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全面推行湖长制实施方案(试行)
来源:市河长制办公室 2018-07-20 09:33 阅读人数:1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厅字[2017]51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市湖泊管理保护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推行湖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重大政策举措。各县(市、区)要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深化落实湖长制,打造河长制管理升级版,加强对湖泊、水库、山塘等湖泊水域的管理与保护,改善湖泊生态环境,维护湖泊健康生命,实现湖泊功能永续利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为五个泉州建设提供支撑保障。 

(二)基本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处理好湖泊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维护湖泊生态功能。坚持党政领导和部门协同,严格落实党政领导负责制,实行党政同责,强化工作措施,加强部门联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坚持统筹推进和系统治理,加强源头控制,统筹陆地水域、岸线水体、水量水质、入湖泊河流与湖泊自身,坚持问题导向、科学规划、系统治理,创新治理模式,增强湖泊管理保护的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坚持严格监督和考核问责,依法治水管水,加强监督考核,严肃责任追究,强化社会监督,动员社会参与,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湖泊的良好氛围。 

(三)实施范围。对全市范围内的所有湖泊、水库、山塘(以下简称湖库)全面推行湖长制管理,按网格化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四)主要目标。20186月底,全市湖库实现湖长制全覆盖,构建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湖库管理保护机制。到2018年底,湖库型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面达标;到2019年,全市主要湖库水质达标率总体达60%以上;到2020年,全市主要湖库水质达标率总体保持稳定向好,全面建成湖库健康保障体系,实现水域不萎缩、功能不衰减、生态不退化,环境优美、水清岸绿。 

二、组织形式 

市级设双湖长,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共同担任,对全市湖库管理保护负总责。把实施湖长制纳入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体系,市级河长、湖长合并称为河长,由各级河长制办公室统一负责组织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具体工作。 

坚持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逐个湖库明确湖长,原则上跨县级行政区域的中型水库或库容在1亿立方米以上的湖库由市级党委或政府相关领导担任湖长;跨乡镇级行政区域或库容在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湖库由县级党委或政府相关领导担任湖长;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下的湖库由乡镇级党委或政府相关领导担任湖长;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下的湖库、山塘可由乡镇按片区设置湖长。 

(一)市级湖长。山美水库、惠女水库、新水库、文溪水库等4个跨行政区域的大中型水库分别由相应流域的市级河长担任湖长,由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局等作为联系部门。市级湖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湖库的保护管理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对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湖长履职进行督导。 

(二)县乡级湖长。各湖库所在县、乡分级分区设立湖长,由党委或政府相关领导担任,具体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湖库的保护管理工作,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对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湖长或专管员履职进行督导。 

(三)湖库专管员。各县(市、区)根据辖区内湖库数量、大小和任务轻重等实际情况设置湖库专管员,负责所辖湖库的日常巡查、现场配合执法、水事纠纷协助调处、社会公众引导参与等工作。湖库专管员由湖库管理单位负责具体落实。 

(四)市级联系部门职责。协助湖长全面推行湖长制各项工作,协调督促湖库管理单位制定一湖一档”“一湖一策和年度实施方案等工作,督促下一级湖长和责任单位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协调解决跨区域河湖治理重点问题。加强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湖长。 

三、主要任务 

(一)严格水域空间管控。依法划定湖库管理范围,优先保护湖库及其生态缓冲带,严格管控湖库管理范围内的开发建设、围网和网箱养殖、采砂取土等活动,严禁以任何形式围垦湖库、违法占用湖库水域。严格控制跨湖库、穿湖库、临湖库建筑物和设施建设,确需建设的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要优化建设方案并报批,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对湖库功能的影响。涉湖相关规划、项目和活动,应依法开展规划环评、水资源论证,严格落实工程建设方案审查、环境影响评价、防洪影响评价等制度。 

(二)强化岸线管理保护。实行湖泊岸线分区管理,合理划分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可开发利用区,明确分区管理保护要求。沿湖库土地开发利用和产业布局,应与岸线功能分区要求相衔接。强化岸线用途管制和节约集约利用,加密、完善界桩设置,最大程度保持湖库岸线的自然形态。 

