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护文化遗产 推动文明互鉴 专家学者以泉州为例交流纪录片拍摄“秘笈”
来源:泉州晚报 2023-07-12 16:00 阅读人数:1

   

  嘉宾在论坛上分享观点

  昨日下午,备受关注的2023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共护文化遗产·推动文明互鉴”论坛如期举办,多位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以在泉州拍摄的纪录片为例,共同探索纪录片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的积极意义和成功经验。

  理解泉州文化 探寻泉州故事

  自2021年7月申遗成功以来,泉州被越来越多人看见。论坛现场,各位嘉宾从各自的视角出发,一一讲述对泉州文化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分别是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我觉得泉州集中展示了这五大特性。”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副主任徐红蔚在论坛上说道。

  泉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副研究员、福建省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冀平以“重视泉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海洋文化”为主题向观众进行介绍,为讲好泉州故事提供了路径和思考。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音像文献中心主任暨电影博物馆馆长张艾弓是河南人,来到拥有洛阳桥的泉州让他感到亲切。他认为,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中华文明一直以农耕文明为主,以中原文化为代表,而另外一个是靠北边的游牧文明。在上千年的中华历史中,一直都是二者的博弈。“我们恰恰忽视了在历史上还存在着海洋文明,而我们在泉州看到了海洋文明,尤其是和中原文明碰撞融合生成的新形态。”

  “我到泉州的次数虽然不多,但不妨碍我觉得泉州是一座文化底蕴、烟火气非常浓厚的城市,我们希望用纪实影像来讲好文化遗产城市的故事,在未来做更好的国际传播,也希望有更多机会讲好泉州故事,把更多更好的中国故事带给全球观众。”国家地理品牌内容及频道总监王雁表示。

  利用纪实影像 推动文明互鉴

  谈及如何更好共护文化遗产,推动文明互鉴,现场嘉宾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当今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突破文化的壁垒,而世界遗产或者文化遗产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角度,容易被全球的观众所接受。”王雁也是纪录片《重返刺桐城》国际推广的负责人,该片以神秘的雅各·德安科纳撰写的东方游记《光明之城》作为引线,利用泉州保留完整的特有遗迹与闽南文化传统,将史料与现实不断进行交互式呈现,通过这种方式,来探寻和解码中国海洋文明的东方色彩和时代影响。

  《重返刺桐城》播出后,引起了国际广泛关注,而这背后离不开国际传播策略。在王雁看来,国际传播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要有好内容,坚持内容为王;二是要有好平台和好的传播推广方案。此外,在国际传播实践中,让大众“共情”也是非常重要的。“来到中国的外国人及其后代,以及贸易后的现代经济连接依然能影响到他们现在的生活和日常,这些都是在选择故事上非常重要的视角。”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将中国泉州刺桐港和埃及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东西方第一大港”,即将拍摄的《海丝双城记》则围绕“东西方第一大港”从古至今的商贸文化交流,讲述中埃共建“一带一路”的故事。作为《海丝双城记》的制作人,徐红蔚以此为例进行讲述。

  “这部纪录片我们想展现两大文明在千年流传中如何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两大文明在演进过程中如何相互渗透吸收、如何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以及在当下有什么样的历史关照现实的意义。”她希望两国的导演带着这些问题各自寻访答案,埃及导演来泉州寻访当年埃及人的痕迹,中国导演也去埃及看看“一带一路”的交流互鉴。

  泉州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杨旭东则对《海丝双城记》的题材选择提出了建议。他认为,泉州还有很多类似的故事,比如泉州是中国唯一发现有印度教寺庙遗址的城市,而在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地区发现了大量宋代钱币和中国风格的佛堂。

  对于纪录片如何推动文明互鉴,张艾弓也提出了建议。他说,同宋元时期的泉州相似,大唐时期的长安、北宋时期的东京同样也有多民族杂居交融的形态,那么这和泉州的融合形态有什么不一样?此外,当时的威尼斯、阿姆斯特丹都是重要的海洋城市,这就演化出来一个话题,海洋文明为什么能和商业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非常希望未来的纪录片能为大众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