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托起他们的理想2018行动” 助学金发放仪式圆满落幕
来源:泉州晚报 2018-08-24 09:47 阅读人数:1

  “共同托起他们的理想2018行动”圆满落幕,今年共筹得善款127万余元,资助百余名学子—— 

  为青春点赞 为梦想加油 

  由泉州市慈善总会与泉州晚报社联合举办的“共同托起他们的理想2018行动”助学金发放仪式,在泉州江南老年颐乐园举行。泉州市慈善总会会长沈耀钦,市民政局副局长、调研员周振强,市教育工委委员、教育督导室主任徐昌裕,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秩序,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陈国平,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黄尚模,泉州晚报社领导,各县(市、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市慈善总会下设冠名慈善基金代表以及学生代表近200人参加仪式。 

  助学活动自今年7月份开展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除了市慈善总会下设的各慈善基金积极参与,不少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也纷纷来电参与捐资助学。今年,晚报共报道了20名优秀贫困学子。通过晚报的牵线搭桥,这20名学子全部获得爱心人士及慈善总会的结对帮扶。据悉,今年活动共筹得善款127.6余万元,全市百余名学子受到资助。至此,“共同托起他们的理想”助学活动已连续举办了16年,共筹得善款1896万余元,帮助6696名学子圆了大学梦。  

  爱心篇 

  企业家肺腑之言 感动现场学子 

  在“共同托起他们的理想2018行动”中,市慈善总会筹得爱心款127.6万元,资金来源包含王水九慈善基金资助10.5万元,姚志胜慈善基金资助10.5万元,匹克慈善基金资助7万元,金鐉慈善基金资助7万元,兴业慈善基金资助7万元,恒强慈善基金资助7万元,雅客慈善基金资助3.5万元,王氏仁森机构慈善基金资助3.5万元,泉州市慈善总会资助33.2万元,社会爱心人士认捐34.8万元。其中,一次性资助数百名2018级贫困大学生入学,每人3500元;资助部分2018级贫困大学生在校四年学费及基本生活费,每人每年8000元。各基金主要负责人均表示,助学活动是社会各界人士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他们将一如既往地资助优秀的贫困学生。 

  “善举创造和谐,爱心传承美德,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责任的履行者。”仪式上,金鐉慈善基金代表、茶博汇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恩代表8个冠名慈善基金及社会爱心人士发言。他说,尽微薄之力,帮助困难学子点燃学习希望,这是一项体现爱心、温暖人心、凝聚民心的善举。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人才的培养,也希望受资助的同学“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刻苦自励,学好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增长新才干,谱写人生华章。 

  值得一提的是,仪式结束时,陈德恩先生又拿过话筒,对现场学子说了一番朴实的心里话,“人的出身不能选择,但将来的人生道路可以选择”,他希望学子们不要过于追求成绩,更重要的是追求诚信和博大胸怀,尽力改变自己,改善家庭条件,也就是为改变社会作贡献。 

  姚志胜慈善基金代表、泉州东海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秘书詹良珍告诉记者,从2012年开始,姚志胜慈善基金就参与资助贫困学子上大学活动。迄今为止,姚志胜慈善基金向市慈善总会捐赠的慈善基金累计超过1亿元。她表示,公司董事长姚志胜先生一直都很重视慈善事业,尤其是教育事业。“孩子们的教育值得重视,他们是未来祖国的栋梁。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慈善活动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参与慈善活动,既帮助了贫困者,也丰富了企业文化内容。” 

  反响篇 

  一位企业家全程关注 今年共结对4名学子 

  今年,“共同托起他们的理想2018行动”启动后,晚报记者兵分多路,陆续深入石狮、泉港、安溪、永春、德化、台商投资区等多个县(市、区),采访了20名寒门学子。一篇篇生动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企业家、“90后”公司职员、公益团体志愿者等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争相表示要资助这些寒门学子。 

