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鲤城高新区建设泉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争先进位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鲤城区政府 2017-04-25 00:00 阅读人数:1

  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泉鲤政办〔 2017 〕 64 号

  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鲤城高新区建设泉州国家自主创新

  示范区核心区争先进位行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

高新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单位:

  《鲤城高新区建设泉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争先进位行动实施方案》已经第 3 次区长办公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加强协作,抓住“自主创新”的“示范引领”两个关键,实施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双轮驱动”,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助推战略 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新园区,打响国家级高新区品牌。

  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 年 4 月 25 日

  (此件主动公开)

  鲤城高新区建设泉州国家自主创新

  示范区核心区争先进位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意见》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创新先行区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鲤城高新区跨越升级,打造泉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制订本方案。

  一、发展基础与优势

  鲤城高新区 2001 年 11 月开园建设, 2010 年 11 月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是泉州高新区 “ 一区九园 ” 的核心组成部分。先后获评 “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 “ 国家火炬计划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基地 ” 、 “ 中国汽车工程机械配件产业基地 ” 、 “ 全国先进科技产业园 ” 、 “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 、 “ 省级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 ” 、 “ 省级安全园区 ” 。

  现有入驻企业 552 家,其中上市企业 7 家、高新技术企业 37 家、规模以上企业 139 家。形成了以微波通信、数字安防、电子元器件、太阳能光伏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服装面料、纺织材料、成品鞋服为主的纺织鞋服产业,以工程机械 “ 四轮一带 ” 及整机制造为主的机械汽配产业等三大支柱产业。 “ 十二五 ” 期间,累计完成工业产值 1240 亿元、完成税收收入 60 亿元, 工业用地亩均产值达到 800 万元、亩均税收接近 30 万元 。在泉州高新区 “ 一区九园 ” 中,产值占比 25% ,税收占比 48% ,高新企业占比 39% ,规上企业占比 53% ,主体地位和先发优势明显。在福建省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位列全省 90 个开发区第 8 名,其中 “ 科技创新能力 ” 位列第 2 名。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综合分值 91.25% ,位列全市各类开发区第 3 位。

  建立了金融、创新、人才等服务平台,园区创新支撑体系初步成型。泉州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累计签约入驻金融服务机构 45 家,其中金融机构 3 家、类金融机构 19 家、增值服务机构 23 家,被省经信委认定为福建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泉州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已入驻项目 72 个,其中民营研究所 7 个、科技服务机构 8 家、科技型企业 57 家,获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 “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 ,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万人专利授权量 304 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35.71 件。成立高新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企业引进博士后进站从事科研工作,培养出站博士后 1 名、在站 1 名。 2015 年,启动建设鲤城区两新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高新区非公企业党建网站平台,为高新区 101 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和 642 名党员提供综合性、共性服务。

  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产业竞争力有待增强。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势,在竞争激烈的细分市场中需要加快技术升级,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转移。高新区对于创新资源的承载力不足,产业的创新性、技术性、成长性还不够,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集群内企业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够。考虑产业创新能力对利润贡献的影响,高新区需要加强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创新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在有限的发展空间下,高新区产业发展亟需转型升级,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企业创新能力有待增强。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度偏低,高端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更低。如何围绕高新区转型升级发展适合产业发展需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健全创新服务体系促进产业摆脱低端发展的困境,成为高新区必须破解的问题。

  (三)园区形态和功能需要提升。 受传统工业园发展模式的影响,高新区在园区形态、高端商务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对外开放网络等环境建设方面与现代科技园区还有一定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要素的集聚和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未来高新区的发展,需要在发展理念、科技商务、创新文化、联盟组织、中介服务等功能建设方面实现进一步提升,加快实现从传统工业园向现代科技园区的转变。

  (四)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高新区没有具体经济管理权限,入驻企业在办理用地手续、项目施工建设阶段由高新区负责全程服务,投产后按照隶属关系由街道为主管理和服务,发改、经信、科技等部门也按各自职责负责对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一定程度上造成事权不清、多头管理的问题。高新区后续发展中,包括市政设施、配套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等在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依目前的财政体制,将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三、发展定位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工作要求,主动承接国家政策的叠加效应,巩固壮大主导产业,振兴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通过筑巢引凤、腾笼换鸟、龙头带动促进转型升级,在产业结构上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内生动力,不断聚产业、聚要素、聚人气。科学配置空间资源和生产要素, 推动高新园区从前期探索、自我发展向创新示范和转型升级跨越,从工业经济、产业园区向知识经济和产城融合跨越 。

