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江经验”新成就
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新沃土
“晋江经验”揭示了“把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这一内在要求。近年来,泉州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打通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两个通道”,全市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万亿元,破解小微融资“最先一公里”难题的“首贷”专项行动经验获全省推广。
金融精准滴灌。聚焦破解民企“首贷”难,接续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深耕、扩面系列行动,累计新增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户1.3万户、金额314.77亿元。
推动企业上市。制定企业上市“刺桐红”三年行动方案并将上市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大幅提高上市奖励,市县两级上市最高奖励2700万元,引导符合条件的民企加快上市进程。推动深交所、北交所来泉设立服务基地,设立上市公司协会,搭建企业间、与政府、金融机构沟通桥梁,开展拟上市企业“潜龙出水”调研建档专项行动,指导企业加速改制挂牌上市。在全省率先建设市县联动、跨县域协作的企业上市服务咨询线上平台,为上市企业和拟上市企业提供“一站式”咨询、协调、调度服务。2023年以来全市新增3家上市公司,1家IPO在审,2家在福建证监局辅导备案,3家向境外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
营造良好投融资环境。完善出台《泉州市产业投资基金管理规定》及7份配套细则,构建形成泉州市产业股权投资基金“1+7”制度体系,推动市产业基金参股设立10只子基金,出资子基金11.3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到位66.03亿元,对外投资项目102个,投资金额70.65亿元,其中投资我市项目54个,投资金额38.40亿元;直投项目2个、投资总额1.8亿元。设立泉州市基金业协会,搭建我市基金管理人、国资、民资投资人与国内外优质基金管理机构、政府、监管机构的沟通渠道。全市已设立20只政府引导型母基金、资金规模680亿元,设立国资基金(不含母基金)50只、总规模287.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