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0101-1000-2015-00018
- 备注/文号:泉政办〔2015〕16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15-02-02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2015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直和省部属驻泉有关单位,各金融机构:
《泉州市2015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泉州市2015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要点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年,也是金改加快突破、拓展创新、提升实效的重要一年。今年金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我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勇担当、打头阵、走前列和打开“两个通道”目标,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加快关键环节突破,推动金融资源集聚,促进金融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主要目标是:实现金融业增加值增幅高于GDP和服务业增加值增幅,银行贷款余额与GDP比值提高到0.9:1以上。
一、持续扩大信贷投放规模
(一)增加资金供给。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缓解“融资难”一系列举措,引导银行业机构扩大信贷资源。推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协同银行业机构向上争取扩大产品创新、信贷审批等权限,推动银行业机构争取增加存贷比弹性,利用央行改进合意贷款管理的有利时机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拓宽表外融资渠道,继续扩大表外融资规模,努力扩展融资总量。(责任单位: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泉州银监分局、市金融工作局、在泉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调优信贷结构。构建金融支持“数控一代”等重点产业发展新模式,引导信贷资金向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倾斜。加大对纺织鞋服等传统优势产业及“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扶持力度,确保全年涉农、小微企业两项贷款增幅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幅。探索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石结构房屋改造的新途径,争取人民银行总行将泉州石结构房屋改造列为国开行棚户区改造贷款的重点支持范围,加大金融机构与石改办的合作力度,为零星石结构房屋改造提供融资支持。(责任单位: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泉州银监分局、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住建局、市金融工作局、在泉银行业金融机构)
(三)健全政银企联动机制。进一步理顺金融工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关系,探索建立协同协作的有效模式,形成联手联动的立体式金融服务体系。建立政银企信息共享平台,定期发布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落实银行业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责任书》,防止信贷投放“喜大厌小”和不合理的高利率、高费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考核力度,推动银行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泉州银监分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在泉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推动建设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
(四)加快发展银行业机构。继续实施“引银入泉”工程,力争引入银行业机构2家以上。争取国开行支持在泉州设立保障性安居工程或棚户区改造金融事业部。支持发展混合所有制金融组织。做大做精地方法人银行业机构,推进地方金融机构经营体制改革创新,争取泉州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推进银行业机构延伸服务网络,支持银行通过社区金融、小微支行和手机银行等提供多层次金融服务。推动在泉银行业金融机构组建“有限牌照”子银行。完成村镇银行筹建开业县域全覆盖。争取获批第二批民营银行试点。(责任单位:泉州银监分局、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市金融工作局、省农信联社泉州办事处,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推动消费金融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运营发展,金融租赁公司获批筹建开业。争取信托国际保险和再保险巴林股份公司来泉设立代表处。争取商业保理试点实施方案获批,探索发展商业保理业务。(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市商务局、泉州银监分局、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市贸促会、市保险协会)
(六)规范发展交易场所。推动海峡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海峡石化产品交易中心创新发展,推动福建联合商品交易中心获批开业,争取八闽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获批筹建。建立健全各类交易场所市场监管体系,推动各类交易场所规范经营、有序发展。鼓励各类交易中心设立大宗交易商品交收仓库。鼓励各类交易场所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基金、担保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发挥各类交易场所在市场配置资源中的有形载体作用。(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晋江市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三、创新金融服务体系
(七)深化提升产业金融。拓展“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推动金融机构设立产业金融专营机构,加快晋江、石狮、南安等辐射县域的金融服务载体建设,加快构建金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模式。引进发展创投基金、产业基金,争取设立政府创投引导资金,通过参股投资、跟进投资等方式,吸引和培育更多创业投资企业,推动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作用,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创新业务,推动金融支持“科技小巨人”企业。推动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构建“东亚文化之都”和“海上丝绸之路经贸文化合作先行区”金融服务创新支持体系,拓宽文化产业企业融资渠道。(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泉州银监分局、市经信委、市文广新局、市科技局,在泉金融机构,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八)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效。支持在泉金融机构围绕优化还贷方式、担保方式和审批方式,创新小微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推进动产、仓单、应收账款、商铺经营权等质押融资,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拓展企业信用信息采集领域,扩大政府部门行政执法信息覆盖面,提升平台使用功能。