  (二)发展定位

  泉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抢抓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机遇,巩固主体地位,发挥先发优势,突出转变提升,致力深耕国家级高新园区,努力建设主导产业高新集约、关联配套集聚齐全、公共服务精准有效、管理机制科学规范、园区党建彰显特色的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鲤城现代都市产业高地。 充分发挥高新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认真贯彻落实市区两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进一步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培育龙头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都市高端产业。

  鲤城科技创新先行区。 以企业研发、科技孵化、创新服务三大功能为支撑,全面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各类创新资源 “ 零距离 ” 对接产业,加速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打造全市一流的科技研发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三)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规划范围 9.33 平方公里,东至兴贤路东、南环路东、江南街道锦美社区、明光社区,南至南高渠、泉三高速上村段、金龙街道坑头社区、曾林社区,西至南环路西、霞美镇四黄村、西山村,北至繁荣大道金浦段、仙岩路中、南低渠。按照《泉州市江南新区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立足城市次中心的规划定位,结合江南新区整体空间布局,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通过对现状功能结构的整合、用地和开放空间的梳理,打造布局合理、紧密联系、优势互补、产业和地域协同发展的小型片区。东部片区借力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新型科研机构的研发优势,以鸿星尔克、佰源机械、文创科技、泰克通信等为骨干,形成产学研展示区。南部片区依托 “ 国家火炬计划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基地 ” 的特色优势,以火炬电子、桑川电气、全通科技等为骨干,形成高新产业集中区。西部片区发挥 “ 中国汽车工程机械配件产业基地 ” 的品牌优势,以盛德机械、华盛机械、恒通机械等为骨干,形成工程机械制造业集中区。北部片区扩大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上的领先优势,以钧石能源、文创低碳产业园、海天时尚梦工厂等为龙头,形成基地型、成长型、创新型企业的集聚区。中部片区侧重引进发展金融、物流、商务、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以及相关生活配套,形成服务功能区。

  (四)工作目标

  到 “ 十三五 ” 末,力争工业产值突破 450 亿元、年均增长 8.5% 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 60%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8 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 35 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 20% 以上。加快实施一批产业链配套项目,推动太阳能光伏、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制造业向 “ 工业 4.0” 迈进,培育一批 “ 数控一代 ” 、智能制造创新工程示范企业, 60% 以上的规上制造企业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制造。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经济占比达到 20% 。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培育更多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平台,提升构建科技、人才、金融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丰富的创新网络。

  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一)坚持龙头带动,巩固壮大高新产业。 支持龙头企业创新转型,加大前沿技术研发力度。招商引进具有支撑性、带动性的好项目,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化效益好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骨干企业,形成梯次企业集群,促进产业跨越式发展。

  1 .光伏太阳能产业。 强化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强强合作、抱团发展,支持龙头企业主攻技术研发、品牌运营和商业模式创新。支持重点企业深化改革、资产重组、联合兼并、合资合作,实现低成本扩张。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承接和吸纳先进地区制造和研发的转移,引导建设若干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形成核心企业群体。依托铂阳精工、钧石能源等龙头企业,强化产业核心技术研发,打造以新一代高转换效率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研发和产业化为核心的高端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基地。

  2 .半导体照明产业。 以新型显示面板为核心,突破高密度 LED 显示屏、 3D-LED 显示器等技术,加强高亮度、大功率 LED 封装技术产业化,开发小间距显示屏、全彩高清和 3D 显示屏等产品。依托文创科技、晶彩光电、众益太阳能等骨干企业,着力发展中高端、个性化灯具、照明系统的设计和制造,结合通信、传感、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手段,提升 LED 照明智能化控制水平,开发 LED 与太阳能集成应用产品。加快跨界合作和协同创新,发展农林牧渔业、医疗、健康、美容等特种照明。创新研发光模块,解决光组件接口、驱动电源等问题,鼓励光电元器件、光通信和光存储等领域的开发和应用。

  3 .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 围绕建设国家火炬计划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基地目标,引导铁通电子、泰克通信、万华光电、众智微波研究院、世博通无线通讯技术研究院等企业和科研机构抱团发展,大力推进 4.5G 和 5G 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重点开发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和设备、数字对讲机及集群专网通信、基于超导材料的新一代射频功能模块及超导电子产品、军工微波通信产品、大规模专用一体化机芯、基于物联网应用的导航定位与融合通信技术系统等。加快推进多层瓷介电容器产业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带动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推动微波通信产业战略重组,引入先进龙头企业,促进微波通信产业整体转型升级。

  (二)突出创新驱动,振兴提升传统产业。 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引导传统优势产业由加工制造环节向技术研发、创意设计、品牌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拓展,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重塑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

