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来源:市资源规划局 2020-07-28 17:09 阅读人数:1

  2020630日,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泉州市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泉政办〔202023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将《实施方案》政策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201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切实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活动。从严控新增围填海造地、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组织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14条措施。2018年底,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的实施意见》(自然资规〔20185号);自然资源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7号),对新增围填海报批程序和政策衔接以及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都作了进一步细化规定。 

  201971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闽政办〔201938号)(以下简称省《实施方案》)。从严控新增围填海造地、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组织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16条措施。同时明确沿海各市、县(区)是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对照省《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824和自然资规〔20185号、7号文件,以及省《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泉州市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目的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人民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管严控围填海。《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于2020630日正式印发实施。 

  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共有5个部分17项内容。具体是: 

  (一)严控新增围填海。一是严格控制新增围填海项目报批。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我市不再受理新增围填海项目,已受理的一律停止审查。 属于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涉及新增围填海的,由项目所在的沿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含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下同)将围填海申请及报批材料报送市资源规划局、发改委审核。符合审批条件的用海,经市资源规划局、发改委联合审查并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后上报省人民政府。 二是做好政策衔接。国发〔201824号文件下发前已受理、但未取得用海批复或未签订海域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新增围填海项目,一律终止审查或出让程序。 

  (二)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一是妥善处置已取得海域使用权但未利用的围填海项目,对国发〔201824号文件下发前已完成围填海的,要求沿海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监督指导海域使用权人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节约集约利用,并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对已批准但尚未完成围填海的,要最大限度控制围填海面积,并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提升湿地生态功能。 二是依法处置未取得海域使用权的围填海项目。对涉及违法违规围填海的,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对于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占用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的,根据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海岸线修测和生态评估等情况,依法依规处置,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要求依法拆除,在2022年底前全部拆除;对海洋生态环境无重大影响的,按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程序办理用海手续;已获得自然资源部备案批复的,抓紧办理用海手续,加快开发利用,防止出现闲置海域。三是组织开展围填海生态修复。沿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组织开展围填海生态修复的责任主体,要求按照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和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组织开展生态修复。四是加强督促指导。要求市资源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加大力度,督促指导沿海县(市、区)政府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加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定期报送进展情况。   

  (三)坚决制止新增违法围填海。一是坚决查处新增违法围填海,对重大违法用海案件实行挂牌督办,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二是建立跨部门协作执法机制,发现违法违规用海等行为,要信息互通,及时制止,形成合力,有效预防违法违规用海行为。三是加强日常管理,沿海县(市、区)政府要充分发挥沿海镇、村参与一线海域监督管理的作用,建立海岸线巡查工作机制。认真做好海域使用疑点疑区核查工作,及时发现、制止、查处和纠正违法违规用海行为。 

  (四)加快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一是严守海洋生态红线。严格保护和监管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海洋功能区划管理要求。二是加强滨海湿地保护。对包括滨海湿地在内的全市湿地进行调查,建设动态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滨海湿地及自然岸线动态变化情况,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三是严格海岸线保护。贯彻落实《福建省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确保达到省上下达的自然岸线保有率目标。四是强化海洋生态整治修复。推动开展泉州湾、安海湾等重点海湾综合整治,开展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 

  (五)强化保障措施。一是严格实行用途管制。将海洋资源保护特别是滨海湿地保护、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区域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统筹安排,严格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二是落实主体责任。沿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责任主体,要落实工作要求,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分解目标任务,依法分类处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三是强化部门齐抓共管。市资源规划局要会同市发改委等部门议事协调工作机制,统筹各方面力量,加大保护和管控力度。四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通过网站、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宣传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重要意义,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提升公众保护滨海湿地和海洋生态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