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来源:市农业局 2018-05-07 11:01 阅读人数:1

    

  近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相关决策部署,强化领导责任、强化综合施策、强化资金投入,强化督促检查,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2658人全部实现退出。同时,省上重点工作超额完成任务指标,在省政府对市政府2017年脱贫攻坚绩效考评中获得全省第二名,在省委省政府对市委市政府2017年成效考核获得第三名。 

  一、基本情况 

  (一)贫困人口情况 

  2017年底动态调整后,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2658人,其中国定标准20607人、省定标准16036人、市定标准26015人。主要分布情况: 

  国定、省定贫困人口4个县(市):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市定贫困人口8个县(市、区):南安、安溪、永春、德化、洛江、泉港、惠安、泉州台商区。 

  2017年,全市脱贫2.31万人,其中国定脱贫0.56万人,省定脱贫0.5万人,市定脱贫1.25万人,完成全年度目标任务(2.18万人)的106%,按时实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退出。 

  (二)贫困村退出情况 

  我市共有省定建档立卡贫困村181个,其中安溪71个、永春60个、德化50个。全市共退出省定贫困村110个,余71个将于2018年以后逐步实现退出。 

  (三)贫困线情况 

  2017年国定贫困线3100元、省定贫困线3750元、市定贫困线4846元;2018年国定、省定贫困线待省上有关部门数据统计预测后公布,市定贫困线为4992元。 

  (四)典型案例 

  1. 市、县组织实施三百工程(百企帮百村、百会扶百村、百侨助百村)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 

  2. 南安市蓉中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的做法列入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的案例,并由《中办通报》印发学习。 

  3. 安溪县三项机制推动稳定脱贫的做法由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各地借鉴;安溪县所有乡镇都成立扶贫开发协会,并筹集社会扶贫资金1.25亿元,扶持贫困户、贫困村脱贫致富及发展村财创收的做法在《福建日报》头版头条报道 

  二、主要做法 

  (一)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一把手抓扶贫的责任机制。201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6场大型脱贫攻坚会议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培训会和业务会9场,组织脱贫攻坚专项督查9次,通过层层落实责任,督促各级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赴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等地的乡镇、村检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主要领导分赴扶贫开发重点县(市),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脱贫攻坚专题监督调研活动,并提出针对性很强的建议意见。市委统战部安排8个市民主党派对8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检查。一年来,全市30位厅级、57个市直部门的处级干部每人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共结对帮扶1500多户贫困户,落实帮扶项目2450多个,帮助8920多人实现脱贫。 

  (二)多措并举保障稳定脱贫。对丧失劳动能力、因病、因学等不同原因致贫的贫困户进行分类施策,提出了八条措施,如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因病致贫的人口实施医疗扶贫;对因学致贫的人口落实各种补助金,开展捐资助学;对缺资金、技术致贫的贫困人口安排100万元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发展设施农业等。同时,建立了返贫人口和新增贫困人口纳入管理的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不漏掉一户。针对贫困户因病返贫问题,实行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帮扶,建立了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机制,全市享受精准扶贫叠加保险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3.6万人,同时建立了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保障,市财政安排了320多万元,为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4568人)购买了补充医疗保险。在帮扶贫困户措施上,三个一为基本抓手,即每户贫困户有一块茶果菜园、一栏家禽家畜、一人实现就业”,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帮扶措施落户见效。 

  (三)持续加大资金投入。2017年全市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9204.58万元,比增55.51%。其中,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投入15889.54万元,比增57%;有关县(市、区)共投入23315.04万元,比增54.27%如在贫困户发展产业上,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扶持有劳动能力、有产业发展项目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等农村二、三产业项目。在整村推进上,市级财政安排3000万元,给予30个市级扶贫重点帮扶村每个村100万元的资金扶持。在村集体经济创收项目扶持上,安排扶贫专项资金2000万元,扶持97个村集体经济创收补助项目,每年每村可增加10%左右经济收入,使贫困村村财有了稳定来源。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3085万元,扶持95个基础设施项目,有力地促进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 

  (四)创新模式推动产业扶贫。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思路,依托各地区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特色生态产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等,我市逐步形成了产业扶贫“三种模式”(“区域特色产业+”农业经营主体+”电商+”),进一步助推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做到有效的造血式扶贫。如安溪县发挥尚卿乡“淘宝镇”“淘宝村”的辐射作用,推行“电商协会+藤铁工艺+贫困户”的帮扶模式,扶持贫困户从事电商,创业增收。永春县培育了资源开发型、城郊经济型、异地发展型、设施增效型、盘活资产型、农综开发型等“六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五)结对帮扶助力脱贫攻坚。持续加大结对帮扶力度,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一名公职人员挂钩。在选派干部驻村帮扶上,选派58名市直单位干部到省、市重点帮扶村开展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在县区挂钩帮扶上,各县(市、区)处级干部每人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科级干部每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乡镇、村干部每人至少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户,确保做到每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干部挂钩帮扶。一段来,各相关县(市、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692.5万元,落实帮扶项目3060个。在区域内山海协作帮扶上,组织30个沿海发达乡镇(街道)结对帮扶30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2017年共挂钩帮扶1200户贫困户,落实帮扶资金1022.8万元。 

  (六)广泛发动社会扶贫。充分发挥泉州民营企业、海外侨亲的优势,统战部、侨联、工商联积极牵线搭桥,实施三百工程 百企帮百村、百会扶百村、百侨助百村)。截止2018430日,市工商联进入万企帮万村台账管理系统汇总上报栏显示的民营企业(商会)有240家,完成市启动仪式100家村企结对的240%,完成省启动仪式40家结对的960%;帮扶254个村(本地含非建档立卡贫困村),精准帮扶9990人,帮扶资金总投入12967.87万元,居各地市首位。截止201712月,全市共发动侨青、侨商105人,侨企23家共同参与,结对帮扶贫困村数85个(含非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帮扶项目172,落实帮扶资金8745万元,帮扶群众达24770人。 

  (七)强化山海协作对口帮扶。我市鲤城区、丰泽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等7个县(市、区)分别对口帮扶三明市明溪县、南平市顺昌县、三明市宁化县、南平市政和县、龙岩市长汀县、宁德市古田县、南平市光泽县,2017年,7个对口帮扶县(市、区)党政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互访交流共计14次,共拨付对口帮扶资金9980万元。 

  泉州市农业局(扶贫办) 

  201857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