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之城 魅力无限
来源:泉州晚报 2022-03-11 15:35 阅读人数:1

  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前,载重200多吨的中国商船已从这里出发,向世界送出中国白瓷。马可·波罗和伊本·白图泰途经此处,皆叹其为“东方第一大港”。这里是泉州,它古街纵横,庙宇林立,文化多元,小吃遍地,丰富的历史遗存正诉说着这座世遗之城的无限魅力。

  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前,载重200多吨的中国商船已从这里出发,向世界送出中国白瓷。马可·波罗和伊本·白图泰途经此处,皆叹其为“东方第一大港”。这里是泉州,它古街纵横,庙宇林立,文化多元,小吃遍地,丰富的历史遗存正诉说着这座世遗之城的无限魅力。

  清源山

  

  清源山“乳泉”的泉眼在一块岩石上(陈英杰 摄)

  清源山位于泉州市区的北边,在这座泉州第一名山,泉州人相信,泉州的“泉”就源于此。据《府志》记载,泉州“因清源山之流乳泉,湛然澄清而得名”,这个“乳泉”的泉眼就在清源山天湖旁的一块大岩石上,上头还有朱熹的题刻“源头活水”。

  拐入进山小道,爬一大段陡坡,上到一个大平台,眼前立刻就出现了巨大的老君岩。清源山儒释道并存,这尊老子的雕像最引人注目,从宋元时期完美保存至今,为中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造像,老君岩也已成为清源山的代言人。老君岩体态敦厚,眼窝深陷,有着不成比例的巨大耳郭,系利用一块露出地面的天然花岗岩石雕琢而成。

  同在清源山的还有弘一法师舍利塔。弘一法师曾在闽南各地讲经弘法,在泉州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14年,最终在此圆寂,他的舍利塔就设在清源山上一个宁静的角落。这是一座仿木构石塔,通体洁白,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如同法师的书法,质朴超脱。塔的内壁上有丰子恺先生悲切所作的泪墨画,塔前是弘一法师眉目慈祥的打坐像,另一边则是大师生前最后的遗墨“悲欣交集”。

  白天的清源山属于游客,到了夜晚它才属于泉州人。晚上7点以后,当地人纷纷开车或骑车上山,并在此休闲、健身,南台就是他们的后花园。夜色中,几家简易的休闲山庄灯火通明。坐在室外,可以享受微凉的山风。身处四下宁静的清源山,呷一口铁观音,静看夜色中的孩子们跑来跑去,男人们跷起脚上的人字拖,操着霸气的闽南话,伴着此起彼伏的啜茶声,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开元寺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之一,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见证了泉州“市井十洲人”的盛况,至今也依然保存着最完整的古街区和大量的历史建筑,这里遍布“老字号”。如今的西街已经人来人往,颇具商业气息。不过,165号的亚佛润饼、17号的面线糊、裴巷里的满煎糕等还是那副老面孔。迈入老记面线糊——点上一份醋肉、海蛎、大肠,再加一份油条。嫩滑的面线糊配上海蛎提鲜,大肠味道厚重又有嚼劲,醋肉则刚好可以解腻。

  

  开元寺大雄宝殿(陈英杰 摄)

  

  东西塔代表宋代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石构建筑的最高水平(陈英杰 摄)

  西街上的开元寺是大多数初来泉州游客的第一站。传说中开过白莲的古桑树已经1300多岁,独自在开元寺内大雄宝殿西边的护栏内“养老”。

  开元寺里更重量级的,还是东西塔。由老桑树向西便是西塔仁寿塔,建造过程中先木构、后砖构,经过数次灾后重建,绍定元年(1228年)改建为石塔,历时10年建成。塔身上的浮雕各不相同,刻有手握戒刀的孙悟空像。东塔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与仁寿塔形制相仿,但更高大,雕凿也更精致。这两座塔曾在1604年的8级地震中屹立不倒,它们因此成为泉州的精神象征。