(三)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节约用水机制,控制取水总量,维持湖库生态用水和合理水位。在水源保护区应设置警示牌、分界标,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加强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治理,采取控源治理、速生林退出、林相改造、生态修复和清淤截污等综合措施控制外源污染,减少内源污染。推进沿湖库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与配套管网建设,严格控制入湖污染物总量。发展沿湖库生态农业,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畜禽清洁养殖,有效控制畜禽养殖等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入湖污染源调查,制定整治方案。严格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入湖排污口设置与管理,依法取缔非法设置的入湖排污口。 

(四)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入湖河流整治,建设清洁型小流域,限期消灭湖泊黑臭水体。作为饮用水水源地的湖库,应开展安全保障达标和规范化建设,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湖库周边污染治理,强化沿湖库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山塘水体整治。加大湖区综合整治力度,有条件的县(市、区)应采取生物净化、生态清淤和引水排水等措施,增强湖库水体的流动性,不断改善湖库水环境质量。 

(五)开展生态治理与修复。开展湖库健康评估,加强湖库水资源配置与调度,加强生态恶化湖库的治理与修复。推进江河湖库联通、安全生态水系和水土保持建设,实施退田还湖还湿、退渔还湖,逐步恢复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加强湖库水生生物保护,科学开展增殖放流,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推进湖库生态岸线建设、滨湖绿化带建设、沿湖库湿地公园和水生生物保护区建设。开展清新流域建设,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打造清新自然、富有野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流域环境。 

(六)健全执法监管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健全湖库、入湖库河流所在行政区域的多部门联合执法,逐级配套湖泊警长,建立市、县驻河长办检察联络室。严厉打击涉湖违法违规行为,着力整治侵占水域、乱占岸线、违法养殖、超标排污、非法采砂取水等问题。加强湖库日常巡查、联合巡查和常态养护,推进网格化管理,实行湖库动态管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行湖长制作为深化河长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要构建市、县、乡三级湖长组织体系,层层压实责任,明确各级湖长,实现全市所有湖库湖长全覆盖。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协调机制,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湖长制工作,加强对湖长制实施的业务和技术指导。 

(二)强化要素保障。要切实摸清全市湖库基本情况,完善湖库名录,及时划定管护范围,建立一湖一档。要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不同湖库的自然特性、功能属性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科学制定一湖一策。要优化湖库监测站点,及时分析掌握湖库水域、水体、水质、水量变化趋势,建立湖库水域动态档案。要统筹资金用于湖库管理保护工作,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到湖库环境治理与保护,建立长效、稳定的管理保护投入机制。 

(三)严格考核问责。要建立考核问责激励机制,将全面推行湖长制工作纳入落实河长制的重要内容,市、县、乡逐级开展年度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结果要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与生态补偿、以奖代补等挂钩。对考核优秀的进行奖励,考核不合格的给予通报、约谈直至问责。实行湖库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湖库面积萎缩、水体恶化、生态功能退化等生态环境损害的,严格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县(市、区)要做好推行湖长制工作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在湖库显要位置设置警示标志,设立湖长公示牌,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微信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湖长制工作,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治水,及时曝光各类涉湖违法行为,提高全市人民湖泊保护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爱湖泊、珍惜湖泊、保护湖泊的良好氛围。 

  

附件: 1. 泉州市湖长名单 

            2. 市级湖库湖长名单 

  

  

  

  

附件1 

泉州市湖长名单 

   

中共泉州市委书记、泉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康涛 

附件2 

市级湖库湖长名单 

序号 

湖库 

市级湖长 

联系部门 

1 

惠女水库 

张永宁         常务副市长 

市住建局 

2 

水库 

吕刚           副市长 

市环保局 

3 

山美水库 

肖汉辉         副市长 

市水利局 

4 

文溪水库 

肖汉辉         副市长 

市水利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