  1 .机械汽配产业。 针对机械汽配行业的发展需求,建设重点企业的一批关键项目,策划若干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以项目为机械汽配发展工作的主要抓手,积极推进机械汽配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整合提升汽配产业链,重点发展液压工程机械整机、特种专用汽车装配等龙头项目和大功率工程机械轴承、制动系统、牵引传动系统、四轮一带等关键零部件项目,推进汽配产业从零部件为主向关键组件和整机生产为主转型升级,从维修市场为主向主机配套市场为主转型升级,建设海西汽车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重点培育佰源机械、汉威机械、立信换热、田中机械等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充分发挥其在产业升级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培育壮大成为产值超 10 亿元甚至超 100 亿元的领军级企业。

  2 .纺织鞋服产业。 发挥品牌企业、上市企业多的优势,留住优势品牌、企业总部、营销中心,推广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网络协同制造,填平补齐纺织鞋服产业链的空白点和薄弱环节。大力推进海天材料、峰亿轻纺、鸿星尔克、宝峰鞋业、鸿星沃登卡等龙头企业改造扩建提升,推动上下游相关行业的集聚发展,推动建设纺织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产业链的有机合作,增强企业间的带动、联动效应。依托海天时尚梦工厂、宝峰皮革与制鞋工业研究院、鸿星尔克国家级鞋服检测室,着力提高纺织鞋服行业在科技创新、标准检测、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争取引进鞋业 “ 物联网 + 智能化 ” 制造基地和个性化穿戴设备定制平台,加快数控技术、智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打造省级特色纺织鞋服产业基地。

  3 .专用装备制造业。 着力发展与优势产业配套的纺织服装机械、环保餐具机械等产业机械,提升发展工程机械、卫生用品机械、模具制造,提升专用装备的整体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主动参与 “ 数控一代 ” 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全数控智能机械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按照区政府关于贯彻落实 2016 年泉州制造 “21211” 工作方案实施意见,在装备制造领域大力推广应用国产华数工业机器人,促进制造装备向智能化、特色化、成套化升级,打造区域性重要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加快梅洋塑胶智能机组技改项目、汉威机械全伺服成人纸尿裤生产线技改项目建设,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三)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实施 “ 互联网 +” 行动计划,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积 极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业态,在制造领域引入互联网要素,培育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字营销等新业态。

  1 .绿色智能制造产业。 对接 “ 泉州制造 2025” 和 “ 数控一代 ” 示范工程,引导企业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推进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 推动梅洋塑胶和华中科大智能研究院共建 “ 智能工厂物联网技术 ” 平台,争取海天公司的 “ 时尚梦工厂 ” 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争取引进鞋业 “ 物联网 + 智能化 ” 制造基地和个性化穿戴设备定制平台,推进 “ 数控一代 ” 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重点依托泰克通信、泰好康电子、物联网科学研究院等企业,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并加快成果转化,做大做强物联网产业。

  2 .现代服务业。 加快现代服务业提质扩量、重点突破,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做大做强南环路 - 常泰路汽车贸易走廊,积极培育汽车后市场,提升行业整体品质,挖掘行业消费潜力。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电子商务和会计、咨询、物流、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流通、健康养老、餐饮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主动对接江滨南路沿线、站前大道 “ 一纵一横 ” 、紫帽山 - 乌石山等片区大开发,以创投中心、万盛酒店、金泉钢材市场用地等为载体,布局推动更多新兴三产项目。重点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功能区,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实现现代服务业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3 .大健康产业。 策划引进康复项目和健康产业基金,利用现有闲置厂房楼宇布局引进基因检测等高端医疗项目入驻,培育发展涵盖养老养生、健康管理、医疗器械和药品等关联产业在内的大健康产业。重点扶持医疗卫生、医药制造、医用耗材、医疗器械等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推动康复管理、养老养生相关的健康服务业发展,深入挖掘健康消费市场,满足社会各个层面人群的健康多元需求,打造扩大内需、推动发展的新引擎。

  (四)立足产城融合,强化发展要素支撑。 着力吸引创新资源聚集,搭建促进自主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交叉和集成创新。加强城市空间功能规划,完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促进产城融合发展,达到产业、城市和人之间的活力、持续、向上发展。

  1 .加快创新平台能力建设。 加强区域创新资源集聚和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微波通信研究院、节能技术研究院、物联网科学研究院等新型研究机构建设。着力提升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整合建设 “ 国字号 ” 、 “ 省字号 ” 创新大平台。充分发挥现有重点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新型科研机构和技术创新联盟作用,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等专业化服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创新载体瞄准产业技术瓶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鼓励企业技术平台对外开放,强化资源共享。推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鼓励企业申请国内外专利,增强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能力,巩固提升 “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 创建成果。