  企业家陈先生在活动启动之前就联系晚报记者,希望为他预留资助名额。助学活动开始不久,他便确定了两名帮扶对象黄颖娜和姚真婕。之后,他仍然十分关注晚报关于其他学子的报道。 

  后来,他再次被安溪大坪乡学子高嘉嘉与林玉珠的报道深深打动,“身处大山深处,在家庭困难的情况下,仍能奋发苦读,考取大学,非常不容易。”他立即表示要资助这两名学子完成学业。最终,陈先生今年与4名学子成功结对,并表示今后会继续关注助学活动。 

  年年关注助学活动 黄先生资助4名学子 

  除了不断涌现的爱心人士,还有一些热心人士年年关注助学活动并持续奉献爱心。 

  今年,助学活动第一篇报道的是德化学子林晓娟的故事。因家中变故,12岁的晓娟“既当姐又当妈”。报道见报后,记者立即接到一个熟悉号码打来的电话:“我想要资助晓娟大学4年的学费。”打来电话的黄先生来自晋江紫帽镇,在物流行业工作。2015年,他资助了惠安学子庄紫云。2016年,他与德化学子曾小洁结对。加上去年的学子,林晓娟已是他结对帮扶的第四名学子。 

  其实,早在今年高考前夕,黄先生便来电嘱咐记者帮他留意学子,他还想再帮一帮。“自己小时候家里也很穷,能够理解这些学子的处境。虽然能力有限,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受助学子牵线搭桥 爱心接力化身助人者 

  在众多爱心人士中有一位尤为特殊,她曾是晚报社助学活动的受助者,如今已成长为一名助人者。 

  2002年父亲去世后,惠安学子李幼红和妹妹与右眼几近失明的妈妈许玉珠相依为命。2012年,读初三的幼红面临辍学打工的局面。当年,晚报社“坚强母亲”公益活动启动,报道了许玉珠一家不畏困难的坚强事迹,幼红在爱心人士的帮扶下继续学业。 

  2015年,幼红高考结束,“共同托起他们的理想15行动”启动,晚报再次报道她坚强乐观的求学故事,最终,她在企业家蔡松江等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进入大学学习。 

  她常怀感恩之心,大学期间,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并与帮助她的爱心人士保持联系,对晚报的助学活动十分关注。今年,助学活动启动后不久,经她牵线搭桥,蔡松江又给5名学子捐出5000元善款。 

  现场篇 

  6岁做家务照顾妹妹 学子发言让人动容 

  “我从6岁起,便开始做家务、喂鸡鸭,照顾幼小的妹妹……”永春学子姚真婕作为受助学子上台发言,讲述她的成长经历,现场不少人为之动容。真婕10岁的时候,父亲过世,她与母亲毅然将整个家庭撑起。真婕的故事见报后,晚报社24小时热线电话96339就接到了14位爱心人士的来电。最终,她与爱心人士陈先生成功结对。 

  高考结束后,真婕除了在家里帮忙,还到离家不远的餐厅打工。这次的发言稿,是她在打工之余抽出时间写的。“大学对我的意义,不仅仅展现在一张文凭上,更是让我获得崭新人生的唯一桥梁。”她说,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她已经能够上大学。在大学生活中,她将加倍努力,刻苦学习,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辜负老师的培育之恩,不辜负爱心人士的资助之恩。有朝一日学有所成,必将尽自己所能去回报社会。 

  资助人从厦门赶来 鼓励学子乐观上进 

  昨日上午,结对帮扶庄欣蕾的热心企业家王鹏从厦门赶到现场。此前,他与欣蕾只是电话联系,从未谋面,在现场几十名学生中,他竟一眼就认出了欣蕾,“之前你们报道她开朗爱笑。这名女生脸上始终挂着笑容,我猜应该就是。” 