积极发展第三方征信服务机构,推动企业信用评级。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体系,完善重点小微企业融资项目库,提升入库企业信贷获得率。大力发展供应链融资、商圈融资和企业群融资,进一步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融资辅导服务。整合发挥政府各项风险和增信资金作用,运作好政府主导的融资担保公司,支持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发展,提升增信服务能力。设立电子商务增信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商业模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发挥保单对贷款的增信作用。引导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企业依托适宜的租赁物,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发挥融资租赁的设备融资服务功能。(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泉州银监分局、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在泉金融机构)
(九)扩大农村普惠金融覆盖面。发挥农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作用,促进银行机构加大“三农”信贷投放。加大农村金融软硬件设施投入,进一步优化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加强农村信贷增信建设,建立完善农业担保基金体系。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和林权、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相关业务。启动泉港区渔业信贷管理中心,实施海洋经济贷款风险补偿和贴息。推进安溪县财政补贴型茶叶种植保险试点,支持中国人保财险泉州分公司建立三农保险基层服务网点。(责任单位:泉州银监分局、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金融工作局、在泉金融机构,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十)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有效拓展电商供应链金融业务,鼓励互联网金融等更好向小微、“三农”提供规范服务。支持第三方支付企业发展,争取获批设立1-2家全国性互联网支付企业。引进知名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规范发展P2P、众筹融资等金融信用中介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云计算、移动通信、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改进传统金融的运营模式和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服务广度和深度。支持电子商务企业自建和完善线上金融服务体系。争取非金融支付机构开展跨境电商外汇支付业务。(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泉州银监分局、市工商局、市经信委、在泉金融机构)
(十一)积极发展消费金融。推进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和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加大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扩大按揭贷款、信用卡消费规模,加快文化、旅游、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领域消费金融发展步伐,推动消费金融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大众化。(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泉州银监分局、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市工商局、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在泉金融机构)
(十二)推动保险市场发展壮大。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保险业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针对民营企业的一揽子保险业务,推进区域投保、行业投保和“信保易”计划。鼓励保险资金以债权、股权等方式投资重点工程、基础设施项目。(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保险协会、在泉保险机构)
四、规范发展民间金融
(十三)稳健发展准金融机构。按照发展与监管相协调的原则,积极稳妥发展各类准金融机构。进一步落实《典当行业监管规定》,推动典当行实施连锁经营和做精做专,发挥典当的短期应急融资服务功能。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跨县域经营试点,探索开展小额再贷款公司试点工作,鼓励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发行优先股、资产收益权产品及挂牌上市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上海泉州商会发起设立网上资金借贷服务平台,大力培育民间融资服务机构,支持民间借贷登记服务公司发展,推动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运作。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探索建立银担合作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金融工作局、泉州银监分局、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市工商局)
(十四)完善准金融机构监管体系和机制。支持石狮市等有条件的县(市、区)试点建立民间借贷利率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加快推动民间借贷利率监测平台建设。在现有监管体系基础上建设准金融机构监管平台,对准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状况、财务情况、风险管理状况和合规情况进行持续监控和动态分析,切实提升监管效率和质量。建立健全小贷、典当、担保、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准金融机构评级分类监管制度。进一步发挥准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作用,推动健全行业管理机制,引导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准金融机构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金融工作局、泉州银监分局、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市工商局、市公安局)
五、提升对台对外金融合作
(十五)提升泉台金融合作水平。争取台湾银行机构来泉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台湾金融机构战略投资泉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争取泉台合资证券公司尽快获批筹建。争取放宽台湾保险机构在泉州设立分支机构的条件。鼓励引导台湾金融人才来泉发展、创业。支持扩大办理新台币现钞兑换业务的机构范围。争取推动泉州银行业机构为台湾银行业机构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并提供人民币购售和账户融资服务,探索开展泉台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推动在泉金融机构与台湾地区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台湾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业发展等方面经验。(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市台工办、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泉州银监分局、市保险协会、在泉金融机构)
