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预防登革热 防蚊灭蚊是关键
来源:泉州晚报 2019-09-18 10:56 阅读人数:1

  目前正值登革热等传染病高发季节,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做好预防工作?昨日,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相关科室负责人。

  怎么传播 

  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有的市民会有疑问,什么是登革热?该负责人介绍,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是由蚊子叮咬人传播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传染病。全球每年约有五千万宗登革热个案,常见于南美洲、非洲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年登革热转趋活跃,影响全球各地,在东南亚部分国家,登革热已成为地方性流行病,国内有输入病例或局部暴发疫情出现。

  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在我市是白纹伊蚊。“花斑蚊”喜欢在静止的清水中产卵,例如家中的水缸、花瓶、阳台花座积水、室外废弃的缸罐、一次性餐具、轮胎以及竹筒、树洞等积水容器或阴暗潮湿的场所等。“花斑蚊”白天叮咬人,高峰在早上8时至9时,下午5时至6时。不会经由人与人之间传播,因此与患者接触时不会被传染。

  有何病征 

  突然发热、头痛、四肢酸痛 

  感染登革病毒后,经3至15天潜伏期(通常为5至8天),患者多以突发高热为首发症状,持续发热3—5天,严重头痛、眼球后痛、关节和肌肉痛。发病后5—8天出现淡红色斑丘疹、恶心、呕吐、轻微流牙血和流鼻血等症状,极少数病者会出现出血、休克,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 

  防蚊和灭蚊是关键 

  预防登革热的重点是避免蚊子叮咬、杀灭成蚊、清除蚊孳生地。消除蚊孳生地,防止积水主要措施有:清水养殖植物改为泥土养殖。定期清洗积水容器,如花瓶、花盆碟、废旧轮胎等。把废旧空罐子、瓶子、一次性饭盒等容易积水器皿放进有盖的垃圾箱内。保持所有渠道畅通。对水养植物富贵竹等花瓶内的水应该5-7天换一次。并冲洗植物根部。贮水的水桶、陶器、排水水槽每5—7天清理换水一次。使用家用杀虫剂消灭成蚊,遵照包装使用适当的分量。冰箱底部的水盘应每星期清理一次。

  必要时可用药剂喷洒杀灭成蚊,室内喷雾一般采用手动喷雾器或手提式超低容量喷雾器,用浓度为0.4%的生物丙烯菊酯氯菊酯溶液,按每平方米1毫升药量做空间喷雾。

  房间应装空调或纱门纱窗、通道装上防蚊网。在睡觉时挂设蚊帐,喷洒杀虫剂或点燃蚊香驱蚊。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日落前2-3小时和日出前后)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到户外活动时,可穿上深色长袖衣服和长裤。将外露的皮肤涂上驱蚊药物。

  临近国庆长假,该负责人提醒,市民去登革热高发国家与地区旅游,应做好防蚊工作如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涂蚊虫驱避药物等;回来后出现发热皮疹,应及时到综合医院就医并主动告知旅游史。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