  欣蕾与父亲激动地向王先生道谢。欣蕾说,得知要参加这次的活动,清晨6点便起床了,一直期待着能与王先生见面。 

  厦门云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鹏与欣蕾都是泉州台商投资区人。多年来,王鹏一直在资助贫困学子上大学,“每一个家庭贫困又刻苦勤奋学习的孩子,都应该得到帮助。”他向欣蕾讲起他的经历,当年他读书也很艰苦,考上厦门大学时,穿的还是带补丁的衣服。他对欣蕾的乐观性格很赞赏,希望她保持平常心,把艰苦生活当做磨炼,勤奋上进,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得知欣蕾身在单亲家庭,父亲辛苦将她拉扯长大,他告诉她要孝敬父亲,自己的资助并不求其他回报。 

  交流打工经历 求学路上不孤独 

  在昨日的活动现场,3名男生凑在一起,聊得起劲。家在台商投资区洛阳镇的陈铭锋遇到了高中隔壁班同学陈一龙。陈一龙考上了福建工程学院,坐在他旁边永春达埔的姚志煌也在今年考上同所学校。开学时间相同,两人商量着不要家人陪同,自己结伴去大学。 

  陈铭锋3岁时母亲便离开了,去年暑假,与他相依为命的父亲又患癌去世,现在一个人生活。但各界的关爱让他意识到自己并不孤独,和现场两个刚认识的伙伴聊天,他的脸上不时露出笑容。3人的家庭境遇相似,他们聊天时还发现,这个暑假他们又有相同的经历,就是兼职打工。3人都说,打工虽然辛苦,但也得到了锻炼。 

  “现在有热心人资助,帮我解决了大学学费。到了大学,我还是会勤工俭学,赚取生活费。”陈铭锋告诉记者,暑假他在一个快递公司打工,给快递包装贴标签,两个多月赚了4000多元,这让他觉得暑假过得很充实。打工不是长久之计,他说只有努力读书,才能有好的出路。他考取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现已做好了求学攻略,将一个人前往外省,“男儿志在四方”,他说,有这么多关心自己的人,不会觉得孤单。 

  评论 

  托起的不止是理想 

  持续16年,帮助6000多名学子圆梦。这是一场不落幕的爱心接力赛,正如“共同托起他们的理想”这一主题描绘的那样,来自各界的爱心将一位位寒门学子对美好未来的渴求托举起来,在人生的转折点上,给予他们充满力量的一次助力。而当我们把目光越过个体的理想,拉升到更为广阔叙事层面,助学善举托起的,又何止是改变命运的理想呢? 

  出生无法选择,毋庸讳言,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或许多少会有对命运不公的感叹。如果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这个社会是冷漠的、是麻木的,则往往会种下“偏见与怨恨”的种子。在许多令人扼腕的案例中,因为得不到关怀而逐渐误入歧途的穷苦孩子比比皆是。相反,我们也能看到许多励志的例子,那些得到温暖关怀的人,总是能将爱心的暖意转化为人生道路上阳光的心态,哪怕出身贫寒,拼搏向上、时刻感恩,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爱心,托举起的是一个个积极健康的人格。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许多曾经的受助学子,已开始反哺社会。做助残敬老的义工、成为城市文明的志愿者、工作后也参与到助学行动中……正是这种广义的“报恩情怀”,让爱心善举在一代代人间循环反复。同时,包括助学在内的各类活动,也使得慈善成为一种充满感染力的社会风尚,帮助他人成就理想的过程,让每一位奉献爱心的人获得了最值得自豪的愉悦。爱心,托举起的是这个社会最珍贵的“正能量永动机”。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行进在民族伟大复兴的逐梦道路上,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刻,都更渴求人才。谁敢说在众多的寒门子弟中,不会涌现出科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各类人才呢?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凭借着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他们多半会比一般人更努力、更刻苦,也就有可能比一般人走得更远、获得更大的成就。但即便是参天大树的种子,也需要春泥的呵护,如果从一开始就得不到滋养,再强的种子也无法发芽成长。爱心,托举起的是国家民族发展的未来。 

  著名画家梵高曾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我们坚信,当越来越多的爱心之花绽放,我们生活的社会,必将是一幅四季如春的明媚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