(十六)扩大泉港澳侨金融合作领域。争取引进汇丰银行等港澳金融机构来泉设立分支机构。推动泉港合资证券公司尽快获批筹建。加强与港澳侨金融机构的人员交流和业务合作,利用“沪港通”政策利好,大力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赴香港上市融资、再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泉州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市外事侨务办、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泉州银监分局、在泉金融机构)
(十七)探索对外金融合作渠道。争取引进“海丝”沿线国家(地区)金融机构来泉设立分支机构。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丰富跨境人民币投融资方式,推进运用协议付款、进口代付、人民币保函等跨境人民币融资产品。探索大型企业集团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等创新业务,推动外商投资企业实行资本金意愿结汇管理。通过金融机构间交流等方式,引进境外金融机构先进管理模式和风险防控手段。(责任单位:泉州银监分局、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市金融工作局、市外事侨务办、在泉金融机构)
六、发展区域资本市场
(十八)拓宽股权融资渠道。紧抓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机遇,深入推进企业境内上市,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规范理性上市,争取上市企业突破100家。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并购重组做优做强,鼓励上市后备企业实施资本运作。大力推进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企业到“新三板”和海交泉州中心挂牌融资,争取“新三板”挂牌企业突破10家、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挂牌企业突破400家。建立资本市场小额再融资快速机制,争取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推动海峡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开展各类金融资产交易业务,为各类金融资产流转提供专业化交易服务平台。引导国内知名股权投资企业和民间资本在泉设立股权投资企业,投资拟上市或挂牌企业。(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在泉金融机构)
(十九)扩大直接债务融资。运用好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发展资金,推动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筹集资金,争取2015年发债企业10家以上。支持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发行资产支持票据、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定向债、项目收益支持票据。利用简化小微、“三农”金融债等发行程序机遇,推动银行业机构发行小微、“三农”金融债。引进保险债权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引导企业通过上交所、深交所、“新三板”和海交泉州中心发行私募债、委托债权投资等筹集资金。规范发债企业募集资金使用,健全发债企业动态监控机制。(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在泉金融机构)
七、筑牢金融风险防线
(二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建设,推动金融机构征信采集工作,推进信用村、信用企业评级评定活动,探索中小微企业信用红(黑)名单制度的建立与发布,加强对恶意逃债企业及个人的处罚打击力度,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推动构建“以信促融、以融带信”的信用生态机制,构筑良好的信用环境。(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泉州银监分局、市金融工作局、市公安局、在泉金融机构、市诚信协会)
(二十一)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推进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建设,引导银行业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防范民间借贷风险向金融体系渗透传导的隔离机制。组织开展企业互保链摸排解套工作,厘清民间借贷合法与非法的政策边界,建立重点企业民间借贷清理维稳制度,严厉打击各种非法金融行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市经信委、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泉州银监分局、市公安局、市中级法院、在泉金融机构)
(二十二)加强金融风险处置。发挥企业应急保障专项资金作用,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对重点关注企业采取“一企一策”化解风险,将风险隐患控制在萌芽阶段。加强政、司、银、企携手联动,推进金融风险应急响应,提前介入化解企业资金链险情,防止风险扩散。(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金融工作局、市经信委、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泉州银监分局、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泉金融机构)
八、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二十三)完善金改工作机制。加强对金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快县级金融办建设,落实好机构、人员和办公场所,构建高效运作的地方金融协调管理服务网络。认真落实金改工作责任制,完善县(市、区)和金融机构推进金改工作考核评价制度。落实市政府与在泉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责任书》,推动银行业机构进一步发挥金改主力军作用。争取由人民银行总行牵头,建立推进泉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国家部委加大对泉州金改的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泉州银监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二十四)完善金改保障机制。加强引才引智,充分发挥金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市政府金融顾问作用,认真落实《泉州市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培养暂行规定》,大力推进金融人才队伍和金改工作队伍建设,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加强资金保障,把金改工作专项资金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形成来源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金改资金保障机制。(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市人才办、市财政局、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泉州银监分局)
(二十五)完善金改宣传报道机制。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加强金融舆情的正面宣传和引导,提高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深入开展金改政策宣传,鼓励引导各方积极参与金改,形成社会各界支持金改、推动金改的舆论氛围。办好泉州金融信息服务网,开通“泉州金融”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为金改工作服务,扩大提升泉州金改影响力。(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泉州银监分局、在泉金融机构)
|
|
|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