
依托泉州半导体高新区安溪分园区、鲤城高新区、石狮高新区、泉州软件园、惠安城南工业园等专业园区,加快推进(传统/超精密)光学产业、以光芯片为核心的光通信产业、以LED为代表的光电产业,进一步巩固、提升光电产业集群,抢占光子技术产业新赛道,构建光子技术产业生态圈,力争2025光子技术产业产值达300亿元。
工作措施:一是巩固发展光电产业,加速推进晶安光电、天电光电、信达光电、海佳彩亮等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和扩产增效,进一步完善“衬底-芯片-封装-应用”产业链条,带动产业向上下游两端延伸,提升光电产业规模。二是推动中石光芯快速放量,加快宏芯科技、慧芯激光、全色激光等重点项目投建投产,致力招引产业上下游项目落地,壮大光子技术产业规模。三是一张蓝图绘到底,抓紧编制泉州市光子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谋划打造泉州市光子技术产业高端平台。
(责任单位:泉州半导体高新区管委会、丰泽区政府、石狮市政府、惠安县政府、安溪县政府等单位牵头,市工信局、科技局等单位配合)
(二)电子信息传统制造业
4.智能终端及通信设备(对讲机)
依托海西电子信息产业育成基地、洛江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石狮高新区、南安霞美对讲机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数字对讲机、船舶通信导航、智能终端精密零部件、数字卫星接收机、智能安防等产业升级。
工作措施:一是推动对讲机产业向数字化发展,融合物联网、大数据拓宽应用领域,由传统制造商向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商提升,推进行业实验室和检测中心建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发挥通达、天地星、飞通等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拓展智能终端及对讲机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壮大产业规模。三是加快推进通达、科立讯、宝锋等重点企业项目建设,实现扩产增效。
(责任单位:丰泽区政府、洛江区政府、石狮市政府、南安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工信局等单位牵头,市科技局配合)
5.电子元器件及光伏
依托鲤城区江南高新科技园区、南安光伏产业基地、晋江经济开发区五里工业区等园区为载体,发展以微型化片式化电容器、优质电容器薄膜、高效环保电子陶瓷元件等为重点的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发展以低成本高效率电池、组件、光伏应用产品等为重点的光伏产业集群。
工作措施:一是依托高效太阳能电池装备与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推动形成异质结电池关键设备和成套设备的供给能力,打造光伏技术和装备中心。二是发挥火炬电子、阳光中科等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发展电子元器件、光伏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完善产业链。三是加快推进火炬电子、阳光中科、利豪电子等重点企业项目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责任单位:鲤城区政府、晋江市政府、南安市政府、市工信局等单位牵头,市发改委、科技局等单位配合)
(三)电子信息服务业
6.软件服务业
依托泉州软件园、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等载体,紧抓泉州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机遇,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提升软件供给能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壮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体系,推动软件产业集群发展。
工作措施:一是充分发挥泉州软件园、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等园区的资源载体优势,围绕泉州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面向关键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加大产业链项目招商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支持培育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重点推动工业智能控制软件、工艺过程分析模拟和优化软件、供应链管理软件的研发与推广应用,研发支持装备智能化、机电一体化、工业自动化的工业嵌入式软件,提高基础工业软件及相关服务供给能力。三是加大软件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充分发挥泉州本地人才引进政策优势,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责任单位:丰泽区政府、安溪县政府、市工信局、人社局等单位牵头,其他有关单位配合)
7.信息技术服务业
以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泉州软件园为依托,以南威软件为龙头,积极引进产业上下游企业在我市落地,培育我市信息服务创新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信息服务产业加快发展,力争到2025年,实现年产值达100亿元。
工作措施:一是以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为基础,加快建设泉州先进计算中心等新算力基础设施,积极构建智能计算和存储灾备兼备的大数据园区及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二是以空天大数据中心、影视大数据中心为突破,推进特色大数据中心发展。三是依托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建设各细分领域数据云平台,为企业提供不同层次的个性化的IaaS、PaaS和SaaS服务,完善云计算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安溪县政府、市数字办等单位牵头,市工信局、科技局等单位配合)
8.人工智能产业
依托“泉州芯谷”、数宇福建(安溪)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重点发展存储器、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等硬件支撑,大规模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到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完备,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引领带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加速涌现。