  2 .优化园区功能规划建设。 立足产城融合发展和创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要求,在业态升级和功能配套升级上下功夫,不断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持续推进市政设施建设,打通断头路促进片区对接循环,加快指示牌、标识标线、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商务居住、酒店酒吧、餐饮美食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形成聚拢人气的新磁场。把园区市政公用设施移交由交通市政部门统一管理,解决资金、人员等配套问题,有效提升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和人居环境。落实促进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企业办事 “ 绿色通道 ” ,实行代理服务、现场办公联动制度,协调和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加强高新区宣传力度,通过策划、宣传、推介,塑造高新区整体形象,为促进经济发展起到区域品牌和城市名片作用。

  3 .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投入产出比,严把土地闸门,用好总量、用活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在有限的空间实现无限发展。对承建国家级和省级专业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的科技项目给予重点扶持,优先保障企业实施成果转化、扩大生产规模的用地需求,支持优质企业新建厂房、扩大再生产,把产业做大做实。着重做好闲置厂房、楼宇、土地的清理盘活工作,在不新增建设用地的情况下吸引企业入驻闲置厂房、楼宇,对长期未动建的地块依法处置。推动火炬、洋屿等老旧工业小区功能转型,盘整利用部分低效用地和厂房,结合江南新区建设,大力实施 “ 优二进三 ” ,重点引进各类研发中心、设计中心、新兴产业等入驻。

  (五)突出改革创新,增强保障发展能力。 在创新改革实验等各方面大胆探索,以市场化运作增强园区自身造血功能,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便捷管理和高质服务。建立更加灵活务实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夯实高端创新人才、产业技能人才支撑。

  1 .增强园区自身造血功能。 探索园区开发建设市场化道路,推行并逐步完善商业化运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园区开发建设,促进园区投资主体多元化。成立园区资产投资运营管理公司,把园区经营性资产等资源整合后统一划入投资公司,通过合作、收购、重组等方式,做大资产规模,增强投融资能力,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重点投资园区基础设施、公共综合服务平台、公用事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园区开发建设,推动园区的产业、功能、服务跨越升级。

  2 .打造多层次创新人才队伍。 创新以用为本人才发展机制,抓好人才高地建设和服务,落实市、区各项人才优惠奖励补助政策,推动设立人才创业引导基金,强化人才投入保障。突出管用真用和柔性管理,通过人才企业沙龙、人才联盟之家、主题前沿技术讲座等形式,为企业和人才搭建互动平台。大力实施 “ 人才先锋 ” 品牌,全面摸清人才资源状况,分类建立高新区人才资源库。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搭建博士后创新创业平台,以在职工作、挂职兼职、项目合作、决策咨询、科技成果转化等多种形式招揽优秀人才。整合现有人才培训资源,与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人才培训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

  3 .营造浓厚干事创业氛围。 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引导干部职工拧紧思想总开关,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激发事业为上、敢闯敢试的干事氛围,进一步提振干部职工队伍的精气神,激励全体干部职工鼓足干劲谋发展、促落实。严格执行中央 “ 八项规定 ” ,坚持以抓作风改政风促进廉政建设,持续加强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编织一张全覆盖、管全体的制度笼子,用制度管事办事。

  五、保障措施

  (一)拓展规划建设载体。 协调争取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从高新区开发建设实际情况出发,在核准四至范围的基础上适度扩区,把已经开发建设的用地纳入高新区四至范围,并预留一定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高新区的载体空间,让更多企业享受到国家支持高新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提升高新区产业承载能力,强化高新区在全区经济发展和泉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拓展资金投入渠道。 发挥国家级高新区的平台优势,协调各部门联动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有关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政策及资金支持。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 PPP 模式相关政策,策划、生成新的市场化运作项目,引进社会资本对接合作,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平台项目和市政设施项目建设。组建园区资产投资运营管理公司,负责对园区范围内的闲置厂房楼宇资源、企业债权债务、园区国有资产等进行投资、运营和管理。

  (三)夯实产业发展支撑。 探索引进产业投资基金或设立产业发展基金,运用基金的发展导向和杠杆作用,重点采取对闲置楼宇厂房进行集中经营管理的方式,支持高层次科技团体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帮助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落实财政一次性奖补、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成果奖励等政策。

  (四)强化项目要素保障。 加强资金、用地、用林、用电、用水等方面协调调度力度,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充足保障。进一步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促进金融中心入驻机构和企业对接合作,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建立融资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引导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沿着产业链并购和跨界、跨境并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