  清净寺

  

  清净寺门楼的形式是典型的西亚清真寺风格(陈英杰 摄)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正式设立市舶司,国外商人、使节、传教士纷至沓来。外来经商者就在城墙周边生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外来者居住的“蕃坊”。这些外商以阿拉伯人居多,所以他们也将清真寺建在了这里,其中一座至今还保留在涂门街,这便是“清净寺”。

  清净寺的阿拉伯名叫作“艾苏哈卜寺”,和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历史一样久远,距今已有1000多年,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它的建筑呈现出鲜明的西亚伊斯兰教寺院特征,为阿拉伯伊斯兰风格的石结构建筑。入门左边的废墟曾经是伊斯兰教徒们每日礼拜的奉天坛,1604年的泉州大地震使其原本巨大的穹顶倒塌了,只剩下孤零零的石柱。它残留的样子被保留到了现在。

  天后宫

  从中山南路继续向南步行,这里是泉州古城的南门——德济门。德济门内就是泉州人出海前都要拜拜的天后宫,里面供奉的“天后”是闽南沿海地区信奉的妈祖。这座天后宫是海内外现存规格最高的祭祀妈祖的宫庙,我国台湾及东南亚国家的许多妈祖庙也都是这里的“分灵”。历史上,闽南渔民、商船出海前会来此祈求一帆风顺。

  天后宫的山门尤其漂亮:典型的闽南飞檐翘角,五彩缤纷的剪瓷贴满门头,四根龙柱气派非凡。山门的左侧就是上过《舌尖上的中国3》的老字号——秉正堂,这里的石花膏好,每天放学时总挤满了旁边泉州七中的学生们。天后宫平日里不算热闹,附近的老人是这里的常客,他们最爱在院内的戏台上闲坐。

  

  顺济桥残存部分仍屹立于浯江之上(陈起拓 摄)

  走出南门,很快就到晋江边了,这里曾经的富美码头是泉州宋元时期的货物集散地。那些载着奇珍异宝的外来商船,趁着涨潮沿晋江直入码头,各种香料、珠宝、药材、银器便由此上岸。顺济桥由南宋泉州郡守邹应龙于嘉定四年(1211年)主持建造,为梁式石桥,在之后的数百年里,这座顺济桥一直是泉州主要的交通要道之一。2005年至2010年,受台风影响,该桥大面积坍塌,现仅存部分桥面和桥墩,替代它的是与之平行的顺济新桥。站在晋江岸边,太阳开始落下,残破的桥墩在夕阳下显得更加沧桑,而一边的新桥上正迎来这个城市的下班高峰,桥上车水马龙。眼前的这幅画面,仿佛是两种时空的并行,在晋江上每日上演。江面上几只白鹭轻盈地盘旋着,毫不知情地落在桥墩上停歇张望。

  泉州府文庙

  

  泉州府文庙大成殿采用了少见的重檐庑殿顶、黄色琉璃瓦建筑手法。(陈英杰 摄)

  泉州夜晚最值得期待的,除了消夜,便是南音。琵琶弦袅袅起调,歌者不紧不慢地一字一句拖音吟唱。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强调“照古音”。在泉州府文庙前,有个南音传习所,有免费的公益演出,不少老人都是这里的常客。所有人进出轻手轻脚,大家在一种默契中,享受着晚风中的清凉幽远。

  进入文庙,庞大的院落圈出一方宁静。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年)的泉州府文庙,主体格局形成于1137年。大成殿是其核心建筑,为全国比较少见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七开间,进深五间,殿顶铺黄琉璃瓦,正面殿前檐下有两根浮雕盘龙金柱和六根浮雕盘龙檐柱,这些建筑做法,是宋元时期州府级文庙中最高的规制。东畔明伦堂为文庙现存主要附属建筑,堂前露庭、泮池和石桥均保存完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