工作措施:一是依托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等我市优势科研单位,聚焦人机协同、自然交互、多机协同控制的新一代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开发焊接、装配、喷涂等智能工业机器人。二是实施重大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机制,聚焦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开出“技术榜单”凝练生成重大科技项目,支持本地企业联合在泉科研院所和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三是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双创载体将人工智能作为优先引进和支持领域,推进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孵化培育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企业。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丰泽区政府、洛江区政府、晋江市政府、南安市政府、安溪县政府等单位牵头,市发改委、工信局、数字办,泉州半导体高新区管委会等单位配合)
三、招商目标
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电子信息产业招商引资工作,立足本地实际,强化工作措施,认真抓好落实,持续培优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力争2022年全市实现新签招商项目240个、总投资超1300亿元,签约落地20亿元以上项目20个(或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的目标要求。根据各区域产业发展情况,招商目标任务划分为三个梯队,具体如下:
(一)第一梯队:晋江、南安、泉州台商投资区
每县(市、区)年度签约25个项目、投资额160亿元以上,其中签约落地20亿元以上项目3个(或10亿元以上项目6个)。
(二)第二梯队:泉港、石狮、惠安、安溪
每县(市、区)年度签约20个项目、投资额120亿元以上,其中签约落地20亿元以上项目2个(或10亿元以上项目4个)。
(三)第三梯队:鲤城、丰泽、洛江、永春、德化、泉州开发区
每县(市、区)年度签约15个项目、投资额60亿元以上,其中签约落地20亿元以上项目1个(或10亿元以上项目2个)。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泉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小组,统筹推动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发展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督促、落实发展小组作出的决策部署,协调推进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各项日常工作,挂靠在半导体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由发展小组副组长兼任,常务副主任由泉州半导体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兼任,副主任由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兼任。市工信局、科技局、数字办,泉州半导体管委会,市金控集团等单位选派骨干组成工作专班,承担各项具体工作。
(二)强化督促落实
建立比拼晾晒工作机制,每月对各县(市、区)电子信息产业工作推进及招商情况进行评比,并通报晾晒完成情况,对推进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上报市委市政府予以嘉奖表扬,对工作推进较慢、目标任务完成较差的单位进行督促。同时,建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小组会议制度、政企对接制度等,定期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完善智力支撑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结合本单位/本区域产业情况,聘请国(境)内外知名专家担任泉州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咨询顾问,组建产业专家库,构建泉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体系。
(四)强化资金支持
积极向上争取国家、省上专项资金、投资基金的参与,导入产业基金,发挥资金纽带作用和杠杆效应,持续不断地提供产业发展动能,强化对电子信息产业链重点企业、主要环节、关键设备、先进材料的资金支持,做大产业规模。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或金融机构总部资源倾斜,在财税支持、金融支撑等方面,量身定制具体实用的支持举措。
(五)完善人才保障
多形式、宽渠道、全方位建立人才招引新模式,建设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队伍。落实好相关政策,大力引进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优秀人才,同时引入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制定激发科技人员的股权、期权激励等收益分配机制,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建立健全由高校、培训机构和企业内训相结合的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训体系,积极引进优质师资和培训资源,培养本土电子信息产业人才。
(六)加强宣传力度
建立信息宣传制度,各成员单位及时整理本单位/本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工作信息和工作动态并报送至办公室,每月至少一次,办公室不定期编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小组工作简报》,及时分享各县(市、区)好的经验做法。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电子信息产业工作成效及亮点的宣传报道,结合国内重要展会、重大招商活动、签约活动等,大力宣传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及相关政策措施,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招商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